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下部车架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610发布日期:2019-06-14 22:2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下部车架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下部车架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电动汽车的制造大军中,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却是制约其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为了获得较高的续航里程,电池包需要占据很大的布置空间,且其质量一般占到整车质量的20%以上。

新兴车企往往牺牲碰撞安全来获得更大的电池包布置空间。而传统车企往往在燃油车的车身框架结构上进行改制来布置电池包,但这样改制的车身结构不能有效充分的利用空间,难以达到电池包布置空间的最大化,因而其续航里程往往较短。

现有电动汽车车架质量较重或者电池包较小,续航能力差,且下部车架传力路径少,电动汽车的防碰撞能力较差,驾驶员和乘员的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性能更好、安全性更好、能安装更大电池包以使续航里程更长的电动汽车下部车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下部车架,下部车架包括左纵梁总成、右纵梁总成、车架横梁总成、中通道总成、左门槛梁总成和右门槛梁总成,所述车架横梁总成至少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均连接固定于左纵梁总成、右纵梁总成之间,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固定于左纵梁总成中部、右纵梁总成中部之间,所述第一横梁位于第二横梁前侧,所述第三横梁位于第二横梁后侧,所述左门槛梁总成固定于左纵梁总成左侧,所述右门槛梁总成固定于右纵梁总成右侧,所述左纵梁总成结构与右纵梁总成结构相同并呈以中通道总成为中心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通道总成纵向设置并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连接固定,左纵梁总成、右纵梁总成、车架横梁总成、中通道总成、左门槛梁总成和右门槛梁总成的横截面均呈U形以具有向一侧开口的通槽。

本发明的左纵梁总成与左门槛梁总成固定、右纵梁总成与右门槛梁总成固定,以使车架左右侧均形成有双腔体结构,若车架左侧面受撞击,碰撞力会向左纵梁总成分散,随后碰撞力将会分散至车架横梁总成上,本发明车架的防撞有效可靠,安全性更好,能极大程度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生命财产进行保护。其中,本发明车架为闭合型骨架结构,本发明车架刚性强度会更好,抗撞击性更好,受撞击更不易变形,安全性更好。通过本发明的车架结构能够有效通畅的传递和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有效的改善电动汽车因布置电池包占据碰撞传力梁空间导致的碰撞安全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总成由左纵梁前段、左纵梁中段和左纵梁后段构成,所述左纵梁前段后部、左纵梁中段和左纵梁后段前部均与左门槛梁总成焊接固定,所述左纵梁前段中部向右折弯以使左纵梁前段前部位于左纵梁前段后部右侧,所述左纵梁后段中部向右折弯以使左纵梁后段后部位于左纵梁后段前部右侧,所述左纵梁前段的通槽、左纵梁中段的通槽和左纵梁后段的通槽连通;所述右纵梁总成由右纵梁前段、右纵梁中段和右纵梁后段构成,所述右纵梁前段后部、右纵梁中段和右纵梁后段前部均与右门槛梁总成焊接固定,所述右纵梁前段中部向左折弯以使右纵梁前段前部位于右纵梁前段后部左侧,所述右纵梁后段中部向左折弯以使右纵梁后段后部位于右纵梁后段前部左侧,所述右纵梁前段的通槽、右纵梁中段的通槽和右纵梁后段的通槽连通。

