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8440发布日期:2019-08-17 03:00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支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支柱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涉及车辆的支柱结构的技术文献,已知有日本特开2008-162415号公报。该公报公开了翼子板对于车辆的前柱的安装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24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提高支柱与翼子板的连接部的美观性,研究了通过在连接部设置锐角的部位来使支柱出现锐利感(sharpness)。然而,当在通过拉深加工而形成的支柱中要形成锐角的部位时,存在导致褶皱的产生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本技术领域中,希望提供一种在与翼子板连接的连接部具有锐利感的支柱形状,并能够抑制由拉深加工引起的褶皱的产生的支柱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形态是一种支柱结构,与车辆的翼子板连接,该支柱结构具备:玻璃安装面,供车辆的前风挡玻璃或车辆的后风挡玻璃安装;侧方外表面,位于玻璃安装面的侧方,在下方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翼子板的上缘连接;突出角部,在侧方外表面的玻璃安装面侧的下端的角处沿着支柱延伸方向而向翼子板突出地设置,突出方向与翼子板的上缘所成的角度在侧视图中处于预定的锐角范围内;及凹陷诱导槽,沿着突出角部而形成于玻璃安装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支柱结构,在侧方外表面的玻璃安装面侧的下端的角处设置沿着支柱延伸方向而向翼子板突出的突出角部,通过使突出角部的突出方向与翼子板的上缘(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缘)所成的角度处于预定的锐角范围内,能够成为在与翼子板连接的连接部具有锐利感的支柱形状,能够提高美观性。而且,根据该支柱结构,通过沿着突出角部在玻璃安装面形成凹陷诱导槽,能够确保支柱截面中的玻璃安装面的线长,并抑制在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突出角部过程中产生的褶皱。

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支柱结构中,也可以是,凹陷诱导槽延伸至玻璃安装面的下方的端部。

根据该支柱结构,凹陷诱导槽延伸至玻璃安装面的下方的端部,由此,即使由于下雨而水流入支柱侧也能够通过凹陷诱导槽使其向车辆的下方流动,能够抑制水发生积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形态,能够提供一种成为在与翼子板连接的连接部具有锐利感的支柱形状并能够抑制拉深加工引起的褶皱的产生的支柱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左前方观察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前柱及翼子板的角度的图。

图3是表示前柱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连接有前风挡玻璃及翼子板的前柱的立体图。

图5a是沿着图4的va-va线的端面图。图5b是沿着图4的vb-vb线的端面图。图5c是沿着图4的vc-vc线的端面图。图5d是沿着图4的vd-vd线的端面图。

图6是表示从右后方观察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从左前方观察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图1中示出车辆(车身)m、前柱10、翼子板20及发动机罩板21。图1所示的范围q表示前柱10与翼子板20的连接部。前柱10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结构。另外,在图1中将车辆的前方向设为f,将车辆的左方向设为l,将车辆的上方向设为h而示出三维正交坐标系。

如图1所示,前柱10由构成车辆的侧部的侧外板30和侧内板(省略图示)构成。前柱10通过在具有刚性的金属制的侧外板30及侧内板处使前缘和后缘的凸缘分别重合并利用焊接形成闭截面而构成。另外,前柱1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内容。

在前柱10的下侧连接有翼子板20。翼子板20是在车辆前部侧面绕轮胎配置的板。翼子板20在车辆的发动机罩板21的左右配置。发动机罩板21以从上方覆盖车辆的发动机室(省略图示)的方式配置,构成为能够向上侧进行开闭。

图2是用于说明前柱10及翼子板20的角度的图。图2成为侧视观察的概略图(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概略图)。图2示出前柱10的中心轴c、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线hr及翼子板20的上缘20a。另外,示出使翼子板20的上缘20a延长的延长线n。

在图2中,将前柱10的中心轴c与假想线hr所成的角度设为α。假想线hr是例如与放置车辆的地面平行的线,角度α对应于侧视观察车辆时的前柱10的倾斜度。角度α从美观性的观点出发能够设为3度以上且60度以下的角度。角度α也可以设为5度以上且45度以下的角度。

如图2所示,翼子板20的上缘20a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在此,将上缘20a的延长线n与假想线hr所成的角度设为β。角度β是翼子板20的上缘20a的倾斜度。角度β以顺时针旋转为正值而能够设为距假想线hr为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角度。角度β也可以设为5度以上且20度以下的角度。

另外,翼子板20的上缘20a只要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即可,也可以向车辆的前斜下方向倾斜。另外,在图2中,将前柱10的中心轴c与上缘20a的延长线n所成的角度设为γ。关于角度γ详情后述。

图3是表示前柱10的立体图。图3示出与图1所示的前柱10和翼子板20的连接的范围q对应的部位。在图3中示出侧方外表面11、阶梯面12、玻璃安装面13及翼子板对应面14。关于其他附图标记在后文叙述。

