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雪的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297发布日期:2019-06-26 01:1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雪的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雨雪的自行车座。



背景技术:

私家车的与日俱增,使得路况常常拥堵,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代步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很多场所没有自行车停车棚,大多都是露天放置,如果遇到雨雪风霜天气,在自行车坐垫上就会容易积攒灰尘、霜露、雨水等,这就需要使用者在骑车前先用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较为费事费时,而且使用者也可能不随身带纸巾或干布,此时则不利于骑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雨雪的自行车座,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雨雪的自行车座,包括车座本体、减震球、避震钢弓、座管夹,所述车座本体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球,所述避震钢弓将两个减震球和车座本体底部前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座管夹安装在避震钢弓上,所述车座本体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的一端,所述保护罩的另一端设有挂环,所述车座本体底部的前端设有固定钩。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形状与自行车座形状一致,所述保护罩开口处设置有松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车座本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车座本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钩截面为“τ”字结构,包括底座和钩部,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座本体底部,所述钩部固定在底座上,且弯钩处朝向车座本体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钩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座本体尾部粘贴有反光条。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为PEVA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后侧设有反光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雨雪的自行车座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雨雪的自行车座将保护罩设置在车座本体底部,需要时抻出来,将车座本体套好后通过挂环与车座本体底部的固定钩连接在一起,防止风吹日晒以及雨雪天气时对车座本体产生的影响;该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雨雪的自行车座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固定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座本体;2-减震球;3-避震钢弓;4-保护罩;5-挂环;6-固定板;7-固定钩;8-底座;9-钩部,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防雨雪的自行车座,包括车座本体1、减震球2、避震钢弓3、座管夹,所述车座本体1为前窄后宽且呈左右对称的结构,内部填充有海绵,所述车座本体1底部后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球2,所述避震钢弓3将两个减震球2和车座本体1底部前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座管夹安装在避震钢弓3上(图中未画出),所述车座本体1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4的一端,所述保护罩4的另一端设有挂环5,所述车座本体1底部的前端设有固定钩7。

所述保护罩4形状与自行车座形状一致,所述保护罩4开口处设置有松紧带。

所述保护罩4一端通过固定板6固定连接在车座本体1底部。

所述固定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车座本体1底部。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钩7截面为“τ”字结构,包括底座8和钩部9,所述底座8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在车座本体1底部,所述钩部9固定在底座8上,且弯钩处朝向车座本体1后侧。

所述底座8和钩部9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车座本体1尾部粘贴有反光条。

所述保护罩4为PEVA材料。

所述保护罩4后侧设有反光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