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8238发布日期:2019-10-09 00:1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



背景技术:

童车是一种为儿童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大大减轻了人们外出时携带儿童的负担。为了方便携带和运输,现有的童车一般都能折叠,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然而传统的童车大多需要手动对多个解锁装置进行解锁才能实现收车,其收车操作颇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以使得收车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包括手把推杆、侧扶手管、前脚杆、后脚杆,所述手把推杆套设于所述侧扶手管内且可沿其轴向上下滑动;所述前脚杆的前部设有前轮,所述前脚杆的上端与所述侧扶手管的下端相铰接,所述前脚杆内设有用于供所述手把推杆沿所述侧扶手管往下滑动时顶压以解锁的锁定滑块,所述锁定滑块可沿所述前脚杆的轴向弹性伸缩并可卡接于所述前脚杆与所述侧扶手管之间以使得所述前脚杆与所述侧扶手管相互展开锁定;所述后脚杆的后端设有后轮,所述后脚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脚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后脚杆的前部与所述侧扶手管的下部之间铰接有连接件以使得所述侧扶手管、前脚杆、后脚杆以及连接件之间形成四杆机构而使得当所述侧扶手管与所述前脚杆之间展开锁定时所述后脚杆也被展开锁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因为侧扶手管、前脚杆、后脚杆以及连接件之间形成四杆机构,当童车车架展开使用时,锁定滑块弹性卡接于侧扶手管与前脚杆之间以将侧扶手管和前脚杆展开锁定,此时后脚杆与连接件之间也被锁定,从而使得童车可稳定、牢固地展开使用;当在不使用童车车架并需要将其收折时,只需将手把推杆往下压以使其沿侧扶手管往下滑动以顶压锁定滑块,当锁定滑块完全缩进前脚杆内并完全脱离侧扶手管时即实现解锁,此时若松开手把推杆,手把推杆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往后脚杆转动收折靠拢,此时在连接件的联动作用下,后脚杆向前冲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前脚杆压倒并向后脚杆转动靠拢收折,从而实现童车车架的自动而快速的收车,其操作非常方便和快捷。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还包括座杆和背靠杆,所述座杆的中部与所述侧扶手管的中部相铰接,所述背靠杆的上部与所述手把推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座杆的后部与所述背靠杆下端相铰接,当手把推杆沿侧扶手管往下滑动时,背靠杆随其往下运动并顶压座杆的后部,从而使得座杆相对侧扶手管转动靠拢,最终使得座杆和背靠杆向侧扶手管靠拢收折。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所述侧扶手管的内侧沿其轴向设有滑槽,相应地,所述手把推杆的内侧设有可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块,所述童车车架还包括档蓬架,所述档蓬架的两侧设于所述滑块上并随其相对所述侧扶手管上下滑动,手把推杆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而相对侧扶手管上下伸缩,而档蓬架随手把推杆上下伸缩升降。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所述座杆的中部与所述侧扶手管的中部之间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座杆相铰接而另一端设有凹口以用于包覆所述侧扶手管而与其相连接,通过设置凹口可有效防止座杆或铰接块干涉手把推杆沿侧扶手管上下滑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所述连接件呈V型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铰接有V型连接套以用于包覆所述四杆机构,所述V型连接套包括可分离的上套和下套,所述上套的上部与所述下套的后部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和下端相铰接,V型连接套的设置可将连接件隐藏而不外露,同时可以将所述四杆机构(形成于侧扶手管、前脚杆、后脚杆以及连接件之间的)之间的铰接点汇集在V型连接套上,从而使其更加美观。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所述前脚杆的上端与所述侧扶手管的下端通过铰接点A相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所述侧扶手管的下部与所述上套的上部之间通过铰接点B相铰接,所述前脚杆的中部与所述后脚杆的前端通过铰接点C相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所述后脚杆的前部与所述下套的后部通过铰接点D相铰接,所述下套的前部与所述前脚杆通过铰接点E相铰接,当收车时,侧扶手管与前脚杆分离,此时连接套的下套与上套分离,上套通过铰接点B而固定于所述侧扶手管上,前脚杆通过铰接点E而相对下套转动,后脚杆和连接件通过铰接点D而相对下套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把推杆往下滑动以顶压所述锁定滑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完全收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扶手管、前脚杆、后脚杆以及连接件之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铰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扶手管、前脚杆、后脚杆以及连接件之间形成四杆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把推杆与所述侧扶手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快速收车的新式童车车架,包括手把推杆1、侧扶手管2、前脚杆5、后脚杆7,手把推杆1套设于侧扶手管2内且可沿其轴向上下滑动;前脚杆5的前部设有前轮50,前脚杆5的上端与侧扶手管2的下端相铰接,前脚杆5内设有用于供手把推杆1沿侧扶手管2 往下滑动时顶压以解锁的锁定滑块6,锁定滑块6可沿前脚杆5的轴向弹性伸缩并可卡接于前脚杆5与所述侧扶手管2之间以使得前脚杆 5与侧扶手管2相互展开锁定;后脚杆7的后端设有后轮70,后脚杆7的前端与前脚杆5的中部相铰接,后脚杆7的前部与侧扶手管2的下部之间铰接有连接件8以使得侧扶手管2、前脚杆5、后脚杆7以及连接件8之间形成如图6所示的四杆机构而使得当侧扶手管2与前脚杆5之间展开锁定时后脚杆7也被展开锁定。

