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713发布日期:2019-04-09 22:1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板车的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对休闲娱乐运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滑板车作为一种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运动器械滑板车,它既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的健身运动器具,又可以作为临时的交通代步工具,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携带方便等优点,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迅速在国内外得到了推广使用。

中国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篇名为一种滑板车折叠器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983973.1,申请日为2015.12.01,公开号为CN205292929U,公开日为2016.06.08。该种滑板车折叠器一种滑板车折叠器,包括有折叠座、摆动接头、插栓、弹簧以及铰轴;折叠座包括有摆动槽、铰接孔、插栓座孔以及折叠座孔,摆动接头包括有内滑槽、铰孔、栓孔以及开栓孔,插栓包括有插芯以及长导孔;摆动接头动配合于折叠座的摆动槽内,铰轴穿过铰接孔、铰孔以及长导孔,摆动接头通过铰轴与折叠座铰接;折叠使用时,利用弹簧的弹力压插栓的插芯插入摆动接头的栓孔以及折叠座的折叠座孔,竖起使用时,利用弹簧的弹力压插栓的插芯插入摆动接头的栓孔以及折叠座的插栓座孔,使摆动接头不能于折叠座的摆动槽摆动;弹簧包括有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避免弹簧断裂,造成插芯脱离插栓座孔或者折叠座孔,提高一种滑板车折叠器的安全性能。折叠该种滑板车时需一只手向上提拉栓把,另一只手配合转动折叠座,才能实现滑板车立管的折叠,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方式简单的滑板车折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折叠装置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板车折叠装置,包括滑板,滑板前侧为折叠座,折叠座中部沿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沿横向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两端插接于第一凹槽的侧壁中,所述第一销轴中部套接有摆动接头,所述摆动接头设置于第一凹槽间并通过第一销轴与折叠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接头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插接有立管,立管向上伸出于第一通孔外侧,所述立管沿轴线开设有对称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位于第一通孔中,所述摆动接头开设有与腰型孔对应的通孔,所述摆动接头的通孔和腰型孔中插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两端伸出于摆动接头的外侧并可在腰型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摆动接头外侧还套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上端沿轴线开设有对称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销轴的端部设置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套管上端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下端将第二销轴的两端限制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销轴中部还套接有插栓的一端,所述插栓另一端朝向折叠座设置并凸出有插芯,所述插芯通过第一通孔并伸出于摆动接头外侧,所述插芯与第一通孔端部滑动连接,所述插栓中部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一销轴的长条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压接于第二通孔的孔底,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销轴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多个指向第一销轴的径向凹槽,所述插芯在压缩弹簧的推动下插入径向凹槽中从而限制立管与折叠座间的相对角度。向上提拉第一套管,由于第二销轴设置于第二凹槽内,所以第二销轴在第一套管的推力下沿腰型孔向上运动,并带动与连接的插栓运动,由于第一销轴不发生位移,所以插栓在运动的同时,压缩第二通孔中的压缩弹簧,当插栓下端的插芯脱离径向凹槽时,对第一套管的侧面施加压力,第一套管带动摆动接头绕第一销轴转动,当插芯运动至其他径向凹槽处时,松开第一套管,插芯在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插入径向凹槽内,从而实现立管与折叠座之间相对角度的改变。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为凹弧,所述摆动接头下端外表面为与凹弧配合的凸弧。凸弧和凹弧的配对设置,防止摆动接头转动时与折叠座的槽底干涉。

所述径向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竖直向下的竖直径向凹槽,和水平设置的水平径向凹槽。

所述水平径向凹槽和竖直径向凹槽间的第一凹槽的槽底环绕第一销轴凸出有数条导轨,所述摆动接头下端外表面开设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导轨和导向槽的配合,使摆动接头围绕第一销轴转动时更加稳定。

所述竖直径向凹槽位于滑板的一侧向上凸起有第一凸台,所述摆动接头位于滑板的一侧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凸台相匹配,所述第三凹槽用于限制立管朝向折叠座侧转动的极限位置。通过摆动接头一端与第一凸台抵接,同时插芯插入竖直径向凹槽中,使得摆动接头的定位更加稳定,从而与摆动接头连接的立管处于竖直状态时更加稳定。

