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6872发布日期:2019-06-19 00:4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尤指一种可令电池于电池盒内获得稳定的定位,以及确保卡掣机构对于电池一侧的阻挡效果,进而令电池不会因电动车剧烈的晃动,而使电池的电源输出埠与电池盒的电源输出连接埠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电动车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的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



背景技术:

电动车1于供驾驶人搁脚用的脚踏板11下方设置一容置空间12,如图1所示,该容置空间12安装有一内部收纳有电池13的电池盒14,该电池13可供缺驱动该电动车1动力源的电源;该电池13的电源藉由位于该电池13上的电源输出埠(附图中未绘出),经由设于该电池盒14上的电源输出连接埠(附图中未绘出)来供应给动力马达(附图中未绘出)。

如图1、图2所示,为便利该电池13自该电池盒14抽取,因此该电池13被收纳于该电池盒14内时,该电池13的外周缘与该电池盒14的内周壁保持一定的间隙,藉此来使该电池13与该电池盒14之间形成有游隙,藉此来便利该电池13自该电池盒14内提取或置入;另外,为便利该电池盒14收置于该容置空间12内,因此该电池盒14的外周缘与该容置空间12内侧周壁亦需保持间隙,藉此来便利该电池盒14于该容置空间12内收置或掀起。然而,当该电池13与该电池盒14之间形成有游隙,以及该电池盒14的外周缘与该容置空间12内侧周壁亦需保持间隙时,当该电动车1行使于恶劣地区,而造成该电动车1产生剧烈的左右及上下的晃动时,常会造成该电池13有一部分会脱出该电池盒外14外,因此会造成该电池13的电源输出埠(附图中未绘出)与该电池盒14的电源输出连接埠(附图中未绘出)脱离,进而造成该电池13的电源无法输出,亦使该电动车1造成瞬间断电的缺失。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来便利电动车的电池的提取,以及避免电池的电源输出埠与电池盒上的电源输出连接埠脱离,已为电动车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藉此可克服常用电动车会因该电动车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的电源输出埠与该电池盒的电源输出连接埠连接关系脱离,而导致有断电的现象产生的缺失。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1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脚踏部,该脚踏部上端具一脚踏板,该脚踏部的底部设有一底盖,该脚踏板与该底盖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置有一电池盒,该电池盒收纳有一电池,该电池盒的一侧设有一卡掣机构,该卡掣机构可对该电池的一侧形成阻挡;该底盖上凸设有一压掣件,该压掣件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2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脚踏部,该脚踏部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置有一电池盒,该电池盒收纳有一电池,该电池盒具有一电池取放口,该电池取放口盖设一防护盖,该防护盖的二侧设有卡掣机构,该电池盒的二侧对应该卡掣机构分别设有勾柱与压掣件,该卡掣机构可勾扣于该勾柱上,该压掣件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的一侧端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3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卡掣机构具有一勾体及一可使该勾体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4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卡掣机构具有一勾体及一可使该勾体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该勾体具有勾部,该勾部可勾扣于该电池的一侧上,而来对该电池的一侧形成阻挡;该底盖对应于该卡掣机构凸设一压掣件,该压掣件由该容置空间内朝车体上下方向的上方凸设。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5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压掣件顶部与该勾体勾部的底端的间距,小于该勾体的勾部勾住该电池盒外壁的勾距。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6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卡掣机构具有一勾体及一可使该勾体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该勾体以一枢轴轴设于该防护盖上;该勾体朝该电池盒方向设有勾部,该勾体朝该勾部相对端延设有顶压部;该压掣件对应着该卡掣机构该勾体的该顶压部。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7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电池盒以车体前后方向方式被轴支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电池盒以车体左右方向被掀起,该电池盒的一侧设有一挺起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8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电池盒以车体左右方向的被轴支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电池盒以车体前后方向被掀起,该电池盒的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9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压掣件的下端缘与该卡掣机构勾体的该顶压部的间距,小于该勾体的该勾部勾扣于该勾柱上的勾距。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1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令该电池于该电池盒内获得稳定的定位,以及确保该卡掣机构对于该电池一侧的阻挡效果,进而令该电池不会因该电动车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的电源输出埠与该电池盒的电源输出连接埠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该电动车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2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令该电池于该电池盒内获得稳定的定位,以及确保该卡掣机构对于该电池一侧的阻挡效果,进而令该电池不会因该电动车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的电源输出埠与该电池盒的电源输出连接埠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该电动车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3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确保该卡掣机构对于该电池的阻挡效果。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4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提升该勾体的勾部勾扣效果,而使该电池于该电池盒内具有稳定的定位性。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5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提升该勾体的勾部勾扣效果。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6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提升该电池于该电池盒内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7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便利该电池的提取与收纳。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8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便利该电池的提取与收纳。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9项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提升该勾体的勾部勾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电动车电池盒的示意图。

