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防雨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952发布日期:2019-05-24 21:40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用防雨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雨坐垫,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用防雨坐垫,属于电动车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为了乘骑方便,现有电动车坐垫多裸露在外部,在阴雨天气里,电动车坐垫会被淋湿,这给乘骑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用防雨坐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防雨坐垫,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两个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所述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杆,所述底板的下侧边缘固定安装有若干挂钩,所述顶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塑料发泡棉,所述塑料发泡棉的外侧粘接有皮套,所述顶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销杆,所述销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卡头,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辊架,所述辊架转动连接有布辊,所述布辊的曲面外侧缠绕有防雨布,所述防雨布远离布辊的侧边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套环,两个所述凹槽的中部且位于底板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四个锁筒,所述锁筒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下方且位于空腔内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与锁筒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卡头为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顶板之间存在空隙。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电动车用防雨坐垫,设置有两个可以对开的顶板,使用时,防雨布可以紧紧包裹在皮套外侧,起到了防雨防尘的作用,弹簧起到了减震作用,提高了电动车的乘坐舒适度,挂钩设置在底板的下侧,能避免人员刮伤,通过销杆、凸环和弹性卡头的设置,使得顶板闭合后能被锁紧,能避免顶板由于颠簸而过度晃动,因此本电动车用防雨坐垫具有结构合理、外形美观、防尘防雨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顶板;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挂钩;6、塑料发泡棉;7、皮套;8、凹槽;9、辊架;10、布辊;11、防雨布;12、套环;13、销杆;14、锁筒;15、空腔;16、凸环;17、滑板;18、弹簧;19、弹性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车用防雨坐垫,包括底板1和顶板2,底板1的上方设有两个顶板2,顶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4,底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杆3,底板1的下侧边缘固定安装有若干挂钩5,顶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塑料发泡棉6,塑料发泡棉6的外侧粘接有皮套7,顶板2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销杆13,销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卡头19,底板1的上侧设有两个凹槽8,凹槽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辊架9,辊架9转动连接有布辊10,布辊10的曲面外侧缠绕有防雨布11,防雨布11远离布辊10的侧边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套环12,两个凹槽8的中部且位于底板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四个锁筒14,锁筒14的内部设有空腔15,空腔15的上端设有凸环16,凸环16的下方且位于空腔15内设有滑板17,滑板17与锁筒14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8。

弹性卡头19为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弹性较强,滑板17与空腔15内壁滑动连接,确保弹簧18能够起到减震作用,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便于翻动顶板2,两个顶板2之间存在空隙,便于抽拉防雨布11。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动扳启顶板2,并将两顶板2充分展开,从凹槽8内拉拽防雨布11上的套环12,并将防雨布11覆盖在皮套7外侧,随后将套环12套挂在挂钩5上,此时将两顶板2复位,销杆13将会插入锁筒14内,由于冲击力作用,在销杆13插入锁筒14的瞬间,弹性卡头17将会短暂形变,最终弹性卡头17可穿过凸环16,实现锁紧功能,在阴雨天气里,防雨布11能紧紧包裹在皮套7的外侧,起到了防雨防尘的作用,弹簧18起到了减震作用,提高了电动车的乘坐舒适度,挂钩5设置在底板1的下侧,能避免人员刮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