所述第一套管上端的内圈沿周向设置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套管下端的外圈沿周向凸出有与第四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卡接于第四凹槽内实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间通过插接连接,第二凸台和第四凹槽的配合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的更加稳固。

所述第二通孔下表面朝向第一销轴凸起有圆柱状的凸柱,所述压缩弹簧间隙套接于凸柱外。凸柱使压缩弹簧定位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向上提拉第一套管,使插芯与径向凹槽脱离,转动第一套管至插芯运动至另一个径向凹槽,松开第一套管使插芯插入径向凹槽后定位,从而实现滑板车上立管的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2中C-C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E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滑板,2折叠座,3第一凹槽,4凹弧,5第一销轴,6摆动接头,7凸弧,8第一通孔,9立管,10腰型孔,11第二销轴,12第一套管,13第二凹槽,14第二套管,15第四凹槽,16第二凸台,17插栓,18插芯,19第二通孔,20压缩弹簧,21凸柱,22竖直径向凹槽,23水平径向凹槽,24导轨,25导向槽,26第一凸台,27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滑板车折叠装置,包括滑板1,滑板前侧为折叠座2,折叠座中部沿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的槽底为凹弧4,第一凹槽中沿横向设置有第一销轴5,第一销轴两端插接于第一凹槽的侧壁中,第一销轴中部套接有摆动接头6,摆动接头设置于第一凹槽间并通过第一销轴与折叠座转动连接,摆动接头下端外表面为与凹弧配合的凸弧7,摆动接头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通孔中插接有立管9,立管向上伸出于第一通孔外侧,立管沿轴线开设有对称的腰型孔10,腰型孔位于第一通孔中,摆动接头开设有与腰型孔对应的通孔,摆动接头的通孔和腰型孔中插接有第二销轴11,第二销轴两端伸出于摆动接头的外侧并可在腰型孔内上下移动,摆动接头外侧还套接有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上端沿轴线开设有对称的第二凹槽13,第二销轴的端部设置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套管上端连接有第二套管14,第二套管下端将第二销轴的两端限制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套管上端的内圈沿周向设置第四凹槽15,第二套管下端的外圈沿周向凸出有与第四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台16,第二凸台卡接于第四凹槽内实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第二销轴中部还套接有插栓17的一端,插栓另一端朝向折叠座设置并凸出有插芯18,插芯通过第一通孔并伸出于摆动接头外侧,插芯与第一通孔端部滑动连接,插栓中部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一销轴的长条状的第二通孔19,第二通孔中设置有压缩弹簧20,第二通孔下表面朝向第一销轴凸起有圆柱状的凸柱21,压缩弹簧间隙套接于凸柱外,压缩弹簧一端压接于第二通孔的孔底,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销轴下表面,第一凹槽设置有多个指向第一销轴的径向凹槽,插芯在压缩弹簧的推动下插入径向凹槽中从而限制立管与折叠座间的相对角度,径向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竖直向下的竖直径向凹槽22,和水平设置的水平径向凹槽23,水平径向凹槽和竖直径向凹槽间的第一凹槽的槽底环绕第一销轴凸出有数条导轨24,摆动接头下端外表面开设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25,竖直径向凹槽位于滑板的一侧向上凸起有第一凸台26,摆动接头位于滑板的一侧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有第三凹槽27,第三凹槽与第一凸台相匹配,第三凹槽用于限制立管朝向折叠座侧转动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

当立管处于竖直状态时,向上提拉第一套管,由于第二销轴设置于第二凹槽内,所以第二销轴在第一套管的推力下沿腰型孔向上运动,并带动与连接的插栓运动,由于第一销轴不发生位移,所以插栓在运动的同时,压缩第二通孔中的压缩弹簧,当插栓下端的插芯脱离径向凹槽时,对第一套管的侧面施加压力,第一套管带动摆动接头绕第一销轴转动,当插芯运动至水平径向凹槽处时,松开第一套管,插芯在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插入水平径向凹槽内,从而实现立管与滑板间的折叠。该种折叠立管的方式只需要一只手对第一套管进行相应操作,方法简单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