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车及其尾厢扩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2986发布日期:2019-11-08 20:57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皮卡车及其尾厢扩展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卡车及其尾厢扩展架。



背景技术:

货车是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如皮卡车,货车的尾厢规格经过出厂设定后难以改变,无法对更大批量货物或对更大体积货物进行运输。

目前,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通常将尾厢的厢门打开,以扩展尾厢的底板面积,从而实现对大批量货物或对大体积货物进行运输,然而,上述做法会导致货物外露,使货物失去防护,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皮卡车及其尾厢扩展架,上述尾厢扩展架既能有效增加尾厢载货空间,又可以对货物进行有效防护,保证行车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尾厢扩展架,用于皮卡车,所述的尾厢扩展架包括:框体、转动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锁紧机构均连接于所述框体与尾厢之间,所述框体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在所述尾厢上做翻转运动,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框体锁紧在所述尾厢上。

上述尾厢扩展架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初始状态下,尾厢扩展架收合在尾厢内,免除拆装的麻烦,使用方便,同时也可对尾厢的载货空间进行功能划分,框体与尾厢门所围成的空间可用于放置小体积货物,此时,锁紧机构将框体锁紧在尾厢内;当需要扩展尾厢的载货空间时,打开尾厢门,打开锁紧机构,框体通过转动机构向外翻转,使框体置于尾厢门上,如此,框体处于打开状态,尾厢空间得到扩展,框体代替尾厢门起到对货物防护作用;可见,上述尾厢扩展架既能有效增加尾厢载货空间,又可以对货物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具备收合功能,使用方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旋钮扣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框体,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尾厢,所述第四连接件设有锁孔;所述旋钮扣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且可穿入所述锁孔后与所述锁孔可拆卸卡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设有定位销,所述第四连接件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卡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扣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钮部、杆部和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有导孔,所述杆部穿设于所述导孔内,以使所述旋钮扣件沿所述导孔的导向移动,所述旋钮部和所述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导孔的两端口位置,以限定所述旋钮扣件的移动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容置于所述导孔内,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旋钮部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支脚,所述调节支脚用于与尾厢的底面抵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框体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转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框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尾厢,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形部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球形部相匹配的球形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转动配合的连接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皮卡车,所述的皮卡车包括尾厢和安装于所述尾厢上的上述尾厢扩展架。

由于上述皮卡车采用了上述尾厢扩展架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尾厢扩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尾厢扩展架中的转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尾厢扩展架中的锁紧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尾厢扩展架中的框体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尾厢扩展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尾厢扩展架的结构示意图。

10、框体,11、管体,12、连杆,13、调节支脚,20、转动机构,21、第一连接件,211、连接孔,212、第一插接孔,22、第二连接件,221、球形腔,222、第一安装孔,23、转动件,231、球形部,232、连接柱,24、螺母,30、锁紧机构,31、第三连接件,311、定位销,312、导孔,313、第二插接孔,32、第四连接件,321、锁孔,322、定位卡口,323、第二安装孔,33、旋钮扣件,331、旋钮部,332、杆部,333、卡接部,34、弹性件,4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一种尾厢扩展架,包括:框体10、转动机构20和锁紧机构30,转动机构20和锁紧机构30均连接于框体10与尾厢之间,框体10通过转动机构20在尾厢上做翻转运动,锁紧机构30用于将框体10锁紧在尾厢上。

请结合图5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尾厢扩展架收合在尾厢内,免除拆装的麻烦,使用方便,同时也可对尾厢的载货空间进行功能划分,框体10与尾厢门所围成的空间可用于放置小体积货物,此时,锁紧机构30将框体10锁紧在尾厢内;当需要扩展尾厢的载货空间时,打开尾厢门,打开锁紧机构30,框体10通过转动机构20向外翻转,使框体10置于尾厢门上,如此,框体10处于打开状态,尾厢空间得到扩展,框体10代替尾厢门起到对货物防护作用;可见,上述尾厢扩展架既能有效增加尾厢载货空间,又可以对货物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具备收合功能,使用方便。