上述童车车架还包括座杆3、背靠杆4和档蓬架9,座杆3的中部与侧扶手管2的中部相铰接,背靠杆4的上部与手把推杆1的中部相铰接,座杆3的后部与背靠杆4下端相铰接,如图7所示侧扶手管 2的内侧沿其轴向设有滑槽21,相应地,手把推杆1的内侧设有可沿滑槽21滑动的滑块11,档蓬架9的两侧设于滑块11上并随其相对侧扶手管2上下滑动。

为避免座杆3干涉手把推杆1沿侧扶手管2上下滑动,如图5所示,座杆3的中部与侧扶手管2的中部之间设有铰接块10,铰接块 10的一端与座杆3相铰接而另一端设有凹口101以用于包覆侧扶手管2而与其相连接。

为提高美观性,连接件8呈V型且所述连接件8的两端铰接有V 型连接套81以用于包覆所述四杆机构,V型连接套81包括可分离的上套811和下套812,上套811的上部与下套812的后部分别与连接件8的上端和下端相铰接。

如图4所示前脚杆5的上端与侧扶手管2的下端通过铰接点A相铰接,连接件8的上端、侧扶手管2的下部与上套811的上部之间通过铰接点B相铰接,前脚杆5的中部与后脚杆7的前端通过铰接点C 相铰接,连接件8的下端、后脚杆7的前部与下套812的后部通过铰接点D相铰接,下套812的前部与所述前脚杆5通过铰接点E相铰接。

手把推杆1上设有解锁装置,相应的锁定装置可以设在手把推杆 1与侧扶手管2之间以用于将其锁定,解锁装置和锁定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解锁装置和锁定装置,而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跟现有技术保持一致,在此不再叙述。

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时如图1和图8所示,锁定滑块6(锁定滑块6的底部设有顶压弹簧)弹性卡接于侧扶手管2与前脚杆5之间以将侧扶手管2和前脚杆2展开锁定,因为侧扶手管2、前脚杆2、后脚杆7以及连接件8之间形成如图6所示的四杆机构,此时后脚杆7 与连接件8之间也被锁定,从而使得童车可稳定、牢固地展开使用,此时手把推杆1在锁定装置的锁定作用下锁定于侧扶手管2的上部,从而使得座杆3、背靠杆4和档蓬架9也可展开锁定而投入正常的使用。当在不使用童车车架并需要将其收折时,操作解锁装置将手把推杆1解锁,随后将手把推杆1往下压以使其如图2所示沿侧扶手管2 往下滑动以顶压锁定滑块6,此时背靠杆4随其往下运动并顶压座杆 3的后部,从而使得座杆3相对侧扶手管2转动靠拢,从而使得座杆 3和背靠杆4向侧扶手管2靠拢收折,当锁定滑块6完全缩进前脚杆 5内并完全脱离侧扶手管2时即实现前脚杆5与侧扶手管2之间的解锁,此时若松开手把推杆1,手把推杆1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连同连接件8以铰接点D为转动支点自动往后脚杆7转动收折靠拢,此时在连接件8的联动作用下,后脚杆7连同铰接点C向前冲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前脚杆5压倒并向后脚杆7转动靠拢收折,此时连接套81的下套812与上套811分离,上套811通过铰接点B而固定于侧扶手管2 上,前脚杆5则通过铰接点E而相对下套812转动,后脚杆7和连接件8则通过铰接点D而相对下套812转动,最终将童车车架收折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此时可以以后轮70和手把推杆1作为支撑点将收车后的童车车架竖直的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