图2是公知电动车电池盒提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盒收纳电池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掣机构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掣机构限制电池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盒与电池收置于脚踏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盒与电池被挺起装置掀起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电池盒与电池收置示意图。

图12是图11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电池盒与电池开启动作示意图。

1 电动车

11 脚踏板

12 容置空间

13 电池

14 电池盒

2 电动车

21 脚踏部

22 脚踏板

23 底盖

23a 上端面

24 车架单元

241 托架

3 电池盒

31 电源输出连接埠

3a 电池盒

3a1 电源输出连接埠

3a2 电池取放口

3a3 勾柱

4 电池

41 电源输出埠

4a 电池

4a1 电源输出埠

5 挺起装置

6 卡掣机构

61 勾体

611 勾部

611a 底端

62 复位弹簧

63 枢轴

6a 卡掣机构

6a1 勾体

6a11 勾部

6a12 顶压部

6a2 复位弹簧

6a3 枢轴

7 压掣件

71 顶部

7a 压掣件

7a1 下端缘

8 开启装置

9 防护盖

9a 本体部

9b 右侧壁部

9c 左侧壁部

91 枢接部

92 枢杆

A 容置空间

WR 后轮

S 弹性元件

P、P1 缓冲垫

T 勾距

t 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电池定位构造,该电动车2具有可供骑乘者的脚搁置用的脚踏部21,该脚踏部21的上侧面设有脚踏板22,该脚踏部21的下侧面设有一底盖23;该脚踏板22与该底盖23可界定出一容置空间A,该容置空间A内设有一电池盒3,该电池盒3内收纳有电池4,该电池4藉由电源输出埠41连接该电池盒3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1来电性连接该后轮WR,从而可提供电源来令该后轮WR运作,进而来使该电动车2行驶。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该电池盒3以车体前后方向方式被轴支于该容置空间A内,亦即该电池盒3以车体左右方向被掀起;该电池盒3的一侧设有一挺起装置5,该挺起装置5可为一油压伸缩缸管或气压伸缩缸管,其中,该油压伸缩缸管或气压伸缩缸管具有阻尼构造或棘轮机构,藉此来减缓该挺起装置5的挺起速度,进而可增进该挺起装置5作动时的安全性;该挺起装置5一端固定于该电池盒3的一侧外壁上。

如图4至图8所示,该电池盒3的一侧设有一卡掣机构6,该卡掣机构6具有一勾体61及一可使该勾体61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62;该勾体61以一枢轴63轴设于该电池盒3上,藉此该勾体61可以该枢轴63为摆动中心自由的摆动;该复位弹簧62穿设于该枢轴63上,该复位弹簧62的一端勾设于该电池盒3上,另一端则勾设于该勾体61上,藉此当该勾体61受压而偏摆,当压力消失后该勾体61即可藉由该复位弹簧62的弹性力使其复位;该容置空间A内底部的该底盖23对应于该卡掣机构6凸设一压掣件7,该压掣件7由该容置空间A内朝车体上下方向的上方凸设,该压掣件7顶部71与该勾体61勾部611的底端611a保有间距t,该压掣件7顶部71与该勾体61勾部611的底端611a的间距t,小于该勾体61的勾部611勾住该电池盒3外壁的勾距T,藉此当该电池盒3被横置方式收容于该容置空间A后,该压掣件7的顶部71可对该勾体61的勾部611具顶压效果,从而可使该勾体61的勾部611确实的勾扣于该电池4的一侧,从而来使该电池4的一侧形成阻挡,藉此可使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3获得稳定的定位效果。

