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581发布日期:2019-06-14 22:2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目前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但是目前的婴儿车的结构比较复杂,折叠操作比较麻烦,折叠后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下端连接有前轮组件2;

后腿3,所述的后腿3下端连接有后轮组件4,并且所述的后腿3上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

前撑杆5,所述的前撑杆5下端与前腿1上端或后腿3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6,所述的手推杆6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前撑杆5上端转动连接;

后撑杆7,所述的后撑杆7上端与手推杆6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7下端与后腿3中部转动连接;

连动杆8,所述的连动杆8一端转动连接在前腿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撑杆7上。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腿1上端沿婴儿车左右横向方向设置有横向杆9,所述的连动杆8设置在横向杆9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杆5上设有用于连接座位10的连接座11。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杆5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燕尾槽12,所述的连接座11上设有能与所述的燕尾槽12配合的燕尾榫1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杆5包括杆体51和设在杆体51上端的铰接座52,所述的手推杆6包括推杆61和设置在推杆61下端的连接杆62,所述的铰接座52上端与连接杆62上端铰接,所述的后撑杆7铰接在连接杆62下端,并且所述的铰接座52上设有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能供连接杆62上半部分卡入的开口槽5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能在推杆61和连接杆62内滑行的滑动销141,所述的铰接座52上设有能与滑动销141卡合的卡槽142,所述的手推杆6内还设有能拉动滑动销141滑行的拉索143,以及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能使滑动销141与卡槽142保持卡合的第一弹簧。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组件2包括轮部件21和设在前腿1下端并能供轮部件21上端插入的插接座22,所述的轮部件21包括轮支架211和与轮支架211转动连接的轮子212,所述的轮支架211上端连接有固定座213,所述的固定座213上端设有能与插接座22配合的插接轴214,所述的插接轴214上设有环槽215,所述的插接座22内设有能在其内横向移动并外露于插接座22的滑动片216,所述的滑动片216上设有能供插接轴214穿过的通孔217,所述的插接座22内还设有在插接轴214插入后能够推动滑动片216而使滑动片216卡入到环槽215内的第二弹簧218。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座22与轮部件21之间还设有能对轮子212的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在插接座22上的定位孔2191,所述的固定座213内设有能在其内升降而与定位孔2191配合的定位轴2192,所述的固定座213上还套设有能相对其转动而推动定位轴2192在竖向方向运动的转动件2193,所述的固定座213与定位轴2192之间还设有能使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保持卡合的第三弹簧2194。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2193包括套设在固定座213上的转动环21931,所述的转动环21931上设有外露于固定座213的拨动钮21932,所述的定位轴2192包括竖向轴21921和固定在竖向轴21921上的横向轴21922,所述的转动环21931上还设有在其转动时能推动横向轴21922而使竖向轴21921与定位孔2191脱离的斜面21933,所述的斜面21933的下端还设有能与横向轴21922配合的弧形槽219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婴儿车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并下按,手推杆下端下后轮组件靠近,上端向后腿上端靠近,与此同时,前撑杆和后撑杆均相对后腿转动并且上端均向后轮组件靠近,连动杆则拉动前腿向后腿靠拢折叠。因此,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简便快捷,婴儿车折叠以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的前腿上端沿婴儿车左右横向方向设置有横向杆,连动杆设置在横向杆的下方。因此,婴儿车的结构强度得以加强,并且连动杆设置在横向杆的下方,使得婴儿车折叠顺畅无干涉,操作简便。

3、本实用新型的前撑杆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燕尾槽,连接座上设有能与所述的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榫。因此,在婴儿车的装配过程中只需连接座往前撑杆上一插即可,然后通过铆钉或螺钉连接前撑杆与连接座,装配非常的容易,而且连接也很牢固,不会出现偏斜,能够很好地定位,增强座位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轮部件可以快速装拆,便于更换,在安装时,只需将轮部件往上一插即可,插接座内的滑动片就卡入到插接轴的环槽内,使得轮部件与插接座保持连接,当需要拆卸轮部件时,只需将滑动片推出插接轴上的环槽,然后向下一拉轮部件即可。整个装拆动作非常的简单快捷。

5、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件还可以对轮子的方向进行定位,便于用户更好地根据路面实际情况来推动婴儿车。当路面相当平坦时则可以将轮子的方向定位,使婴儿车朝一个方向行进,另外,当婴儿车停止时,由于轮子被定向,所以婴儿车的前侧也不会左右摆动,停得非常的稳,而当路面比较颠簸时,可以将轮子调整成万向模式,轮子可以在水平面方向自由转动,便于方向调节,达到省力目的。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座位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座位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座位后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座位后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座位后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座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件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件的部件的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侧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婴儿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下端连接有前轮组件2;

后腿3,所述的后腿3下端连接有后轮组件4,并且所述的后腿3上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

前撑杆5,所述的前撑杆5下端与前腿1上端或后腿3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6,所述的手推杆6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前撑杆5上端转动连接;

后撑杆7,所述的后撑杆7上端与手推杆6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7下端与后腿3中部转动连接;

连动杆8,所述的连动杆8一端转动连接在前腿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撑杆7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婴儿车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6并下按,手推杆6下端下后轮组件4靠近,上端向后腿3上端靠近,与此同时,前撑杆5和后撑杆6均相对后腿3转动并且上端均向后轮组件4靠近,连动杆8则拉动前腿1向后腿3靠拢折叠。因此,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简便快捷,婴儿车折叠以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前腿1上端沿婴儿车左右横向方向设置有横向杆9,所述的连动杆8设置在横向杆9的下方。因此,婴儿车的结构强度得以加强,并且连动杆8设置在横向杆9的下方,使得婴儿车折叠顺畅无干涉,操作简便。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的前撑杆5上设有用于连接座位10的连接座11。座位10能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连接座11上,便于座位10上座垫取下清洗。

