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承接装置及承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51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承接装置及承接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零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将自行车控制装置安装于立管的承接装置及承接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自行车及自行车电子配件的发展,必须将相关的控制装置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把手,以便于骑乘人能够在骑乘过程进行操作及控制。现有的自行车控制装置采取外挂方式的装配在车把手,容易与刹车把手和变速控制器产生相互干涉的问题,不仅在实施应用上较为不方便,并且存在安全上的疑虑。

针对前述的问题,本领域的相关人员开发出如TW I551505号、TW I547411号、TW I547405号和TW I532637号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自行车控制装置,通过将控制装置整合至刹车把手的方式,解决控制装置和刹车把手相互干涉的问题。但此种自行车控制装置的设计,存在有整个刹车把手的结构极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和操作复杂不便等问题,并且每种自行车控制装置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品牌系统,欠缺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自行车控制装置存在的安装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承接装置及承接座,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直接附装于自行车立管的承接座来提供各种控制装置装配定位,以精简的结构及巧妙的空间设计,提供自行车控制装置绝佳的安装方式,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承接装置,包括一立管和一承接座,其中:

该立管于前端设有一前夹座及一对合于该前夹座的前夹盖,该前夹座的侧边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螺孔,该前夹盖于相对应的侧边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螺孔相对正的栓孔;

该承接座为一体成型的单件式构件且包括一锁定臂、一连结于该锁定臂的延伸臂及一设于该延伸臂侧边的座部;该锁定部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栓孔相对正的锁定孔,并以一对锁定螺栓穿经所述的锁定孔及所述的栓孔且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的螺孔;该延伸臂位于该立管的旁侧且前端以一弯伸部连结于该锁定部;该座部设于该延伸臂的后端侧边且具有一环座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承接座,其为一体成型的单件式构件且能够安装结合于一立管,该承接座包括:

一锁定臂,其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锁定孔,能够以一对锁定螺栓穿经该对锁定孔而结合于该立管;

一延伸臂,其前端以一弯伸部连结于该锁定臂且朝后方向延伸;以及

一座部,其设于该延伸臂的后端侧边且具有一环座面。

优选的,其中所述的锁定臂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筒柱,于该对筒柱设有所述的锁定孔。

优选的,其中所述的座部为圆柱形块体且其轴心方向平行于一车手把的横向延伸方向。

优选的,其中所述的延伸臂为板状杆臂且设有至少一个开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直接附装锁固在立管的前夹盖的前侧,并以承接座的座部提供控制装置装配锁固定位,有效地以精简的结构及巧妙的空间配置,提供自行车控制装置绝佳的安装设置方式,并且让车把手看起来较为美观和简约。

2.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将自行车控制装置附装在立管的旁侧,有效解决现有控制装置和刹车把手会产生干涉或整合结构设计过于复杂的问题,提供自行车控制装置经济便利的安装设置方式。

3.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让控制装置以能够调整角度的方式附装于立管的旁侧,方便于骑乘人随时操作控制装置,提高控制装置操作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组成元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组合图,其中局部位置以剖面方式表现。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立管 11立管本体

12管束件 13前夹座

131、141凹弧面 132、142锁合部

133螺孔 14前夹盖

143栓孔 15结合螺栓

16锁定螺栓

20承接座 21锁定臂

211筒柱 212锁定孔

22延伸臂 221弯伸部

222开孔 23座部

231环座面

30控制装置 31控制面板

32束紧单元 321环座

322环臂 323套束孔

33束紧螺栓 34连接导线

50车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承接装置,请参阅各图式揭示的优选实施例所示,其包括一立管10、一附装结合于该立管10的承接座20,可以提供一控制装置30装配锁固定位于该承接座20,使该控制装置30附装于该立管 10的旁侧。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立管10具有一立管本体11、一设于该立管本体11 后端而用以锁固于一前叉上管(图中未绘出)的管束件12、一设于该立管本体11 前端的前夹座13,以及一可对应盖合于该前夹座13的前夹盖14;其中,该前夹座13的前侧设有一呈横向设置的凹弧面131,在该凹弧面131的上下侧边各凸设有一呈块状的锁合部132,在各锁合部132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螺孔 133;该前夹盖14的后侧设有一呈横向设置的凹弧面141,在该凹弧面141的上下侧边各凸设有一呈块状的锁合部142,在各锁合部142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螺孔133相对正的栓孔143,利用两对螺栓15、16分别穿过相对应的所述栓孔143且螺锁于相对正的所述螺孔133,如图4所示,能够将一车把手50夹持锁固于该前夹盖14与该前夹座13的凹弧面141、131之间。

如图2至图4所示,该承接座20为一体成型的单件式构件且具有一用以锁定于该立管10的锁定臂21、一连结于该锁定臂21的延伸臂22及一连结设于该延伸臂22的座部23;其中,该锁定臂21对应于该前夹盖14的锁合部 142的栓孔143而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筒柱211,在各筒柱211设有一能够对正所述栓孔143的锁定孔212,并且该对锁定螺栓16具备足够的长度能够穿经该锁定孔212及该栓孔143而以螺纹结合于相对应的该螺孔133,将该锁定臂21装配结合于该前夹盖14的上侧前缘。

所述的延伸臂22是位于该立管10的旁侧且以大致平行于该立管本体11 的方向朝后延伸,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延伸臂22为板状杆臂且前端以一弯伸部221连结于该锁定臂21,并于该延伸臂22的宽度较大位置开设一能够节省材料且具装饰效果的开孔222;该座部23为圆柱形块体且一体连结于该延伸臂22的后端的侧边,该座部23位于该立管本体11的中段位置且轴心方向大致平行于该车手把50的横向延伸方向,在该座部23的周围形成一供该控制装置30束紧结合的环座面231。

该控制装置30具有一控制面板31、一用以结合于该承接座20的束紧单元 32、一束紧螺栓33及一连结至相关装置(图中未绘出)的连接导线34;其中,在该控制面板31设有启闭控制钮、方向控制钮及加减速度控制钮等各种因应需要而设置的控制钮,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定的限制;该束紧单元32对应于该座部23而设有一环座321及一枢接连结于该环座321的环臂322,以该环座321 及该环臂322环绕形成一能够匹配套束于该座部23的套束孔323,配合以一束紧螺栓33穿经该环臂322的自由端且以螺纹结合于该控制装置30的本体,让该控制装置30以能够调整角度的方式安装结合于该承接座20的座部23。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20直接锁固在该立管10的前夹盖14的前侧,再将该控制装置30以可调整角度的方式锁定于该承接座20 的座部23,巧妙地将该控制装置30附装设置于该立管10的旁侧,有效地以精简的结构设计及空间配置,提供该控制装置30绝佳的安装位置,避免该控制装置30与刹车把手(图中未绘出)产生相互干涉的问题,并且提供骑乘人可以随时查看或操作该控制装置30,提高该控制装置30操作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配合不同的控制装置,将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的锁定臂及座部设计为相对应的匹配形态,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定的限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