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翻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132发布日期:2019-05-15 23:1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代步车,特别是与一种操控敏捷、安全性高的防翻代步车。



背景技术:

道路许多不利于行驶的状况,例如:路面湿滑、路面有散沙、碎石、路面凹凸不平、路面巅簸、路面泥泞,或者到路因应地形的设计即狭窄、坡度陡或大幅度转弯,均为导致交通事故常见的原因。传统设计代步车的操控方式,面临前述诸多路况时,非常容易导致失控甚至侧翻不幸事故发生。而目前市面上的传统设计,并无任何有效可避免前述失控或侧翻事故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机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的防翻代步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防翻代步车,具有一车架、一前轮以及一后轮总成,所述后轮总成包括有内倾基座以及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内倾基座是通过一第一固定架而连接于车架。平行四连杆机构是用以连接内倾基座及后轮,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第一连杆是枢接于内倾基座,其可以相对于所述内倾基座而呈可转动状态。第二连杆是被平行设置于第一连杆的下方,其亦是枢接于内倾基座,而相对于所述内倾基座呈可转动状态。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是分别枢接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同时是分别连接至后轮的悬架,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是进一步包括有二避震器,以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架而枢接于车架,而使所述后轮连动可随车架倾斜,当车架倾斜时,内倾基座、第一固定架与二避震器将会随车架倾斜,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则是与路面维持固定角度,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则会随车架倾斜,以使后轮亦随车架倾斜。此外,在后轮间的轴距维持不变的同时,避震器亦可使平行四连杆机构具避震效果。车身两侧水平延伸的平台,两个防翻滚架分别跨于所述代步车的前座位和后座位的上方,所述防翻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平台,每个防翻滚均架配置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包括一固定端和一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前座位和后座位上,所述活动端可伸缩且与所述防翻滚架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连杆机构的防翻代步车的右前视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连杆机构的防翻代步车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连杆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3图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图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连杆机构在内倾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第1图及第2图所示,于此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是具有一车架10、前轮1、后轮2以及一平行四连杆机构100。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100是用以连接车架10及后轮2。当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转弯时,平行四连杆机构100不仅能维持车架10在内倾时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平行四连杆机构100的特性,可同时确保后轮2的轴距维持固定。因此,不仅能避免后轮2因内倾角度不一、内倾不同步而造成轮胎不正常磨损,亦能提高车体内倾及回正时的操控灵敏性。

于此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包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100及一内倾基座102。内倾基座102是通过一第一固定架104而借由枢接的方式连接于车架10。平行四连杆机构100则是用以连接车架10及后轮2。平行四连杆机构100包括第一连杆106、第二连杆108、第三连杆110及一第四连杆112。如第3图所示,第一连杆106是枢接于内倾基座102,能相对于内倾基座102呈可转动状态。第二连杆108是平行设置于第一连杆106的下方。第三连杆110及第四连杆112是分别枢接于第一连杆106与第二连杆108的两端,同时分别连接至后轮2的悬架114。车身两侧水平延伸的平台,两个防翻滚架分别跨于所述代步车的前座位和后座位的上方,所述防翻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平台,每个防翻滚均架配置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包括一固定端和一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前座位和后座位上,所述活动端可伸缩且与所述防翻滚架连接。

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进一步包括避震器116,其是通过第二固定架118而枢接于车架10,并进而枢接于内倾基座102,而呈现可以相对于平行四连杆机构100转动的状态。并且,此第一实施例的避震器116是采用后轮2统整作动的方式,因此不会影响车体内倾的角度,或是导致后轮2轴距变化。比较第4图及第5图所示,当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转弯且车架10倾斜时,内倾基座102、第一固定架104、二避震器116及第二固定架固118会随车架10倾斜,而第一连杆106与第二连杆108会维持水平的状态,第三连杆110及第四连杆112则会随内倾基座102及车架10倾斜,以使后轮2随车架10倾斜的同时,使得后轮2间的轴距维持不变。

并且,由于本发明防翻代步车的轴距在直线行驶或转弯时,后轮2间的轴距均能保持固定,因此其将不会造成轮胎不正常的磨损。再者,由于本发明的平行四连杆机构100的构造简单,且可以配合连接避震器116而获致避震效果,因而使得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于行驶时,驾驶者对于转弯时车体内倾,或转弯后车体回正的操控性,均具有直接的灵敏度而不易侧翻。此外,本发明的防翻代步车,不仅结合二轮车的内倾灵巧性能以及三轮车的直立稳定特性,同时不具有二轮车易滑倒与三轮车易侧翻缺点,而可以在骑乘操控上提供绝佳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防翻代步车,其具有一车架、一前轮以及一包括有内倾基座以及四连杆机构的后轮总成。内倾基座是通过第一固定架而连接于车架。四连杆机构是用以连接车架及所述后轮,其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是枢接于内倾基座。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是分别枢接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并同时分别连接至后轮的悬架。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创投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1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