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加强结构及加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619发布日期:2019-06-14 22:2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框架式加强结构及加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框架式加强结构及加强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相对普及,进而对汽车的NVH性能(噪声、振动和声音粗糙度)要求也相应的提升。而车身刚度的提升是改善整车的NVH性能一个主要手段。

目前,现有车型为了提升整车刚度,采用了V字形梁,V形梁在下侧的固定点为地板中间,从而隔断了行李箱与驾驶室内的连通,这样即使后排座椅放倒,也无法进一步增大行李箱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新型的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式加强结构,为了缓解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提升的问题,进而改善整车的NVH性能,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框架式加强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板;

所述加强横梁与所述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主要涉及白车身的加强结构,用于提高白车身的整车稳定性能,同时加大行李箱的空间,因此,在车身地板上设置有加强横梁,用于支撑两端的加强板,两端的加强板在实际安装时会与白车身的内壁抵接或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技术方案的支撑稳定性,同时,两端的加强板相对加强横梁及白车身不会产生相对晃动,连接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横梁与车身地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加强横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横梁、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共同形成U形框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安装时,加强横梁与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的U形框架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的U形框架结构,从而实现提高车身支撑强度,提高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衣帽架,所述衣帽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衣帽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横梁、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衣帽架共同形成口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衣帽架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衣帽架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组件,设置在汽车的白车身内,设置有上述的框架式加强结构,能够解决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提升的问题,进而改善整车的NVH性能,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同时还能增大行李空间,避免放置行李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强组件,包括上述的框架式加强结构,还包括白车身内的第一侧围、第二侧围和车身地板,所述第一侧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侧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加强横梁用于分离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加强横梁与所述衣帽架之间设置有行李容纳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加强组件设置在白车身内,第一侧围和第二侧围设置在白车身的行李空间的两侧,第一加强板与第一侧围连接(包括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与第二侧围连接(包括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当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口形框架结构时,行李空间能够与驾驶室连通,同时,口形框架结构还能够支撑白车身,提高白车身的整车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加强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连接的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横梁与所述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框架式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增设了加强横梁,确保竖直或倾斜设置的加强板能够与加强横梁的两端连接,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V形梁阻碍驾驶室与行李箱连通的问题,同时,加强横梁与车身地板连接,这里加强横梁与车身地板可以采用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不管使用哪种连接方式,加强横梁都相对车身地板稳定设置,不会在汽车行驶时发生晃动,能够稳定支撑两端的加强板,从而提高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进而改善整车的NVH性能(包括噪声、振动和声音粗糙度的性能),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同时还能增大行李空间,避免放置行李的困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组件,包括上述的框架式加强结构,还包括白车身内的第一侧围、第二侧围和车身地板,所述第一侧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侧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加强横梁用于分离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加强横梁与所述衣帽架之间设置有行李容纳空间。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加强组件,在车身地板上增设了U形框架结构或口形框架结构,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使白车身内部利用框架的支撑,提高稳定性的同时,还能使驾驶室与行李箱连通,避免放置行李的空间阻碍,整体改善了NVH性能,提高了汽车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框架式加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框架式加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实施例的加强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加强横梁;2-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4-衣帽架;5-第一侧围;6-第二侧围;7-车身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一、二的框架式加强结构及加强组件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式加强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7固定连接的加强横梁1,加强横梁1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横梁1与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主要涉及白车身的加强结构,用于提高白车身的整车稳定性能,同时加大行李箱的空间,因此,在车身地板7上设置有加强横梁1,用于支撑两端的加强板,两端的加强板在实际安装时会与白车身的内壁抵接或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技术方案的支撑稳定性,同时,两端的加强板相对加强横梁1及白车身不会产生相对晃动,连接稳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加强横梁1和加强板的结构不做限定,只要是具有一定长度范围、一定高度范围之内的刚度较强的结构件即可,加强横梁和加强板的长度和高度尺寸要适应白车身的轮廓尺寸,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横梁1与白车身之间的稳固性能,将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的连接方式限定为焊接,此处的焊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多种焊接方式,例如:熔化焊、压力焊或钎焊。相对应的,会形成焊点或焊线,以增强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的稳固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分别与加强横梁1可拆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白车身空间的限制,以及车身行李箱的空间设置,当加强板设置为两个时,能够提高整车性能的同时,占用空间最少,同时还能解决前述的行李空间被阻挡的问题,也能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的高度尺寸不做具体限定,其尺寸范围与白车身的轮廓尺寸相适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均为具有较强结构刚度的结构件,例如:钣金结构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加强横梁1、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共同形成U形框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安装时,加强横梁1与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的U形框架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的U形框架结构,从而实现提高车身支撑强度,提高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

