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1925发布日期:2019-04-09 22: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在现有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对下车的给排水管道进行运输,但是现有的运输装置无法对多种尺寸的装置进行运输,而且这种运输装置无法携带安装图纸,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大型管道孔和固定板,所述装置底座顶部中间安装有管道固定箱,所述管道固定箱右侧开设有大型管道孔,所述管道固定箱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中型管道孔,所述装置底座顶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管道底槽。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固定箱顶部左侧安装有小型管道固定壳体,所述小型管道固定壳体顶部开设有小型管道孔。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固定箱左侧焊接有建筑管道图纸储存箱,所述建筑管道图纸储存箱顶部开设有方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大型管道孔、中型管道孔和小型管道孔内部均安装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底座底部中间安装有配重块,所述装置底座底部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管道固定箱上的大型管道孔、固定板上的中型管道孔和小型管道固定壳体上的小型管道孔,不仅可以让运输装置运输各种不同尺寸的管道,而且还提升了运输管道的运输量,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通过设有管道固定箱上的图纸储存箱,可以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的图纸进行储存,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通过设有大型管道孔、中型管道孔和小型管道孔内的橡胶层,可以保护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止排水管道在孔内晃动撞击导致变形,有利于更为安全的使用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通过设有装置底座上的配重块,可以防止运输装置重量分配不均,导致运输装置侧倒,有利于更为安全的使用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的橡胶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底座;2、管道固定箱;3、大型管道孔;4、管道底槽;5、固定板;6、中型管道孔;7、小型管道固定壳体;8、小型管道孔;9、建筑管道图纸储存箱;10、方形孔;11、第一转轮;12、第二转轮;13、配重块;14、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大型管道孔3和固定板5,所述装置底座1顶部中间安装有管道固定箱2,所述管道固定箱2右侧开设有大型管道孔3,所述管道固定箱2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内部开设有中型管道孔6,所述装置底座1顶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管道底槽4。

其中,所述管道固定箱2顶部左侧安装有小型管道固定壳体7,所述小型管道固定壳体7顶部开设有小型管道孔8。

其中,所述管道固定箱2左侧焊接有建筑管道图纸储存箱9,所述建筑管道图纸储存箱9顶部开设有方形孔10。

其中,所述大型管道孔3、中型管道孔6和小型管道孔8内部均安装有橡胶层14。

其中,所述装置底座1底部中间安装有配重块13,所述装置底座1底部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转轮11和第二转轮12。

工作原理:通过设有装置底座1、大型管道孔3和固定板5,在使用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运输装置时,先经过第一转轮11和第二转轮12将运输装置移动至管道下车点,接着将大型管道、中型管道和小型管道分别安装尺寸放入大型管道孔3、中型管道孔6和小型管道孔8内,然后把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建筑安全图纸,从建筑管道图纸储存箱9上的方形孔10放入储存箱内部,由于在大型管道孔3、中型管道孔6和小型管道孔8内部安装有橡胶层14,可以保护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止排水管道在孔内晃动撞击导致变形,而在装置底座1上安装有配重块13,可以防止运输装置重量分配不均,导致运输装置侧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