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工具的车锁和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064发布日期:2019-05-11 01:01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用于交通工具的车锁和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车锁,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交通工具的车锁以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共享单车的交通工具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单车也更多地被用户所使用。单车一般都包括马蹄形的车锁。车锁一般被布置在车架上,并且包括锁环槽和在其中滑动的锁环。在用户锁定单车后,锁环能够阻挡车轮的辐条来起到锁定单车的作用。

在单车处于开锁状态时,比如在用户骑行时,锁环一般是靠固定在锁环槽的弹簧的拉力而被保持在开锁位置。在用户骑行完成后,可以通过操作锁环上的把手部来将锁环从锁环槽的开口中拉出并克服弹簧的拉力将其拉动到锁定位置。

然而,在骑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路面比较颠簸并且车速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振动的原因,锁环有可能会从开口中意外滑出。意外滑出的锁环会对行进中的车轮的辐条造成阻挡,从而导致单车的突然减速,由此对骑行的用户造成伤害。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已经开发出了防止意外落锁的机构。然而这种机构往往结构复杂,使得加工和装配成本都相对较高。此外,传统的防落锁机构也操作不便,并且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以及其他潜在的防落锁机构操作不便且容易损坏等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锁,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不易损坏的防落锁机构。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车锁。该车锁包括壳体,包括锁环槽;锁环,被布置在锁环槽中,并可操作以在锁环槽中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执手机构,包括被紧固至锁环的固定部和枢转地耦合至固定部的把手部;以及弹性止挡机构,大致平行于锁环槽的切线方向而被布置在锁环槽的外侧,弹性止挡机构适于止挡固定部以防止锁环在解锁位置时沿锁环槽滑出,并且其中把手部可操作以相对于固定部转动,以按压弹性止挡机构以使得弹性止挡机构变形来解除对固定部的止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锁,提供了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防落锁机构,其通过与执手机构配合的沿锁环槽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弹性止挡机构,有效地实现防落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锁环从锁定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的过程中,弹性止挡机构适于被固定部抵推以产生变形来避让固定部。该方案通过简单的机构确保了在解锁位置时,弹性止挡机构都能有效地止挡执手机构从而实现防落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锁还包括定位槽,被布置在锁环槽的外侧,以用于容纳弹性止挡机构的第一端来定位弹性止挡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止挡机构包括大致沿切线方向延伸的弹片,弹片的第一端被弯折而被容纳在定位槽中,并且弹片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被弯折以止挡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部经由枢转轴而被可枢转地布置在固定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部还包括操作部和抵推部,其中枢转轴被布置为使得响应于操作部被操作而绕枢转轴转动,抵推部能够抵推弹性止挡机构以使得弹性止挡机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手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枢转轴的扭簧,扭簧适于使抵推部远离弹性止挡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远离锁环的一端形成U形弯折,其中在锁环处于锁定位置时,U形弯折的至少一部分适于被弹性止挡机构止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部的至少一部分由塑料件制成。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如上的车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通工具是单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本公开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锁处于解锁位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锁处于解锁位置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锁的把手部相对于固定部转动后的立体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锁的把手部相对于固定部转动后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贯穿附图,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几个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由此实现本公开,而不是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的目的来描述。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将被解读为意指“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将被解读为“至少基于部分”。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应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应理解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或相同的对象。在下面可能包含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

在传统的车锁中,为了防止在骑行过程中锁环的意外滑出而造成危险,有的车锁设置有防落锁机构。但是目前所使用的防落锁机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从而造成加工和装配困难,由此加工和装配成本较高。此外,传统的防落锁机构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容易误操作。并且也容易损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车锁,以便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车锁的上述问题。现在将参考图1至图4来描述一些示例实施例。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可能使用“单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例子。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采用在此描述的锁具的交通工具均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总体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锁100包括壳体101、锁环103、执手机构105以及弹性止挡机构104。壳体101包括锁环槽102。锁环103被布置在锁环槽102中,并且能够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在锁环103处于解锁位置时,锁环103完全缩回至锁环槽102中,如图1所示。在锁环103处于锁定位置时,锁环103通过锁环槽102一侧的开口从锁环槽102中伸出并深入到另一侧的开口中,以对车轮的辐条形成阻挡来防盗。锁环103从解锁过程运动到锁定过程一般是通过操作执手机构105来完成。

