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526发布日期:2019-04-09 22:1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自行车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喜爱,自行车厂家的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也可以作为室内健身器材用于健身。但当我们骑自行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经常需要用手机上的导航功能来确定旅行路线,如果在骑行过程中人们一只手拿着手机看导航,另一只手握着车把,这会严重影响骑行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引发与其它机动车辆的交通事故;假如骑行者为避免事故危险而专门停下来看过导航之后再向前骑行,既繁琐也影响了骑行速度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涌现了多种自行车手机支架,也有一些关于自行车手机支架的专利。例如专利号为201721313937和201721462000的两篇专利,均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主要解决自行车手机支架固定手机时的稳固性问题。然而在使用手机时,使用者经常有需要切换手机横竖屏状态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自行车手机支架还没有能适应这一需求的功能,因此现有的自行车手机支架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旨在满足使用者对切换手机横竖屏状态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包括:

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手机;和

第二固定部,用于夹紧自行车;

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插设于一个始终处于受压状态的弹性件之内,所述弹性件受压于所述轴杆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压在一起,以形成相互接触的连接关系。当需要90°调节手机角度时,可拉拽所述第一固定部,弹性件进一步受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挤压接触面脱开,此时可90°旋转所述第一固定部;之后再松开第一固定部,弹性件回弹,重新使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压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关系,从而完成对手机角度调整,以适应手机横竖屏的切换。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挤压接触面处设置有相匹配的、用于防止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对旋转的凹槽和凸块;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或者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凹槽和凸块,可以防止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在非人为作用下自动旋转,影响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为抱箍,所述抱箍包括前箍板和后箍板,所述前箍板上设置有两条与所述抱箍平面相平行的向前伸出的支臂,所述两条支臂的前端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前箍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轴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两条支臂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板相抵;所述凸块或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前表面,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凸块和连接板,或者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凹槽和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弹性件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例如可选用具有弹性变形性能的橡胶柱体,橡胶柱体沿径向设置有供轴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旋动部件和盖板;

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左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且向前伸出的第一夹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左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且后前伸出的第二板体;

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三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三板体右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三板体的且向前伸出的第二夹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板体左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三板体的且向后伸出的第四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相互叠合设置,所述第三板体的宽度小于第一板体的宽度;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四板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旋动部件包括旋钮部和与所述旋钮部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依次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后表面,用于遮盖所述第三板体;所述轴杆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轴杆垂直于所述盖板;所述凹槽或凸块也设置于所述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U型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第三板体以防止其翘起的条形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材料层。通过设置所述弹性材料层,可以增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手机的静摩擦力,增强对手机的夹紧力,同时防止手机外壳被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刮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手机支架可以实现对手机角度的调整,以适应手机横竖屏的切换,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且所述自行车手机支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也具有很好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提供的自行车手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图1所示自行车手机支架的角度调整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4(a)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旋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d)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第一固定部;11-第一夹具;11-1-第一板体;11-2-第一夹板;11-3-第二板体;11-4-第一螺纹孔;12-第二夹具;12-1-第三板体;12-2-第二夹板;12-3-第四板体;12-4-第二螺纹孔;13-旋动部件;13-1-旋钮部;13-2-螺纹杆;14-盖板;14-1-条形体;20-第二固定部;21-前箍板;22-后箍板;23-支臂;24-连接板;25-第一通孔;26-第二通孔;30-轴杆;40-弹性件;50-凸块;6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其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第一固定部10和用于夹紧自行车的第二固定部20;所述第一固定部10上设置有轴杆30,所述轴杆30插设于一个始终处于受压状态的弹性件40之内,所述弹性件40受压于所述轴杆30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0之间。

使用时,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40压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关系。当需要90°调节手机角度时,请参阅图2所示,可拉拽所述第一固定部10,弹性件40进一步受压,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之间的挤压接触面脱开,此时可90°旋转所述第一固定部10;之后再松开第一固定部10,弹性件40回弹,重新使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40压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关系,从而完成对手机角度调整,以适应手机横竖屏的切换。

