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799发布日期:2019-04-20 03:2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滑板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儿童玩具中很常见的一种,现有的滑板车的转向机构不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在转向之后依靠手动控制把手转向进行复位,对于儿童来说,操作费力,安全稳定性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滑板车转向机构(申请号201520776354.5,授权公告号 CN 20499870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包括两端连接车轮的转向架和与转向把手传动连接的推动块,推动块可相对转向架相对转动,在推动块与转向架之间设有转向自动复位机构。该专利提供了三种具体的转向自动复位机构的结构,均解决了现有的滑板车的转向机构不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的不足。其一为:转向自动复位机构包括设在转向架上的挡块,挡块为两个独立挡块之间形成间隙,在推动块上具有当推动块转动时顶压转向架上挡块的顶块,推动块与转向架之间通过转向轴连接,推动块与转向轴固定连接,转向轴与推动块之间连接有轴承,还包括一扭簧,扭簧套接在转向轴外,扭簧两端分别搭接在两挡块上,在推动块上设有一凹陷部分,当推动块转动时凹陷部分两侧壁顶压扭簧。其二为:转向自动复位机构包括设在转向架上的挡块,挡块为一个且在挡块上具有一凹槽,在推动块上具有当推动块转动时顶压转向架上挡块的顶块,推动块与转向架之间通过转向轴连接,推动块与转向轴固定连接,转向轴与推动块之间连接有轴承,还包括一扭簧,扭簧套接在转向轴外,扭簧两端分别搭接在挡块凹槽两端内侧壁,在推动块上设有一凹陷部分,当推动块转动时凹陷部分两侧壁顶压扭簧。其三为:转向自动复位机构包括在转向架上具有一凹槽,在推动块上具有当推动块转动时顶压转向架上挡块的顶块,推动块与转向架之间通过转向轴连接,推动块与转向轴固定连接,转向轴与推动块之间连接有轴承,还包括一扭簧,扭簧套接在转向轴外,扭簧两端分别搭接在挡块凹槽两端内侧壁,在推动块上设有一凹陷部分,当推动块转动时凹陷部分两侧壁顶压扭簧。

但是,该滑板车转向机构实用新型专利中,还存在一下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自动复位功能依靠一个扭簧的扭簧臂恢复弹性的力量完成,对扭簧的扭簧臂的强度要求很高;第二、推动块转动时凹陷部分两侧壁顶压扭簧,此时推动块和扭簧的扭簧臂形成点接触,推动块上局部位置的作用力较大,通过长期使用实践可知,推动块处很容易发生损坏,损坏后使用时顶压和回转过程均不能保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置两个扭簧,复位性能良好,对扭簧臂及限位顶块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滑板车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架、推动块,

所述转向架两端通过连接轴与车轮连接;

所述推动块设置于所述转向架上,所述推动块能够相对所述转向架转动;

且设置有转向轴贯穿所述推动块和所述转向架,该转向轴与滑板车车把连接;

所述转向架上设置有两个挡块,两个挡块左右布置在所述转向架上;

所述推动块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顶块,且当转动所述推动块时所述限位顶块能够转动顶压至所述挡块;

所述推动块和所述转向架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在所述容纳空间设置有两个扭簧,每个所述扭簧具有一个弹簧圈和与弹簧圈相连的两个扭簧臂;

每个所述挡块上设有一个插孔一,所述推动块的内侧设有插孔二,所述扭簧的两个扭簧臂分别搭接在该插孔一和插孔二内;所述扭簧的弹簧圈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转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轴与所述推动块呈固定连接,与所述转向架呈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的两个所述扭簧臂搭接入所述插孔一和所述插孔二内时处于预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扭簧以所述转向轴为中心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两个扭簧,且扭簧的扭簧臂分别设置在推动块和转向架上,在实现复位功能时,两个扭簧的四个扭簧臂能够同时施加作用力给推动块和转向架,而使得推动块和转向架复位,进而带动转向轴转动,使滑板车的把手复位。同时在复位过程中,每个扭簧的其中一个扭簧臂施加压力,另一个扭簧臂施加拉力,在两个扭簧臂双重作用力下,提高了复位效率,并降低了对单个扭簧臂施加作用力大小的要求;设置的两个扭簧,即在复位过程中有四个作用力作用;两个扭簧对称布置,能够保证在复位平衡。如此每个扭簧的扭簧臂的最大承载力较背景技术可明显降低,扭簧的扭簧臂对限位顶块的作用力也可大幅减小,从而降低限位顶块损坏失效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授权公告号 CN204998708U的滑板车转向机构的支撑架与推动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授权公告号 CN204998708U的滑板车转向机构的扭簧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转向机构的支撑架与推动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转向机构的扭簧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转向机构的扭簧与头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转向架两端通过连接轴与车轮连接,用于控制滑板车的转向。推动块1设置于转向架2上,并能够相对转向架2相对转动。推动块1和转向架2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转向轴4,转向轴4贯穿推动块1和转向架2,与推动块1呈固定连接,与转向架2呈活动连接,且该转向轴4的上端与滑板车车把连接,下端通过固定螺母连接。转向架2上设置有两个挡块21,两个挡块21左右布置在转向架2上;推动块1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顶块11,在转动推动块1时,推动块1上的一个限位顶块11能够和转向架2上的一个挡块21接触并顶压挡块21。限位顶块11转动至挡块21处并顶压挡块21,挡块21能够限制限位顶块11继续转动,进而限制推动块1的最大转动范围,从而保护儿童在使用滑板车时,由于控制把手失当,导致转动过度,进而造成的使用事故的问题。

推动块1和转向架2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设置有两个扭簧3,每个扭簧3具有一个弹簧圈31和与弹簧圈31相连的两个扭簧臂32。扭簧3的弹簧圈31可活动的套设在转向轴4上。每个挡块21上设有一个插孔一22,扭簧3的一个扭簧臂32搭接在该插孔一22内,推动块1的内侧设有插孔二12,扭簧3的另一个扭簧臂32搭接在该插孔二12内。扭簧3的扭簧臂32在安装时处于有预压力状态。

在使用时通过使力转动滑板车的把手,可以带动转向轴4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推动块1转动,此时限位顶块11随推动块1转动,并一个挡块21接触并顶压一个挡块21,挡块21转动,控制滑板车转向。当滑板车的把手停止使力时,两个扭簧3的每个扭簧臂均会施加复位的力,并保证复位过程平衡。推动块1和转向架2复位,带动转向轴4转动,进而使滑板车的把手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两个扭簧,且扭簧的扭簧臂分别设置在推动块和转向架上,在实现复位功能时,两个扭簧的四个扭簧臂能够同时施加作用力给推动块和转向架,而使得推动块和转向架复位,进而带动转向轴转动,使滑板车的把手复位。每个扭簧的扭簧臂的最大承载力较背景技术可明显降低,扭簧的扭簧臂对限位顶块的作用力也可大幅减小,从而降低限位顶块损坏失效的可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