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317发布日期:2019-03-15 19:3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

活性炭材料,主要包括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 A C )和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 )等。活性炭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剂,主要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吸附表面结构特性和表面化学性能所决定的。活性炭材料的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热,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可以再生使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加工、冶金、药物精制、军事化学防护等各个领域。目前,改性活性炭材料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诱人的美好前景。

在活性炭的生产中,需要通过运输车对活性炭产品、生产原材料或配料进行输送,现有结构的运输车,其设计结构不合理,无法实现对活性炭产品、生产原材料或配料等进行高效、稳定输送作业,也不变完成清洗后的污水排放,导致输送车存在清洗不彻底的现象,同时针对大厂区也无法完成运输车的实现找寻、定位和远程的管控等。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对活性炭产品、生产原材料或配料等进行高效、稳定输送作业,L形出水管、阀门便于清洗后污水排放收集,清洗效率高、清洗彻底且节约用水,同时实现了输送结构的远程监控和防止丢失。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包括底框架板,及设置在底框架板底部的万向轮安装板,及设置在万向轮安装板四角的万向轮,及设置底框架板一端两侧的一组竖支撑板,及设置在一组竖支撑板内的一组轴承,及两端分别贯穿一组轴承的支撑转轴,及设置在支撑转轴上的定位支撑座,及设置在底框架板另一端的条形支撑块,及设置在条形支撑块一面内的限位槽,及与定位支撑座、限位槽相配合使用的敞开式储料箱,其中,敞开式储料箱的一端底面设置为辅助条形定位块,及设置在辅助条形定位块一面且与限位槽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凸起,及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一端的手推杆。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一端底部的L形出水管,及设置在L形出水管内的阀门。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一端外壁的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单片机、数据收发单元、定位单元和预警喇叭,其中,数据收发单元、定位单元、预警喇叭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对活性炭产品、生产原材料或配料等进行高效、稳定输送作业,L形出水管、阀门便于清洗后污水排放收集,清洗效率高、清洗彻底且节约用水,同时实现了输送结构的远程监控和防止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的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的条形支撑块、限位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底框架板、2-万向轮安装板、3-万向轮、4-竖支撑板、5-轴承、6-支撑转轴、7-定位支撑座、8-条形支撑块、9-限位槽、10-敞开式储料箱、11-辅助条形定位块、12-限位凸起、13-手推杆、14-L形出水管、15-阀门、1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包括底框架板1,及设置在底框架板1底部的万向轮安装板2,及设置在万向轮安装板2四角的万向轮3,及设置底框架板1一端两侧的一组竖支撑板4,及设置在一组竖支撑板4内的一组轴承5,及两端分别贯穿一组轴承5的支撑转轴6,及设置在支撑转轴6上的定位支撑座7,及设置在底框架板1另一端的条形支撑块8,及设置在条形支撑块8一面内的限位槽9,及与定位支撑座7、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敞开式储料箱10,其中,敞开式储料箱10的一端底面设置为辅助条形定位块11,及设置在辅助条形定位块11一面且与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凸起12,及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10一端的手推杆13。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包括底框架板1,及设置在底框架板1底部的万向轮安装板2,及设置在万向轮安装板2四角的万向轮3,及设置底框架板1一端两侧的一组竖支撑板4,及设置在一组竖支撑板4内的一组轴承5,及两端分别贯穿一组轴承5的支撑转轴6,及设置在支撑转轴6上的定位支撑座7,及设置在底框架板1另一端的条形支撑块8,及设置在条形支撑块8一面内的限位槽9,及与定位支撑座7、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敞开式储料箱10,其中,敞开式储料箱10的一端底面设置为辅助条形定位块11,及设置在辅助条形定位块11一面且与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凸起12,及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10一端的手推杆13,及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10一端底部的L形出水管14,及设置在L形出水管14内的阀门15。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敞开式储料箱10一端外壁的外壳16,及设置在外壳16内的单片机、数据收发单元、定位单元和预警喇叭,其中,数据收发单元、定位单元、预警喇叭分别与单片机连接(其中,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单片机、数据收发单元、定位单元、预警喇叭均为市面采购且组装相匹配的成熟产品,并不是本申请的技术研发方向、保护范围,同时由于是成熟相匹配的产品,故申请人无需对电路图及连接方式等进行修改)。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应用于活性炭制备的输送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对活性炭产品、生产原材料或配料等进行高效、稳定输送作业,L形出水管、阀门便于清洗后污水排放收集,清洗效率高、清洗彻底且节约用水,同时实现了输送结构的远程监控和防止丢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