如图5所示,所述的前撑杆5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燕尾槽12,所述的连接座11上设有能与所述的燕尾槽12配合的燕尾榫13。因此,在婴儿车的装配过程中只需连接座11往前撑杆5上一插即可,然后通过铆钉或螺钉连接前撑杆5与连接座11,装配非常的容易,而且连接也很牢固,不会出现偏斜,能够很好地定位,增强座位10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的前撑杆5包括杆体51和设在杆体51上端的铰接座52,所述的手推杆6包括推杆61和设置在推杆61下端的连接杆62,所述的铰接座52上端与连接杆62上端铰接,所述的后撑杆7铰接在连接杆62下端,并且所述的铰接座52上设有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能供连接杆62上半部分卡入的开口槽53。婴儿车展开状态时,连接杆62的上半部分被收纳到铰接座52的开口槽53内,使得手推杆6与前撑杆5连接位置结构非常的紧凑,使得婴儿车结构简单而紧凑,折叠后体积小。

如图6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能在推杆61和连接杆62内滑行的滑动销141,所述的铰接座52上设有能与滑动销141卡合的卡槽142,所述的手推杆6内还设有能拉动滑动销141滑行的拉索143,以及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能使滑动销141与卡槽142保持卡合的第一弹簧(图中未画出)。在婴儿车需要折叠时,只需向上拉动滑动销141,当滑动销141从铰接座52的卡槽142内退出以后,铰接座52就能相对连接杆62转动,此时手推杆6就能相对前撑杆5转动了。由于连接杆62的上半部分被收纳到铰接座52的开口槽53内,所以整个锁定装置被隐藏,不会出现夹手的情况,确保安全。

如图9至图14所示,所述的前轮组件2包括轮部件21和设在前腿1下端并能供轮部件21上端插入的插接座22,所述的轮部件21包括轮支架211和与轮支架211转动连接的轮子212,所述的轮支架211上端连接有固定座213,所述的固定座213上端设有能与插接座22配合的插接轴214,所述的插接轴214上设有环槽215,所述的插接座22内设有能在其内横向移动并外露于插接座22的滑动片216,所述的滑动片216上设有能供插接轴214穿过的通孔217,所述的插接座22内还设有在插接轴214插入后能够推动滑动片216而使滑动片216卡入到环槽215内的第二弹簧218。因此,轮部件21可以方便地进行装拆,便于更换。在安装时,只需将轮部件21往上一插即可,插接座22内的滑动片216就卡入到插接轴214的环槽215内,第二弹簧218推动滑动片216而使得轮部件21与插接座22保持连接,当需要拆卸轮部件21时,只需将滑动片216推出插接轴214上的环槽215,然后向下一拉轮部件21即可。整个装拆动作非常的简单快捷。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的插接座22与轮部件21之间还设有能对轮子212的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因此,轮子212的行进方向可以调整,当用户希望婴儿车以固定方向行驶时,则将轮子212的方向固定,而当用户希望婴儿车便于换向时,则将轮子212设置成在水平面上能够旋转的万向模式。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路面情况自由选择,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推动婴儿车。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在插接座22上的定位孔2191,所述的固定座213内设有能在其内升降而与定位孔2191配合的定位轴2192,所述的固定座213上还套设有能相对其转动而推动定位轴2192在竖向方向运动的转动件2193,所述的固定座213与定位轴2192之间还设有能使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保持卡合的第三弹簧2194。当轮子212以固定方向行进时,定位轴2192与插接座22上的定位孔2191卡合,此时固定座213就不能相对插接座22转动,轮子212就只能以同一个方向行驶。当需要轮子212在水平面方向上能够转动而以万向模式行走时,通过旋转转动件2193,使得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脱离,此时轮子212就能在水平面方向上自由转动,便于用户调整婴儿车的行进方向。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的转动件2193包括套设在固定座213上的转动环21931,所述的转动环21931上设有外露于固定座213的拨动钮21932,所述的定位轴2192包括竖向轴21921和固定在竖向轴21921上的横向轴21922,所述的转动环21931上还设有在其转动时能推动横向轴21922而使竖向轴21921与定位孔2191脱离的斜面21933,所述的斜面21933的下端还设有能与横向轴21922配合的弧形槽21934。当需要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脱离时,只需用手转动拨动钮21932,使得转动环21931旋转,转动环21931旋转时,转动环21931上的斜面21933就推动横向轴21922,进而使得竖向轴21921向下运动,此时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脱离,轮子212处于万向模式,便于婴儿车的行进方向调节。当需要轮子212以固定方向行走时或者婴儿车停止并且不希望婴儿车前侧自由摆动时,将轮子212调整到向前的方向,然后扶住轮子212,并用手转动拨动钮21932,竖向轴21921与斜面21933相对滑动,竖向轴21921被第三弹簧2194顶着上升,当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对准时,第三弹簧2194就使定位轴2192与定位孔2191卡合。整个结构设计简单而巧妙,操作非常的方便。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固定座213前侧插设在轮支架211内并与轮支架211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座213后侧与轮支架211之间还设有减震弹簧210。减震弹簧210的设置可以使得婴幼儿乘坐舒适。

如图15所示,所述的座位10上还连接有前扶手15,便于婴幼儿抓握,确保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