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轮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036发布日期:2019-11-12 21:53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装的轮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饰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拼装的轮拱。



背景技术:

轮拱是汽车车轮的配件之一,位于轮胎上方外侧,与车身骨架安装在一起,主要起装饰性作用,同时也可与挡泥板配合,防止车轮卷起的沙尘、水滴、石子飞溅,既能保护车身不受损伤,也避免溅射到行人身上。

与轮胎相比,轮拱往往向外凸出,也是车身两侧最宽的部位。事故发生时,轮拱容易受到撞击,导致其开裂受损,此时需要将轮拱整体更换,然后在新的轮拱上喷漆,使其与车身浑然一体。

此外,车轮卷起沙尘、水滴、石子时,位于轮胎后方的部分轮拱受到的冲击最多,磨损速度相对来说也更快,经常出现轮胎后方的轮拱已经无法使用,轮胎上方的轮拱完整度尚可的情况。但此时仍需要将轮拱整体更换,花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拼装的轮拱,其具有轮拱由几个部分拼接而成,当其出现破裂或者局部磨损过度时,可以单独更换坏掉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且需要补漆的面积大大减少,节约修车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拼装的轮拱,包括第一拱体、第二拱体和设置在第一拱体与第二拱体之间的连接块,所述第一拱体和第二拱体与连接块之间分别设有卡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拱体与连接块之间、第二拱体与连接块之间两两卡接,形成整个轮拱,可以单独卸下;轮拱由几个部分拼接而成,当其出现破裂或者局部磨损过度时,可以单独更换坏掉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且需要补漆的面积大大减少,节约修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卡槽和滑槽,所述卡槽开设在连接块朝向第一拱体和第二拱体的一端,所述滑槽开设在第一拱体和第二拱体朝向连接块的一端,滑槽内滑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插接配合,卡块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拱体和第二拱体安装在车架上之后,将卡块压回滑槽内,然后扣上连接块,直至卡槽与滑槽对齐,此时两个卡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部分嵌入卡槽内,将第一拱体和第二拱体与连接块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分别与两个卡槽连通,所述卡块上分别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与对应的定位孔对齐,销孔和定位孔内穿设有定位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滑入卡槽内时,销孔与定位孔对齐,此时将定位插销插入销孔和定位孔,使卡块无法反向滑动,将第一拱体和第二拱体与连接块稳定连接,避免因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振动而导致卡块滑回滑槽,与卡槽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插销与销孔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插销与销孔过盈配合,其侧壁与销孔内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正压力,从而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定位插销不易从销孔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朝向连接块一端的各边沿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朝向连接块一端设置倒角,其端面处的横截面积较小,并小于卡槽的横截面积,当卡块从滑槽内弹出时,更易与卡槽对齐,从而顺利滑入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所述第一卷板位于第一拱体朝向第二拱体一端,与第一拱体固接,所述第二卷板位于第二拱体朝向第一拱体一端,与第二拱体固接,且第二卷板与第一卷板相互扣合,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第一卷板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卷板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卷板与第二卷板扣合,连接块包覆于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两侧,从而使第一卷板与第二卷板无法相对移动,将第一拱体与第二拱体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穿设有加固螺栓,所述加固螺栓穿设于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上,加固螺栓与连接块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穿过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并与连接块螺纹配合,既使第一卷板与第二卷板的连接更为稳定,又将连接块与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稳定连接在一起,防止连接块与其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拱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拱体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块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拱体沿水平方向设置,位于轮胎上方,而第二拱体沿竖直方向设置,位于轮胎后方,其受到沙尘、水滴、石子的冲击更多,磨损也比第一拱体严重,便于针对第二拱体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轮拱由几个部分拼接而成,当其出现破裂或者局部磨损过度时,可以单独更换坏掉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且需要补漆的面积大大减少,节约修车成本;

2、第一拱体、连接块、第二拱体之间拆装方便快捷,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第一拱体、连接块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一种可拼装的轮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拱体;2、第二拱体;3、连接块;4、卡接机构;411、卡槽;412、滑槽;413、卡块;414、弹簧;415、通孔;416、拉杆;417、定位孔;418、销孔;419、定位插销;421、第一卷板;422、第二卷板;423、第一凹槽;424、第二凹槽;425、加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拼装的轮拱,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拱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拱体2、呈弧形的连接块3。连接块3位于第一拱体1与第二拱体2之间,其与第一拱体1和第二拱体2之间设有卡接机构4,分别与第一拱体1和第二拱体2相连。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卡接机构4包括卡槽411、滑槽412、卡块413和弹簧414,上述结构均设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一拱体1和第二拱体2与连接块3的连接处。以第一拱体1为例,滑槽412开设在第一拱体1朝向连接块3一端的端面上,与第一拱体1同轴设置。卡块413则滑动设置在滑槽412内,与滑槽412内壁贴合。弹簧414位于卡块413背向连接块3一端与滑槽412底部之间,将卡块413压向连接块3。卡槽411开设在连接块3朝向第一拱体1一端的端面上,与滑槽412的横截面相同。

参照图2,滑槽412的槽底开设有通孔415,通孔415与滑槽412同轴设置,其内滑动设有拉杆416,拉杆416一端与卡块413固接,另一端从通孔415内伸出。需要将第一拱体1与连接块3分开时,反向拉动拉杆416,使卡块413从卡槽411内滑出即可。

参照图2,卡块413朝向连接块3一端的各边沿均设置倒角,便于其嵌入卡槽411内。

参照图2,连接块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17,定位孔417垂直于连接块3的内侧壁设置,分别与两个卡槽411连通。卡块413上对应开设有销孔418,当卡块413部分嵌于卡槽411内时,销孔418与定位孔417同轴,此时定位插销419穿于销孔418和定位孔417内,可以将卡块413锁在卡槽411内。

参照图2,定位插销419与销孔418过盈配合,不会自行从销孔418内滑出。

参照图2,第二拱体2参照第一拱体1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以第一拱体1损坏为例,拉动拉杆416,使两个卡块413分别缩回对应的滑槽412内,然后将连接块3和第一拱体1从车架上卸下,然后安装新的第一拱体1。安装完成后将连接块3合上,使卡槽411与滑槽412对齐,此时卡块413从滑槽412内部分弹出,并嵌于卡槽411内,且卡块413上的销孔418与连接块3上的定位孔417对齐,插入定位插销419即可。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卡接机构4包括第一卷板421、第二卷板422、第一凹槽423和第二凹槽424。其中,第一卷板421位于第一拱体1朝向第二拱体2的一端,并与第一拱体1固接,第二卷板422位于第二拱体2朝向第一拱体1的一端,并与第二拱体2固接。第一凹槽423和第二凹槽424则开设在连接块3朝向车架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卷板421和第二卷板422插接配合。

参照图3,连接块3的下表面穿设有加固螺栓425,加固螺栓425与竖直方向呈45°倾角,穿过第一卷板421和第二卷板422,并与连接块3螺纹配合,使第一卷板421、第二卷板422、连接块3紧密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以第一拱体1损坏为例,将加固螺栓425旋出,然后抽出连接块3,将第一拱体1从车架上卸下,并换上新的第一拱体1。第一拱体1沿与第二拱体2侧面垂直的方向移动,使第一卷板421与第二卷板422相互扣合,然后将第一拱体1与车架连接。合上连接块3,将加固螺栓425旋紧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