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103发布日期:2019-08-16 22:0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安全车,具体是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PC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等因素,往往会造成构件底面有瑕疵,需要修补。目前,对构件底面修补一般采用行车将构件吊起直接修补或用简易支撑杆将构件支撑后进行修补,前种修补方法安全隐患大,修补过程不安全,同时违背安全操作规程,如果发生吊具断裂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后种修补方法的安全得到解决,但是简易支撑杆操作不方便,同时修补效率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行车吊起PC构件修补的安全风险和简易支撑构件修补不方便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移动的车体配合可拆卸的支撑和可调节丝杆来进行支撑PC构件进行修补,不仅可以规避吊起修补的掉落风险还能调节高度随意移动,更克服了简易支撑的不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包括车体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两根且以交叠方式穿过固定在车体四脚底部的支撑杆套筒并与可调节丝杆相连接,所述可调节丝杆用于调节高度和保持车体处于水平状态。

车体主体为长方体型的车骨架,还包括车骨架上侧面等距离间隔焊接的横向加强条、车骨架的四个侧面焊接的正V字型加强筋和车骨架上表面横向加强条上表面固定的防滑层。

所述支撑杆套筒为四个矩形套筒,其为上下横截面面积相等的两层结构,并且均沿车体底面对角线方向固定在车脚上。两根支撑杆均为矩形钢管,呈上下交叠方式分别贯穿所述对角线上的两个支撑杆套筒对应的上层或下层,且支撑杆的上下两面对应位置均设有若干组销栓孔。

所述可调节丝杆至少为四个且至少四个置于车体的外侧,包括可调节丝杆本体、连接座和销钉;所述连接座固定在可调节丝杆的顶端,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矩型套筒,用于套住支撑杆;所述连接座的上面还设有销栓孔,以便销钉穿过固定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还包括固定在车体的四个侧楞脚上的销栓,所述销栓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底座和可上下抽动销栓插杆,用于销住支撑杆。

优选的,本可移动安全车的车骨架采用12号槽钢,尺寸为长2000mm、宽1500mm,高1400mm。

优选的,本可移动安全车的支撑杆套筒采用厚度为6mm的钢板制作,长度为100-500mm。

本可移动安全车的还包括具有脚刹的万向轮制作的车轮,其直径优选为300-600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移动的车体配合可拆卸的支撑和可调节丝杆来进行支撑PC构件进行修补,制作成本低,不仅可以规避吊起修补掉落的风险,同时还能调节高度随意移动克服了简易支撑的不便,提升了修补效率。

而且由于用支撑杆与可调节丝杆均可拆卸,并且组装和拆卸过程简单,不用时,拆下可调节丝杆和支撑杆,占用空间小,并可随意摆放,有极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01、车骨架,102、横向加强条,103、正V字型加强筋,104、防滑层,2、车轮,3、支撑杆,301、销栓孔,4、支撑杆套筒,5、可调节丝杆,501、可调节丝杆本体,502、连接座,503、销钉,6、销栓,601、销栓底座,602、销栓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为两根且以交叠方式穿过固定在车体四脚底部的支撑杆套筒4并与可调节丝杆5相连接,所述可调节丝杆5用于调节高度和保持车体处于水平状态。

所述车体的主体1是12号槽钢焊接而成的长方体型车骨架101,长2000mm、宽1500mm,高1400mm。并设有固定结构和防滑层104。固定结构分为等间隔焊接在车骨架上侧面的横向加强条102和焊接在四个侧面的正V字型加强筋103。横向加强条102的作用是不仅可以加固车体还可以用于支撑面积较小的PC构件;正V字型加强筋103焊接在车体的四个侧面,所谓正V字型是以侧面的底边中点为顶点,以侧面的上边为底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其主要的作用是加固车骨架101,提升安全车的承重力。防滑层104为固定在车体上侧面的车骨架和横向加强条102上面的橡皮或磨砂结构,目的是在进行PC构件修补时,增加PC构件与车体的摩擦力,使其不因车身倾斜而滑动甚至滑落,增加安全性。

所述用于修补PC构件的可移动安全车的支撑杆套筒4为四个用厚度为6mm的钢板制作而成矩形套筒,长度为100-500mm。其为上下横截面面积相等的两层结构,如图2所示,并且均沿车体1底面对角线方向固定在车脚上。两根支撑杆3均为矩形钢管,规格为2500mm×300mm×150mm,呈上下交叠方式分别贯穿所述对角线上的两个支撑杆套筒4对应的上层或下层,且支撑杆3的上下两面对应位置均设有若干组销栓孔301,支撑杆主要作用是与车体外面的调节丝杆配合支撑车体,并增加力矩防止侧翻。

另外,在车体1的四个侧楞的脚上分别竖向焊接四个销栓6,如图3所示,该销栓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销栓底座601和可上下抽插活动的销栓插杆602,在使用时,用销栓插杆插入支撑杆上的销栓孔301里固定支撑杆,加固车体及加强操作安全性。

本可移动安全车的可调节丝杆5为四根,如图4所示,均置于车体外侧,主要用于调节高度方便人员操作,或者调节因地面原因造成的工具车不平稳,使车体保持水平。可调节丝杆5包括可调节丝杆本体501、连接座502和销钉503;所述连接座502固定在可调节丝杆5的顶端,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矩型套筒,用于套住支撑杆3增加支撑杆与可调节丝杆的接触面积;所述连接座502的上面还设有销栓孔301,以便销钉503穿过固定支撑杆3,进一步加强安全车在使用过程中更为稳定。

本可移动安全车的车轮2选用具有脚刹的万向轮,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灵活移动,或随时停驻。为方便工人操作并能承受住PC构件的重量,结合安全车车骨架101及支撑套筒4的高度,车轮2的直径为300-600mm。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到的销栓和可调节丝杆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运用,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涉及的对可调节丝杆改进技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