执手机构105包括紧固在锁环103的固定部1051和枢转地耦合至固定部1051的把手部1052。用户可以操作把手部1052来将锁环103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来将单车锁定。弹性止挡机构104被布置在锁环槽102的外侧,大致沿平行于锁环槽102的切线方向T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在锁环103处于解锁位置时,弹性止挡机构104能够止挡固定部1051,由此来防止锁环103沿锁环槽102的意外滑出。

当用户需要锁定单车时,用户可以简单地操作把手部1052,使把手部1052相对于固定部1051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此时,把手部1052能够朝向锁环槽102按压弹性止挡机构104,由此弹性止挡机构104产生变形从而不再止挡固定部1051。用户可以继续操作把手部1052来将锁环103移动到锁定位置。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锁100通过非常简单而且易于装配的弹性止挡机构104实现了防止锁环103意外滑出的功能。并且弹性止挡机构104易于装配且成本低廉,提高了安全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车锁10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锁环103从锁定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的过程中,固定部1051能够抵推弹性止挡机构104以使其变形从而形成避让,使得锁环103能够顺利地运动到解锁位置。这使得该车锁100丝毫不需要人为干预就能自动实现防落锁功能,提高了车锁100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止挡机构104可以通过将其一端(为了便于讨论,称为第一端)布置在位于锁环槽102外侧的定位槽(未示出)中来安装。安装非常简单。为了进一步加强紧固,在将弹性止挡机构104的第一端固定在定位槽中后,可以通过胶粘、螺钉压靠或者卡扣连接等方式进一步将弹性止挡机构104固定在锁环槽102的外侧。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弹性止挡机构104的这种固定方式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任意其他适当的结构或者布置也是可能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止挡机构104可以直接被插接在锁环槽102外侧的缝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止挡机构104可以是具有两端弯折的弹片。其中第一端弯折以适应定位槽的形状并能够形成弹性预紧力而紧固在定位槽中。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被弯折以使被弯折后的弹片形成止挡固定部1051的表面,这能够更有效地对固定部1051形成止挡,从而进一步保证防落锁功能的有效性。

此外,可以看出,弹性止挡机构104通过简单的弹片就能实现防落锁功能,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部1052可以经由位于固定部1051上的枢转轴1053而被可枢转地布置在固定部1051上。这保证了把手部1052能够可靠地绕固定部1051旋转,从而有效地解除对固定部1051的止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部1052可以具有操作部1054和抵推部1055。用户在操作时,可以朝向锁车的方向推动操作部1054。把手部1052就会绕枢转轴1053转动,从而抵推部1055能够抵推弹性止挡机构104朝避让固定部1051的方向变形。这时,用户继续推动操作部1054,把手部1052和固定部1051会带动锁环朝向锁定位置移动从而最终来锁定单车。

在完成锁车操作后,为了使把手部1052能够回位到未被用户操作时的初始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执手机构105还可以包括套设在枢转轴上的扭簧1056。扭簧1056能够在未被用户操作时使把手部1052回位到抵推部1055远离弹性止挡机构104的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关于扭簧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其他任意适当的布置或者结构也是可能的。例如,在把手部1052和固定部1051之间也可以采用片簧等方式来实现把手部1052的回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弹性止挡机构104能够止挡固定部1051,在固定部1051的远离锁环103的一端可以形成有U形弯折。U形弯折能够增大弹性止挡机构104在止挡固定部1051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锁环103在锁定位置时,U形弯折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弹性止挡机构104止挡。

U形弯折的存在也利于枢转轴1053的布置,使得枢转轴1053能够被布置在U形弯折的折弯部之间。此外,扭簧1056也可以被布置在折弯部之间从而使结构更加稳固。为了降低成本并使把手部1052的外观更加美观,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部105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塑料制成。塑料的把手部1052可以模制在固定部1051上,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当然,在一些替代的实施例中,把手部1052也可以与固定部1051是一体成型的。

有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单车的车锁100使用简单且稳固的机构实现了车锁100的防落锁,保证了用车安全的同时,简化了用户操作。且能够进一步降低车锁100的制造和装配成本。在用户操作时不易误操作,且不容易损坏。

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以上详细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或解释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本公开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边界或范围和边界的等同物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