如图3、图6至图8所示,收纳有该电池4的该电池盒3被横置方式收容于该容置空间A内,此时设于该电池盒3侧旁的该挺起装置5以被压缩的方式朝车体左右方向,与该电池盒3一起被收缩的收容于该容置空间A内,该卡掣机构6的勾体61的勾部611勾设于该电池4的周缘的一侧上,该勾体61的勾部611一侧被该压掣件7的顶部71顶压,藉此可使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3内具备有一稳定的定位效果;当该电动车2行驶恶劣地形上造成该电动车2产生上下左右的剧烈的晃动时,由于该电池4有至少五个面位于该电池盒3内,该电池4位于该电池盒3露出的那一面被该卡掣机构6的勾体61所勾扣,由于该压掣件7顶部71与该勾体61勾部611的底端611a的间距t小于该勾体61的勾部611勾住该电池盒3外壁间勾距T,藉此该电池4不会因该电动车2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4的电源输出埠41与该电池盒3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1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该电动车2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更须一提的是,当该卡掣机构6的该复位弹簧62因使用一长时间后而有弹性力不足时,即该勾体61的勾部611对于勾扣于该电池4效果不佳时,由于该压掣件7的顶部71可对该勾体61的勾部611具顶压效果,可使该勾体61的勾部611确实的勾扣于该电池4的一侧,进而来确保该电池4收纳于该电池盒3内的定位效果,藉此更可避免该电动车2行驶于恶劣地形时所产生的剧烈晃动,而易使该电池4的电源输出埠41与该电池盒3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1脱离接触状况而断电的缺失产生;当使用者欲将电池4取出时,先将该脚踏板22予以卸除,此时设于该电池盒3侧旁的挺起装置5即可藉由自身的伸张动力,将该电池盒3自该容置空间A内予以竖起,来令该电池盒3与该容置空间A成略直立状,此时驾驶人以手扳动该勾体61的勾部611,来使该勾体61的勾部611脱离该电池4,藉此使用者即可直接的将该电池4自该电池盒3内提出,藉此可便利使用者将该电池4自该电池盒3中提出。

如图9、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电池盒3a以车体左右方向的被轴支于该容置空间A内,该电池4a被收纳于一电池盒3a内,该电池盒3a以朝该电动车2车体前后方向被掀起,该电池盒3a的的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8;该电池盒3a的前端设有一防护盖9。

如图9至图13所示,该防护盖9为具有一本体部9a及由该本体部9a二侧凸设有右侧壁部9b及左侧壁部9c的ㄈ字形盖体,藉此该防护盖9可罩盖该电池盒3a的电池取放口3a2;该防护盖9的下端具有一枢接部91,该枢接部91藉由一枢杆92来枢设于该电动车的车架单元24的左右一对托架241的前端上,该左右一对托架241可供该电池盒3a轴支,并于其中之一的该托架241后端锁设着该开启装置8;藉此该盖防护盖9可以该枢杆92为摆动中心作倾仰动作,该枢杆92的二端套设有弹性元件S,藉此可确保该防护盖9的倾仰动作的确实性;该防护盖9二侧各设有该卡掣机构6a,该卡掣机构6a具有一勾体6a1及一可使该勾体6a1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6a2;该勾体6a1以一枢轴6a3轴设于该防护盖9上,藉此该勾体6a1可以该枢轴6a3为摆动中心自由的摆动;该复位弹簧6a2穿设于该枢轴6a3上,该复位弹簧6a2的一端勾设于该防护盖9上,另一端则勾设于该勾体6a1上,藉此当该勾体6a1受压而偏摆,当压力消失后该勾体6a1即可藉由该复位弹簧6a2的弹性力使其复位;该勾体6a1朝该电池盒3a方向设有勾部6a11,该勾体6a1朝该勾部6a11相对端延设有顶压部6a12;该电池盒3a对应设于该防护盖9的二侧的该卡掣机构6a二侧分别凸设有勾柱3a3,该勾柱3a3可供该卡掣机构6a的该勾体6a1勾部6a11勾扣,该电池盒3a二侧分别于邻近该勾柱3a3前(附图中的右侧)上方设有压掣件7a,该压掣件7a对应着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该压掣件7a的下端缘7a1与该卡掣机构6a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保持有间距t,该压掣件7a的下端缘7a1与该卡掣机构6a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的间距t,小于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距T,藉此当该防护盖9的罩盖于该电池盒3a前端的电池取放口3a2上时,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该压掣件7a的下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上,藉此来确保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扣效果;该防护盖9朝该电池盒3a的前端缘外周套设缓冲垫P,该电池盒3a于该电池取放口3a2外周缘同样的套设有缓冲垫P1。