侧方外表面11是位于前柱10的车辆侧方的车身的外侧的面。侧方外表面11位于前柱10的上侧。另外,侧方外表面11的至少一部分向车辆侧方露出。在侧方外表面11的车辆后方侧配置有例如车辆的侧窗玻璃。侧方外表面11在前柱10中位于玻璃安装面13的侧方,翼子板对应面14位于侧方外表面11的下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侧方外表面11位于车辆的左侧。

在此,图4是表示连接有前风挡玻璃50及翼子板20的前柱10的立体图。在图4中示出前风挡玻璃50。如图4所示,在侧方外表面11的下方连接有翼子板20的上缘20a。图4的翼子板20以覆盖图3所示的翼子板对应面14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侧方外表面11的下端形成有突出角部11a。突出角部11a是侧方外表面11的一部分。突出角部11a设为在侧方外表面11的玻璃安装面13侧的下端的角处沿着支柱延伸方向而向翼子板20突出。支柱延伸方向相当于图2所示的前柱10的中心轴c的延伸方向。突出角部11a除了前端部分以外都向外露出。突出角部11a也可以整体向外露出。

突出角部11a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其突出方向与翼子板20的上缘20a所成的角度处于预定的锐角范围内。在图4中,将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表示为箭头t。预定的锐角范围能够设为3度以上且60度以下。预定的锐角范围也可以为5度以上且45度以下。

在此,图3所示的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沿着支柱延伸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情况下的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与图2所示的前柱10的中心轴c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与翼子板20的上缘20a所成的角度相当于图2所示的角度γ,角度γ满足上述预定的锐角范围。另外,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可以不必与支柱延伸方向一致。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与支柱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以顺时针方向为正而能够设为±10度的角度范围内。该范围可以设为±5度的范围,也可以设为±3度的范围。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侧方外表面11的下缘以朝着前柱10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11b。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部11b形成为两级。阶梯部11b形成于除了突出角部11a以外的侧方外表面11的下缘。另外,阶梯部11b可以不必为两级,也可以不设置。

阶梯面12是设于侧方外表面11与玻璃安装面13之间的面。在此,图5a是沿着图4的va-va线的端面图。图5a示出前风挡玻璃50的粘接部g。如图5a所示,阶梯面12形成为在前柱10的径向上将高度不同的侧方外表面11与玻璃安装面13连接的面。阶梯面12沿着支柱延伸方向形成。

玻璃安装面13是朝向车辆前方的面,安装有车辆的前风挡玻璃50。如图5a所示,在玻璃安装面13上经由粘接部g而固定有前风挡玻璃50的端部。另外,前风挡玻璃50可以不必直接固定于玻璃安装面13。

如图3、图4及图5a所示,在玻璃安装面13的侧方外表面11侧形成有凹陷诱导槽d。凹陷诱导槽d是朝着前柱10的内侧凹陷而形成的诱导槽(槽部)。凹陷诱导槽d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凹陷诱导槽d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意味着构成为使进入凹陷诱导槽d的雨水等沿着凹陷诱导槽d流动而向下方排出。凹陷诱导槽d不需要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端(下缘)。凹陷诱导槽d只要到达能够将进入凹陷诱导槽d的雨水等适当排出的位置即可。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不限定于玻璃安装面13的下端,只要为能够将进入凹陷诱导槽d的雨水等从前柱10向车辆的下方排出的范围即可,也包括比下端靠上方的范围。

凹陷诱导槽d具有沿支柱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陷诱导槽d1及沿玻璃安装面13的下缘延伸的第二凹陷诱导槽d2。

第一凹陷诱导槽d1是凹陷诱导槽d中的沿着侧方外表面11的突出角部11a沿支柱延伸方向延伸的部位。参照图4及图5a~图5d来说明第一凹陷诱导槽d1。图5b是沿着图4的vb-vb线的端面图。图5c是沿着图4的vc-vc线的端面图。图5d是沿着图4的vd-vd线的端面图。

如图4及图5a~图5d所示,第一凹陷诱导槽d1形成为越朝着前柱10的下方接近突出角部11a则凹陷量越大。第一凹陷诱导槽d1可以在接近突出角部11a之后使凹陷量恒定(参照图5c及图5d)。凹陷量的最大值能够设为1mm以上且小于2mm。凹陷量的最大值可以小于1mm,也可以为2mm以上。

另外,第一凹陷诱导槽d1的截面的两端的拐角带有圆角。将第一凹陷诱导槽d1中的侧方外表面11侧的拐角部分表示为第一拐角部ra,将侧方外表面11的相反侧(前风挡玻璃50侧)的拐角部分表示为第二拐角部rb。图3及图4示出带有圆角的第一拐角部ra及第二拐角部rb的范围。

第一拐角部ra对应于阶梯面12与玻璃安装面13的连接部。阶梯面12与玻璃安装面13通过第一凹陷诱导槽d1的第一拐角部ra而平滑地连接。第一拐角部ra的上端超过第一凹陷诱导槽d1地向上方延伸。另外,第一拐角部ra的下侧超过第一凹陷诱导槽d1地形成第二凹陷诱导槽d2的拐角部。另外,第一拐角部ra的上部可以不必超过第一凹陷诱导槽d1地向上方延伸。