上述设置更便于力的传递,以使本发明车架受侧方力、前后方向力后,能将碰撞力更为有效地分散,以提高本发明车架的安全性能。其中,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均形成有前后贯通的通道,以使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能使碰撞力有效地向前或向后分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于左纵梁前段中部折弯处与右纵梁前段中部折弯处之间,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于左纵梁中段中部与右纵梁中段中部之间,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于左纵梁后段中部折弯处与右纵梁后段中部折弯处之间。上述设置更便于力的传递,以使本发明车架受到侧方力、前后方向力后,能将碰撞力更为有效地分散,以提高本发明车架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前侧设有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连接于左纵梁前段与右纵梁前段之间,所述中通道总成前端与第四横梁连接固定,所述中通道总成后端与第三横梁连接固定,所述第四横梁的通槽开口向后设置,所述第三横梁的通槽开口向前设置,所述第四横梁和第三横梁相对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侧。第四横梁用于加强本发明车架前侧的强度,以对本发明车架能对驾驶员更好地的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前段与右纵梁前段前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左纵梁后段与右纵梁后段后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后防撞梁总成。上述设置以提高本发明车架前后侧的防撞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前段后部和右纵梁前段后部的通槽内均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两端分别与通槽相对两侧槽壁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板横截面呈弓形设置。第一加强板将左前纵梁总成的通槽所形成的腔室分隔成两个区域,大大提高了此处的刚度和强度,使得发生碰撞时此段结构不发生变形或者发生微小的变形,从而保证乘员侧车架的坚固牢靠。

作为优选,所述左门槛梁总成的通槽和左纵梁总成通槽的开口均朝左设置,所述左纵梁总成与左门槛梁总成固定以使所述左纵梁前段后部、左纵梁中段和左纵梁后段前部的通槽开口均被封闭;所述右门槛梁总成的通槽和右纵梁总成通槽的开口均朝右设置,所述右纵梁总成与右门槛梁总成固定以使所述右纵梁前段后部、右纵梁中段和右纵梁后段前部的通槽开口均被封闭。上述设置以便以力的传力,以使本发明车架的防撞性能更好。不仅使左纵梁前段和左纵梁后段向左门槛梁总成的过渡更加平顺,碰撞力传递更加顺畅,还能保证乘员舱的坚固牢靠,大大降低车辆碰撞带给乘员的挤压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左门槛梁总成和右门槛梁总成均由A柱下内板总成和门槛内板总成,所述A柱下内板总成焊接固定于门槛内板总成前端上侧,所述门槛内板总成中部对应第二横梁的部位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侧部,所述侧部前后相对两侧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门槛内板总成通槽的槽壁相固定。第二加强板用于保证侧碰时的碰撞力能通过第二加强板有效地分散至第二横梁和左纵梁总成上。

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均呈前低后高的结构,所述左纵梁中段后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左纵梁后段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均高于左纵梁中段前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所述右纵梁中段后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右纵梁后段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均高于右纵梁中段前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上述设置以使电池包能利用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中后部下侧的空间来增大电池包体积,从而充分利用空间来增加电池包容量,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具有上述下部车架。本发明电动汽车能利用上述下部车架结构的结构耐撞性,充分的传递和吸收碰撞能量,保证乘员舱骨架的坚固牢靠,从而也保护了由该骨架结构环绕的电池包,大大提高了该车辆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具有防撞性能更好、安全性更好、能安装更大电池包以使续航里程更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下部车架的一种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下部车架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门槛梁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具有下部车架,下部车架包括左纵梁总成1、右纵梁总成2、车架横梁总成、中通道总成3、左门槛梁总成4和右门槛梁总成5,车架横梁总成至少包括第一横梁61、第二横梁62和第三横梁63,第一横梁61、第二横梁62和第三横梁63均连接固定于左纵梁总成1、右纵梁总成2之间,第二横梁62连接固定于左纵梁总成1中部、右纵梁总成2中部之间,第一横梁61位于第二横梁62前侧,第三横梁63位于第二横梁62后侧,左门槛梁总成4固定于左纵梁总成1左侧,右门槛梁总成5固定于右纵梁总成2右侧,左纵梁总成1结构与右纵梁总成2结构相同并呈以中通道总成3为中心的左右对称设置,中通道总成3纵向设置并与第一横梁61、第二横梁62及第三横梁63连接固定,左纵梁总成1、右纵梁总成2、车架横梁总成、中通道总成3、左门槛梁总成4和右门槛梁总成5相互焊接固定形成闭合型骨架结构。其中,左纵梁总成1、右纵梁总成2、车架横梁总成、中通道总成3、左门槛梁总成4和右门槛梁总成5的横截面均呈U形以具有向一侧开口的通槽。

