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6930发布日期:2019-04-05 21:1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转向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在现有的机器人中多是通过履带进行移动的,在机器人通过履带进行转向时,常用到双电机转向机构。

现有的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多是通过电路元件控制两侧的电机的转速,通过两侧的转速差实现转向,但转向机构没有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处理,元器件容易积热损坏不利于长时使用,在转向机构的齿轮箱传动过程中没有进行润滑,不利于转向机构的传动,齿轮磨损,不利于转向机构的长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机构主体、安装盒、元器件、散热组件、电机、齿轮箱、变速箱、润滑组件、主动转轮、从动转轮、履带、过滤网和回油管,所述转向机构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柱、散热板、风扇和通风孔,所述安装盒位于元器件的下方的底端内壁上安装固定有导热柱,所述安装盒底端外壁上位于导热柱的下方镶嵌安装有散热板,所述安装盒底端一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风扇,所述安装盒位于元器件上方的一侧内壁上分布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安装盒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均螺栓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一侧安装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组件;

所述润滑组件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油泵、第二从动齿轮、油箱、吸油管和泵油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贯穿于齿轮箱的内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贯穿与齿轮箱的内部对应主动齿轮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齿轮箱的一侧螺栓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入轴一端贯穿与齿轮箱的内部对应主动齿轮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安装盒位于变速箱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油箱,所述油泵的吸油端通过吸油管与油箱内贯通连接,所述油泵的泵油端通过泵油管与变速箱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一端贯穿于安装盒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所述安装盒的两侧外壁上对应主动转轮分布转轴连接有从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与从动转轮的外部连接有履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贯穿于安装盒的外部,所述散热板的顶端与导热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元器件架空安装在导热柱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柱为一种外部贴合有导热硅胶的铜棒。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的个数为四个,且通风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箱为密封结构,且变速箱的一侧与油箱一侧贯通连接有回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连接处、变速箱和油泵输入轴与齿轮箱的连接处和变速箱与安装盒一侧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设置通过多种方式对元器件进行散热,解决了履带转向机构内元器件长时使用容易积热易损坏的问题,有利于元器件更好的使用,增加了履带转向机构的使用寿命;通过润滑组件的设置使变速箱内的齿轮工作得到润滑,使齿轮时刻得到润滑机油的保护,减少了齿轮磨损,使转向机构工作时动力传输更稳定,有利于转向,润滑油的循环也使变速箱内齿轮工作时得到散热,提高了转向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润滑组件的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机构主体;2、安装盒;3、元器件;4、散热组件;5、电机;6、齿轮箱;7、变速箱;8、润滑组件;9、主动转轮;10、从动转轮;11、履带;12、过滤网;13、回油管;14、轴承;41、导热柱;42、散热板;43、风扇;44、通风孔;81、主动齿轮;82、第一从动齿轮;83、油泵;84、第二从动齿轮;85、油箱;86、吸油管;87、泵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机构主体1、安装盒2、元器件3、散热组件4、电机5、齿轮箱6、变速箱7、润滑组件8、主动转轮9、从动转轮10、履带11、过滤网12和回油管13,转向机构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盒2,安装盒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元器件3,元器件3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包括导热柱41、散热板42、风扇43和通风孔44,安装盒2位于元器件3的下方的底端内壁上安装固定有导热柱41,安装盒2底端外壁上位于导热柱41的下方镶嵌安装有散热板42,安装盒2底端一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风扇43,安装盒2位于元器件3上方的一侧内壁上分布开设有通风孔44,安装盒2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螺栓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一侧均螺栓安装有齿轮箱6,齿轮箱6的一侧安装有变速箱7,变速箱7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组件8;润滑组件8包括主动齿轮81、第一从动齿轮82、油泵83、第二从动齿轮84、油箱85、吸油管86和泵油管87,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贯穿于齿轮箱6的内部连接有主动齿轮81,变速箱7的输入轴贯穿与齿轮箱6的内部对应主动齿轮81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82,齿轮箱6的一侧螺栓安装有油泵83,油泵83的输入轴一端贯穿与齿轮箱6的内部对应主动齿轮81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84,安装盒2位于变速箱7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油箱85,油泵83的吸油端通过吸油管86与油箱85内贯通连接,油泵83的泵油端通过泵油管87与变速箱7的内部贯通连接,变速箱7的输出轴一端贯穿于安装盒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9,安装盒2的两侧外壁上对应主动转轮9分布转轴连接有从动转轮10,主动转轮9与从动转轮10的外部连接有履带11;散热板42的一侧贯穿于安装盒2的外部,散热板42的顶端与导热柱41的底端固定连接,元器件3架空安装在导热柱41的顶端,通过导热柱41将元器件3架空增加了元器件3上下方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通过导热柱41将热量导到散热板42上,通过散热板42将热量排出机构外部;导热柱41为一种外部贴合有导热硅胶的铜棒,通过导热柱41有利于将元器件3上产生的热导走;通风孔44的个数为四个,且通风孔44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2,有利于机构内部散热,通过过滤网12的设置,避免了灰尘杂质的进入,有利于元器件3的工作;变速箱7为密封结构,且变速箱7的一侧与油箱85一侧贯通连接有回油管13,通过回油管13使变速箱7内的润滑油回流回油箱85,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箱6的连接处、变速箱7和油泵83输入轴与齿轮箱6的连接处和变速箱7与安装盒2一侧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14,通过轴承14的设置有利于转向机构的传动,该适用于履带式小型机器人的双电机转向机构,通过转向机构内的电路元件控制两侧电机5的转速,通过两侧履带11的转速差实现转向,在元器件3长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通过导热柱41的设置将元器件3架空,有利于元器件3两侧的空气流动,有利于元器件3散热,通过导热柱41将元器件3产生的热量传到散热板42上,通过散热板42将热量排到机构外部,通过风扇43工作进行吹风,因元器件3处于密闭空间中,通过吹风将元器件3产生的热量以流动空气为媒介通过通风孔44排出,通过多种方式对元器件3进行散热,解决了履带转向机构内元器件3长时使用容易积热易损坏的问题,有利于元器件3更好的使用,增加了履带转向机构的使用寿命,转向机构工作时,通过电机5工作带动主动齿轮81转动,通过主动齿轮81与第一从动齿轮82啮合带动变速箱7工作,通过变速箱7带动主动转轮9转动,配合从动转轮10转动带动履带11转动,通过控制两侧电机5的转速,通过两侧履带11的转速差实现转向,在电机5带动履带11转动时,主动齿轮81与第二从动齿轮84啮合带动油泵83转动工作,通过油泵83工作从吸油管86处将油箱85内的润滑机油吸出,通过泵油管87将润滑机油输入到变速箱7中,润滑机油流过变速箱7后通过回油管13回流到油箱85中,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通过润滑组件8的设置使变速箱7内的齿轮工作得到润滑,使齿轮时刻得到润滑机油的保护,减少了齿轮磨损,使转向机构工作时动力传输更稳定,有利于转向,润滑油的循环也使变速箱7内齿轮工作时得到散热,提高了转向机构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