如图5a~图5d所示,第一拐角部ra可以形成为越接近突出角部11a则曲率半径越大。作为一例,第一拐角部ra可以将上端的曲率半径设为2.8mm,将接近突出角部11a的部分的曲率半径设为8mm以上且小于10mm。设置这样的第一拐角部ra对于抑制通过拉深加工形成前柱10时的褶皱产生有效。

第二拐角部rb对应于第一凹陷诱导槽d1的前风挡玻璃50侧的拐角。第二拐角部rb将在玻璃安装面13上安装前风挡玻璃50的面与第一凹陷诱导槽d1的底面平滑地连接。第二拐角部rb也可以形成为越接近突出角部11a则曲率半径越大。

图3所示的第二凹陷诱导槽d2是凹陷诱导槽d中的沿着玻璃安装面13的下缘延伸的部位。玻璃安装面13的下缘(突出角部11a附近的下缘)形成为越远离侧方外表面11则越朝向车辆的下方的曲线状,第二凹陷诱导槽d2也以沿着玻璃安装面13的下缘越接近车辆中央侧则越朝向车辆的下方的方式延伸。

在第二凹陷诱导槽d2中,也是截面(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两端的拐角带有圆角(省略图示)。将第二凹陷诱导槽d2中的上侧的拐角部分表示为第三拐角部rc。第二凹陷诱导槽d2的下侧的拐角部分对应于第一拐角部ra的下侧。

第二凹陷诱导槽d2从第一凹陷诱导槽d1沿着横向延伸并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其下端朝着车辆的下方开放。进入凹陷诱导槽d的雨水通过第一凹陷诱导槽d1进入第二凹陷诱导槽d2,从第二凹陷诱导槽d2的下端等向车辆的下方排出。

另外,在玻璃安装面13的下缘,在比第二凹陷诱导槽d2靠下方处沿着该下缘设有美观性提高诱导槽13a。美观性提高诱导槽13a例如可以将玻璃安装面13的下缘向前柱10的外侧稍弯折而形成。美观性提高诱导槽13a可以不必形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一凹陷诱导槽d1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而将水排出的结构。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结构,在侧方外表面11的玻璃安装面13侧的下端的角处设置沿着支柱延伸方向突出的突出角部11a,并使突出角部11a的突出方向与翼子板的上缘(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缘)所成的角度处于预定的锐角范围内,从而成为在与翼子板20的连接部具有锐利感的支柱形状,并能够提高美观性。而且,根据该支柱结构,通过沿着突出角部11a在玻璃安装面13上形成凹陷诱导槽d,能够确保支柱截面中的玻璃安装面13的线长,抑制在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突出角部11a过程中产生的褶皱。

此外,根据该支柱结构,通过凹陷诱导槽d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即使由于下雨而水流入支柱侧也能通过凹陷诱导槽d使其向车辆的下方流动,能够抑制水发生积存。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公开以上述实施方式为基础,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良的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凹陷诱导槽d可以不必延伸至玻璃安装面13的下方的端部。即,凹陷诱导槽d可以不必构成为将水向车辆的下方排出。另外,凹陷诱导槽d可以不必具有第二凹陷诱导槽d2。另外,第一凹陷诱导槽d1的长度只要是能够抑制由于突出角部11a的形成而导致褶皱产生的范围即可。

本公开的支柱结构不仅能够应用于车辆的前柱,而且也能够应用于车辆的后柱。图6是表示从右后方观察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图6中示出车辆m的后柱60、车辆后部的翼子板70、后柱60与翼子板70的分割线w。如图6所示,作为一例,通过分割线w划分后柱60与翼子板70而设为分体,以翼子板70的上缘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车辆。通过对该后柱60应用本公开的支柱结构的一形态而能够得到与上述前柱10相同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后柱60的车辆后方的面对应于车辆m的后风挡玻璃所安装的玻璃安装面。后柱60的车辆外侧的侧面(在图6中为右侧面)对应于侧方外表面。在后柱60的侧方外表面的下方连接翼子板70的上缘。在这样的后柱60中,采用图2、图3、图4及图5a~图5d中所示那样的结构,由此能够在后柱60中应用本公开的支柱结构的一形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柱,11…侧方外表面,11a…突出角部,11b…阶梯部,12…阶梯面,13…玻璃安装面,13a…美观性提高诱导槽,14…翼子板对应面,20…翼子板,20a…上缘,21…发动机罩板,30…侧外板,50…前风挡玻璃,c…中心轴,d…凹陷诱导槽,d1…第一凹陷诱导槽,d2…第二凹陷诱导槽,ra…第一拐角部,rb…第二拐角部,rc…第三拐角部,hr…假想线,n…延长线,60…后柱,70…车辆后部的翼子板,w…分割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