采用本实施例的框架式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增设了加强横梁1,确保竖直或倾斜设置的加强板能够与加强横梁1的两端连接,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V形梁阻碍驾驶室与行李箱连通的问题,同时,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连接,这里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可以采用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不管使用哪种连接方式,加强横梁1都相对车身地板7稳定设置,不会在汽车行驶时发生晃动,能够稳定支撑两端的加强板,从而提高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进而改善整车的NVH性能(包括噪声、振动和声音粗糙度的性能),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同时还能增大行李空间,避免放置行李的困扰。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式加强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7固定连接的加强横梁1,加强横梁1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横梁1与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主要涉及白车身的加强结构,用于提高白车身的整车稳定性能,同时加大行李箱的空间,因此,在车身地板7上设置有加强横梁1,用于支撑两端的加强板,两端的加强板在实际安装时会与白车身的内壁抵接或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技术方案的支撑稳定性,同时,两端的加强板相对加强横梁1及白车身不会产生相对晃动,连接稳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横梁1与白车身之间的稳固性能,将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的连接方式限定为焊接,此处的焊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多种焊接方式,例如:熔化焊、压力焊或钎焊。相对应的,会形成焊点或焊线,以增强加强横梁1与车身地板7的稳固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分别与加强横梁1可拆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白车身空间的限制,以及车身行李箱的空间设置,当加强板设置为两个时,能够提高整车性能的同时,占用空间最少,同时还能解决前述的行李空间被阻挡的问题,也能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还包括衣帽架4,衣帽架4设置在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的顶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衣帽架4分别与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加强横梁1、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衣帽架4共同形成口形框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口形框架结构可以由加强横梁1、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衣帽架4共同形成的一体成型的框架结构,也可以为相互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框架结构,但最优选为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框架结构,在确保整车扭转刚度的前提下,方便替换结构件,避免整体框架替换的繁琐。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第一加强板2与加强横梁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加强板3与加强横梁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为,衣帽架4与第一加强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衣帽架4与第二加强板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强板与加强横梁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时,安装简便,节省成本,但本实施例的加强板与加强横梁1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其它可以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均能够解决本技术方案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衣帽架4与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时,安装简便,节省成本,但本实施例的加强板与衣帽架4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其它可以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均能够解决本技术方案的问题。

采用本实施例的框架式加强结构,在车身地板7上增设了口形框架结构,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使白车身内部利用框架的支撑,提高稳定性的同时,还能使驾驶室与行李箱连通,避免放置行李的空间阻碍,整体改善了NVH性能,提高了汽车的使用舒适度。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强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白车身内的第一侧围5、第二侧围6和车身地板7,第一侧围5用于支撑第一加强板2,第二侧围6用于支撑第二加强板3,加强横梁1用于分离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加强横梁1与衣帽架4之间设置有行李容纳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加强组件设置在白车身内,第一侧围5和第二侧围6设置在白车身的行李空间的两侧,第一加强板2与第一侧围5连接(包括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3与第二侧围6连接(包括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当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口形框架结构时,行李空间能够与驾驶室连通,同时,口形框架结构还能够支撑白车身,提高白车身的整车稳定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强组件,在车身地板7上增设了U形框架结构或口形框架结构,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使白车身内部利用框架的支撑,提高稳定性的同时,还能使驾驶室与行李箱连通,避免放置行李的空间阻碍,整体改善了NVH性能,提高了汽车的使用舒适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