左纵梁总成1由左纵梁前段11、左纵梁中段12和左纵梁后段13构成,左纵梁前段11后部、左纵梁中段12和左纵梁后段13前部均与左门槛梁总成4焊接固定,左纵梁前段11中部向右折弯以使左纵梁前段11前部位于左纵梁前段11后部右侧,左纵梁后段13中部向右折弯以使左纵梁后段13后部位于左纵梁后段13前部右侧。右纵梁总成2由右纵梁前段21、右纵梁中段22和右纵梁后段23构成,右纵梁前段21后部、右纵梁中段22和右纵梁后段23前部均与右门槛梁总成5焊接固定,右纵梁前段21中部向左折弯以使右纵梁前段21前部位于右纵梁前段21后部左侧,右纵梁后段23中部向左折弯以使右纵梁后段23后部位于右纵梁后段23前部左侧。

第一横梁61连接于左纵梁前段11中部折弯处与右纵梁前段21中部折弯处之间,第二横梁62连接于左纵梁中段12中部与右纵梁中段22中部之间,第三横梁63连接于左纵梁后段13中部折弯处与右纵梁后段23中部折弯处之间。第一横梁61前侧设有第四横梁64,第四横梁64连接于左纵梁前段11与右纵梁前段21之间,中通道总成3前端与第四横梁64连接固定,中通道总成3后端与第三横梁连接固定,第四横梁64的通槽开口向后设置,第三横梁63的通槽开口向前设置,第四横梁64和第三横梁63相对位于第一横梁61和第二横梁62上侧。

左纵梁前段11与右纵梁前段21前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前防撞梁总成7,左纵梁后段13与右纵梁后段23后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后防撞梁总成8,前防撞梁总成7和后防撞梁总成8上均设置有碰撞吸能结构。

左纵梁前段11后部、右纵梁前段21后部的通槽内均设有第一加强板10,第一加强板10相对两端分别与通槽相对两侧槽壁固定,第一加强板10中段弯曲以使横截面呈弓形设置。

左门槛梁总成4的通槽和左纵梁总成1的通槽开口均朝左设置,左纵梁总成1与左门槛梁总成4固定以使左纵梁前段11后部、左纵梁12中段和左纵梁后段13前部的通槽开口均被封闭;右门槛梁总成5的通槽和右纵梁总成2通槽的开口均朝右设置,右纵梁总成2与右门槛梁总成5固定以使右纵梁前段21后部、右纵梁中段22和右纵梁后段23前部的通槽开口均被封闭。

左门槛梁总成4和右门槛梁总成5均由A柱下内板总成41和门槛内板总成42构成,A柱下内板总成41焊接固定于门槛内板总成42前端上侧,门槛内板总成42中部对应第二横梁62的部位设有第二加强板9,第二加强板9包括侧部91,侧部91前后相对两侧设有支撑部92,支撑部92与门槛内板总成42通槽的槽壁相固定。

左纵梁总成1和右纵梁总成2均呈前低后高的结构,左纵梁中段12后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左纵梁后段13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均高于左纵梁中段12前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右纵梁中段22后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右纵梁后段23下端面的高度位置均高于右纵梁中段22前部下端面的高度位置。

通过本发明的下部车架结构能够有效通畅地传递和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有效的改善电动汽车因布置电池包占据碰撞传力梁空间导致的碰撞安全问题。其中,本发明下部车架呈前低后高的结构,可形成有前窄后宽、前矮后高的电池包放置区域,电池包位于左纵梁总成中部与右纵梁总成中部之间的区域可做的更高更宽,从而充分利用空间来增加电池包容量,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