考虑到自行车在骑行期间会因为路面不平而使手机支架产生抖动,手机支架抖动时,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之间可能会自动旋转,影响使用效果。为此,请参阅图1所示,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的挤压接触面处可以设置相匹配的、用于防止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相对旋转的凹槽60和凸块50。图1中,所述凹槽6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上,所述凸块5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0上。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凹槽6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0上,相应的,所述凸块5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上。其中,所述凹槽60可以是任何旋转90°后仍然保持中心对称的形状,如正方形、十字形或正八边形等等。

基于上述自行车手机支架,本实施例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举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举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新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举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部20为抱箍,所述抱箍包括前箍板21和后箍板22,所述前箍板21上设置有两条与所述抱箍平面相平行的向前伸出的支臂23,所述两条支臂23的前端通过连接板24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2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5,所述前箍板2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26;所述轴杆3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所述弹性件40位于所述两条支臂23之间,所述弹性件40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板24相抵;所述凸块50或凹槽60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4的前表面,所述第一通孔25贯通所述凸块50和连接板24,或者所述第一通孔25贯通所述凹槽60和连接板24。其中,前箍板21和后箍板22通过螺栓连接,前箍板21和后箍板22之间可卡入一定直径范围的自行车杆件。所述两条支臂23可以与所述后箍板22一体成型。图1和图3中,所述连接板24的前端设置的是凸块50,所述凸块50可以与所述连接板24一体成型设置。

例如,所述弹性件40可选用弹簧。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弹性件40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例如可选用具有弹性变形性能的橡胶柱体,橡胶柱体沿径向设置有供轴杆30穿过的通孔。

例如,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10包括第一夹具11、第二夹具12、旋动部件13和盖板14。请参阅图4(a)所示,所述第一夹具11包括第一板体11-1、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1-1左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11-1的且向前伸出的第一夹板1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1-1左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11-1的且后前伸出的第二板体11-3;其中,第一板体11-1、第一夹板11-2和第二板体11-3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板体11-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4。请参阅图4(b)所示,所述第二夹具12包括第三板体12-1、设置于所述第三板体12-1右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三板体12-1的且向前伸出的第二夹板1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板体12-1左端的垂直于所述第三板体12-1的且向后伸出的第四板体12-3;其中,第三板体12-1、第二夹板12-2和第四板体12-3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四板体12-3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4。请参阅图4(c)所示,所述旋动部件13包括旋钮部13-1和与所述旋钮部13-1固定连接的螺纹杆13-2,所述螺纹杆13-2和旋钮部13-1可一体成型设置。

组装时,第一板体11-1和第三板体12-1相互叠合设置,且第三板体12-1的宽度小于第一板体11-1的宽度,所述螺纹杆13-2依次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孔11-4和第二螺纹孔12-4。所述盖板14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1-1的后表面,用于遮盖所述第三板体12-1;所述轴杆30设置于所述盖板14上,所述轴杆30垂直于所述盖板14;所述凹槽60或凸块50也设置于所述盖板14上。其中,所述轴杆30可以与所述盖板14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凹槽60可以与所述盖板14一体成型设置。

使用时,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动所述旋钮部13-1,由于第三板体12-1与第一板体11-1相贴合设置,第三板体12-1被第一板体11-1限位,第三板体12-1不能产生旋转运动,因此螺纹杆13-2旋转时,第三板体12-1只能产生左右方向的平动,实现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2-2之间距离的变化,以用于夹紧或松开手机。

请参阅图4(d)和图1所示,所述盖板14可以为U型盖板,所示盖板14两侧设置侧板,侧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板体11-1连接,所述盖板1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第三板体12-1以防止其翘起的条形体14-1,所述条形体14-1可以与所述盖板14一体成型设置。

例如,所述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2-2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材料层。通过设置所述弹性材料层,可以增强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2-2对手机的静摩擦力,增强对手机的夹紧力,同时防止手机外壳被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2-2刮花。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层可以是泡沫层或者海绵层等等。

应当理解的,上述的前后左右各方位名词仅对应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附图而言,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例如,如果将附图旋转90度后,前后左右的方位对应变化为前后上下的方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