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建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988发布日期:2019-06-26 01:1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基建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建专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它是一切车辆的始祖,虽然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手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在建筑使用时手推车依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在进行泥沙搬运时倾倒不方便,需要翻倒推车才可以倾倒,导致体力大量的消耗,而且现有技术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在使用时不可以进行车斗的拆卸,导致泥沙吊装时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基建专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在进行泥沙搬运时倾倒不方便,而且使用时不可以进行车斗的拆卸的问题,从而达到了便捷式倾倒泥沙和便于车斗拆卸吊装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基建专用车,包括支撑架、车轮、推杆、把手套、升降装置和可拆卸车斗,所述支撑架后侧中部通过转轴与车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顶端通过转轴与升降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前端顶部与推杆进行焊接,所述升降装置顶部与可拆卸车斗进行套接,所述推杆外表面与把手套进行套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油泵、油缸、下降踏板、按压杆、第一伸缩架、第二伸缩架和搭扣,所述油泵左侧顶部与油缸进行插接,所述油泵右侧前部通过转轴与下降踏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油泵右侧后部通过转轴与按压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油缸左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伸缩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外表面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伸缩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右顶部外表面与搭扣进行套接,所述搭扣与可拆卸车斗底部插接,所述可拆卸车斗包括车斗、挂环、搭环和套槽,所述车斗左顶端与挂环进行焊接,所述车斗右底端与搭环进行焊接,所述车斗底端中部与套槽浇注熔合,所述套槽与支撑架顶部进行嵌合,所述搭扣外侧穿过搭环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搭环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每个的内部均包裹有一层硅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其内径大于搭环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车斗底端中部右侧浇注熔合有一条外径为3.5cm的半圆柱形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挂环共设置有6个,并且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车斗左侧顶部、底部和右侧顶部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在支撑架后部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最高可升降的高度为40cm。

进一步的,所述车斗采用加厚钢板,其厚度为3.5mm。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采用摩托车轮胎,经久耐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为解决现有技术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在进行泥沙搬运时倾倒不方便,需要翻倒推车才可以倾倒,导致体力大量的消耗的问题,设计了升降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手动按压按压杆升降车斗进行泥沙的倾倒,倾倒后可以通过下降踏板下降车斗进行泥沙装运,使用时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体力消耗,实现了便捷式倾倒泥沙的功能。

2) 、为解决现有技术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在使用时不可以进行车斗的拆卸,导致泥沙吊装时不方便的问题,设计了可拆卸车斗和搭扣,使用时通过与搭扣的拆卸并且搭扣作为辅助挂环可以同时通过钢丝绳的吊装进行车斗泥沙的装吊,并且结构简单,装吊方便,实现了便于车斗拆卸吊装的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车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斗仰视图;

图中:支撑架-1、车轮-2、升降装置-3、推杆-4、把手套-5、可拆卸车斗-6、油泵-301、油缸-302、下降踏板-303、按压杆-304、第一伸缩架-305、第二伸缩架-306、搭扣-307、车斗-601、挂环-602、搭环-603、套槽-604。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降装置3、可拆卸车斗6、油泵301、油缸302、下降踏板303、按压杆304、第一伸缩架305、第二伸缩架306、搭扣307、车斗601、挂环602、搭环603、套槽604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支撑架1、车轮2、升推杆4、把手套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基建专用车:包括支撑架1、车轮2、推杆4、把手套5、升降装置3和可拆卸车斗6,支撑架1后侧中部通过转轴与车轮2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架1顶端通过转轴与升降装置3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架1前端顶部与推杆4进行焊接,升降装置3顶部与可拆卸车斗6进行套接,推杆4外表面与把手套5进行套接,升降装置3包括油泵301、油缸302、下降踏板303、按压杆304、第一伸缩架305、第二伸缩架306和搭扣307,油泵301左侧顶部与油缸302进行插接,油泵301右侧前部通过转轴与下降踏板303进行转动连接,油泵301右侧后部通过转轴与按压杆304进行转动连接,油缸302左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伸缩架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架305外表面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伸缩架3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架305右顶部外表面与搭扣307进行套接,搭扣307与可拆卸车斗6底部插接,可拆卸车斗6包括车斗601、挂环602、搭环603和套槽604,车斗601左顶端与挂环602进行焊接,车斗601右底端与搭环603进行焊接,车斗601底端中部与套槽604浇注熔合,套槽604与支撑架1顶部进行嵌合,搭扣307外侧穿过搭环603中部。

其中,所述搭环603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每个的内部均包裹有一层硅胶垫,可以增加接触时的摩擦,更好的保障使用时的稳定。

其中,所述搭扣307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其内径大于搭环603的外径,可以进行搭扣307与搭环603的相互套接进行牵制,同时确保升降装置3上升时仍然可以进行移动。

其中,所述车斗601底端中部右侧浇注熔合有一条外径为3.5cm的半圆柱形沟槽,可以套在第二伸缩架306的转轴上。

其中,所述挂环602共设置有6个,并且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车斗601左侧顶部、底部和右侧顶部的前后两侧,可以同时进行左右两侧的组合吊装。

其中,所述车轮2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后部的左右两侧,可以同时进行车斗601的运载和移动。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3最高可升降的高度为40cm,可以充分的将车斗601内的泥沙倾倒出去。

其中,所述车斗601采用加厚钢板,其厚度为3.5mm。

其中,所述车轮2采用摩托车轮胎,经久耐用。

本专利所述的车斗601采用加厚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中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钢板按轧制分,分热轧和冷轧,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油缸302为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建筑基建专用手推车放置在建筑工地的泥沙装置区,然后将泥沙装载在车斗601上,并且车斗601采用加厚钢板,其厚度为3.5mm,厚度厚耐用性好,然后手握推杆4将将装置好的泥沙运载到所要使用的位置,并且在推杆4顶部外表面套有一个把手套5,而且把手套5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可以具有一定的防滑作用,然后通过手动按压按压杆304升降车斗601进行泥沙的倾倒,并且升降装置3最高可升降的高度为40cm,可以充分的将车斗601内的泥沙倾倒出去,接着倾倒后可以通过下降踏板303下降车斗601重新进行泥沙装运,使用时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体力消耗,在进行装吊时可以将钢丝绳挂在挂环602和搭环603上,并且挂环602共设置有6个,并且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车斗601左侧顶部、底部和右侧顶部的前后两侧,可以同时进行左右两侧的组合吊装,吊装时由于左右两侧均与挂环602托底,所以吊装时稳定性高,不容易发生倾倒,吊装放置时,直接将车斗601下放,使其分别套在套槽604和底端半圆柱形沟槽上,并且半圆柱形沟槽外径为3.5cm,可以套在第二伸缩架306的转轴上,本装置在使用时倾倒泥沙具有高效又便捷的特点,并且吊装时稳定性高,且操作简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