如图9、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实施说明,当驾驶人欲将电池4a自该电池盒3a中取出时,即可令该开启装置8来使该电池盒3a自该容置空间A朝车体后方向被旋转,该电池盒3a呈水平状的收纳位置时,该电池盒3a的勾柱3a3被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且该压掣件7a的下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上,藉此来确保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扣效果,藉此该电池4a不会因该电动车2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4a的电源输出埠4a1与该电池盒3a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a1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该电动车2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同时当该卡掣机构6a的复位弹簧6a2因使用一长时间后而其弹性有所丧失,导致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扣效果不佳时,藉由该压掣件7a的下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上,来使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能维持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扣效果,由于该压掣件7a的下端缘7a1与该卡掣机构6a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的间距t,小于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距T,藉此更可避免该电动车2行驶于恶劣地形时所产生的剧烈晃动,而易使该电池4a的电源输出埠4a1与电池盒3a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a1脱离接触状况而断电的缺失产生;当开启装置8带动该电池盒3a而朝车体后方向逐渐旋转时,该电池盒3a的勾柱3a3即会逐渐的压迫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而使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逐渐的被迫向下偏摆,而脱离对该电池4a的勾扣状态,藉此该电池盒3a的朝车体后方向旋转,直到该电池盒3a以与地面略成直角方式呈开启位置,藉此使用者即可轻易的自该电池盒3a中提取该电池4a。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效在于,藉由该电池盒3的一侧设有一卡掣机构6,该卡掣机构6可对该电池4的一侧形成阻挡;该底盖23上凸设有一压掣件7,该压掣件7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6上,确保该卡掣机构6对于该电池4一侧的阻挡效果,藉此来令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3内获得稳定的定位,以及确保该卡掣机构6对于该电池4一侧的阻挡效果,进而令该电池4不会因该电动车2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4的电源输出埠41与该电池盒3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1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该电动车2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要功效在于,藉由该防护盖9的二侧设有卡掣机构6a,该电池盒3a的二侧对应该卡掣机构6a分别设有勾柱3a3与压掣件7a,该卡掣机构6a可勾扣于该勾柱3a3上,该压掣件7a可抵压于该卡掣机构6a的一侧端上,藉此来令该电池4a于该电池盒3a内获得稳定的定位,以及确保该卡掣机构6a对于该电池4a一侧的阻挡效果,进而该电池4a不会因该电动车2剧烈的晃动,而使该电池4a的电源输出埠4a1与该电池盒3a的电源输出连接埠3a1连接关系脱离,以便能够使该电动车2不会因剧烈晃动而有断电的缺失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主要功效在于,藉由该卡掣机构6、6a具有一勾体61、6a1及一可使该勾体61、6a1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62、6a2,藉此来确保该卡掣机构6、6a对于该电池4、4a的阻挡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主要功效在于,该卡掣机构6具有一勾体61及一可使该勾体61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62,该勾体61具有勾部611,该勾部611可勾扣于该电池4的一侧上,而来对该电池4的一侧形成阻挡;该底盖23对应于该卡掣机构6凸设一压掣件7,该压掣件7由该容置空间A内朝车体上下方向的上方凸设,藉此来提升该勾体61的勾部611勾扣效果,而使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3内具有稳定的定位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主要功效在于,该压掣件7顶部71与该勾体61勾部611的底端611a的间距t,小于该勾体61的勾部611勾住该电池盒3外壁间勾距T,藉此来提升该勾体61的勾部611勾扣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主要功效在于,该卡掣机构6a具有一勾体6a1及一可使该勾体6a1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6a2;该勾体6a1以一枢轴6a3轴设于该防护盖9上;该勾体6a1朝该电池盒3a方向设有勾部6a11,该勾体6a1朝该勾部6a11相对端延设有顶压部6a12;该压掣件7a对应着该卡掣机构6a该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藉此来提升该电池4a于该电池盒3a内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主要功效在于,该电池盒3以车体前后方向方式被轴支于该容置空间A内,亦即该电池盒3以车体左右方向被掀起,该电池盒3的一侧设有一挺起装置5,藉此可便利该电池4的提取与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主要功效在于,该电池盒3a以车体左右方向的被轴支于该容置空间A内,该电池盒3a以朝车体前后方向被掀起,该电池盒3a的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8,藉此可便利该电池4a的提取与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主要功效在于,该压掣件7a的下端缘7a1与该卡掣机构6a勾体6a1的该顶压部6a12的间距t,小于该勾体6a1的该勾部6a11勾扣于该勾柱3a3上的勾距T。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结构,可改善公知的缺失并达到所诉求的目的,确实已较常用者增进功效,显已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要素,因此依法提出实用新型的申请,祈请审查员的详鉴,惠赐为准予专利之审定,至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