具体地,请接续参阅图1,转动机构20连接于框体10的一侧与尾厢的一侧板之间,锁紧机构30连接于框体10远离转动机构20的一侧与尾厢的另一侧板之间。

具体地,请结合图4所示,框体10包括连杆12和多个管体11,连杆12和各管体11可选为铝管、铁管、不锈钢管或塑料管,各管体11通过弯管工艺制作成u型结构,各管体11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连杆12沿竖直方向设置,以将多个管体11连接成一体,生产工艺简单,防护强度较高。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4,连杆12的中部用于与管体11连接,连杆12的两端用于在收合状态下与尾厢的底面抵触或在打开状态下与尾厢门抵触,从而起到支撑框体10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锁紧机构30包括第三连接件31、第四连接件32和旋钮扣件33,第三连接件31连接于框体10,第四连接件32连接于尾厢,第四连接件32设有锁孔321;旋钮扣件33可转动地设于第三连接件31上,且可穿入锁孔321后与锁孔321可拆卸卡接。具体地,第三连接件31连接于框体10远离第一连接件21的一侧,第四连接件32连接于尾厢远离第二连接件22的一侧板上。进一步地,第四连接件3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23,第四连接件32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安装孔323配合连接到尾厢远离第二连接件22的一侧板上。用户将框体10翻转至收合状态或打开状态后,将旋钮扣件33对准并插入锁孔321,旋转旋钮扣件33,使旋钮扣件33与锁孔321卡接,即可将框体10锁紧,操作方便快捷。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第四连接件32采用折弯工艺制作成凸台结构,锁孔321设于凸台上,以便旋钮扣件33插入锁孔321中。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第三连接件31设有定位销311,第四连接件32设有用于与定位销311相配合的定位卡口322。具体地,定位卡口322的上方与外部连通,定位销311远离第三连接件31的一端设有卡部,定部自上方进入定位卡口内,实现定位销311与定位卡口322相互卡合,以使框体10在收合状态下或打开状态下固定在尾箱上,避免框体10在行车过程中因颠簸而上下翻转,防护性能进一步提高。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旋钮扣件33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钮部331、杆部332和卡接部333,第三连接件31上设有导孔312,杆部332穿设于导孔312内,以使旋钮扣件33沿导孔312的导向移动,旋钮部331和卡接部333分别位于导孔312的两端口位置,以限定旋钮扣件33的移动位置。具体地,导孔312与锁孔321位置对应。在对框体10锁紧时,用户手推旋钮部331,卡接部333沿导孔312朝锁孔321方向移动,使卡接部333插入锁孔321内,再将旋钮部331绕杆部332的轴向旋转,使卡接部333与锁孔321卡接,即实现对框体10锁紧,如此,用户无须进行对准操作即可将卡接部333插入锁孔321内,操作便捷。

具体地,卡接部333为插销,杆部332远离旋钮部331的一端设有销孔,锁孔321设置为与插销相配合的条形结构。安装时,先将杆部332插入导孔312内,再将插销插入销孔内。在对框体10锁紧时,先使插销与锁孔321相互平行,然后手推旋钮部331,插销沿导孔312朝锁孔321方向移动,使插销插入锁孔321内,再将旋钮部331绕杆部332的轴向旋转,使插销与锁孔321相交,实现对框体10锁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锁紧机构30还包括弹性件34,弹性件34容置于锁孔321内,弹性件34抵接于旋钮部331与第三连接件31之间。优选地,弹性件34为弹簧、弹片或其它可提供弹性力的部件。弹性件34用于向旋钮部331施加朝远离锁孔321的复位力。在对框体10解锁时,用户手持并旋转旋钮部331,使卡接部333与锁孔321松开,随后用户放开旋钮部331,旋钮扣件33在弹性件3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用户无须再将卡接部333从锁孔321中拔出,操作更加便捷;同时,锁紧机构在锁定状态下,卡接部333在弹性件34的弹性作用下可更有效地紧压于锁孔321的周侧,防止卡接部333因振动而与锁孔321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所示,框体10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支脚13,调节支脚13用于与尾厢的底面抵触。具体地,调节支脚13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柱和垫块,连杆12的两端设有用于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部。进一步地,调节支脚13可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硅胶等。用户通过拧动调节支脚13实现对垫块的高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尾厢的高度尺寸,为框体10提供有效支撑,通用性较好。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上述尾厢扩展架还包括隔板40,隔板40设于框体10内。具体地,隔板40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隔板40,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框体10内空间进行自由划分,划分出不同的载货空间用于放置不同体积大小的货物,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

具体地,框体10的侧壁设有插接槽(图中并未示出),隔板40设有用于与插接槽相配合的插接部,方便用户对隔板40进行拆装。进一步地,插接槽呈t型结构,对应地,插接部呈t型结构,如此,插接部与插接槽相互配合,使隔板40安装更加稳固。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转动机构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和转动件23,第一连接件21连接于框体10,第二连接件22连接于尾厢,第一连接件21通过转动件23与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1连接于框体10的一侧,第二连接件22连接于尾厢的一侧板上。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2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22,第二连接件22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安装孔222配合连接到尾厢的一侧板上。

具体地,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21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接孔212,第三连接件31上设有多个第二插接孔313,每一管体11的一端对应插接于一第一插接孔212内,另一端对应插接于一第二插接孔313内。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转动件23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形部231和连接柱232,第二连接件22设有用于与球形部231相匹配的球形腔221,第一连接件21设有用于与连接柱232转动配合的连接孔211。其中,球形部231可转动地安装在球形腔221内,连接柱232可转动地插设在连接孔211内。通过球形部231与球形腔221配合,实现框体10多向转动,方便定位销311脱离或卡入定位卡口322,操作更加便捷。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转动机构20还包括螺母24,连接柱232穿过连接孔211后与螺母24螺纹配合。进一步地,该螺母24为快拆螺母24,在不需要使用尾厢扩展架时,只需将锁紧机构30打开,然后拧出螺母24即可将尾厢扩展架拆除,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上述尾厢扩展架的使用过程如下:

以框体10处于收合状态为初始状态,在此状态下,卡接部333与锁孔321相互卡接,定位销311与定位卡口322相互卡合,此时,锁紧机构30处于锁定状态,框体10无法翻转;

当需要扩展尾厢的载货空间时,用户打开尾厢门,手持并旋转旋钮部331,使卡接部333与锁孔321松开,随后用户放开旋钮部331,旋钮扣件33在弹性件3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即可使卡接部333脱离锁孔321,此时,锁紧机构30处于打开状态,接着在球形部231与球形腔232的配合作用下,可将框体10向上提起,从而使定位销311脱离定位卡口322,同样在球形部231与球形腔232的配合作用下,可将框体10向外翻转,使框体10置于尾厢门上,最后,用户手推旋钮部331,以克服弹性件34的弹性力,使卡接部333沿导孔312朝锁孔321方向移动,使卡接部333插入锁孔321内,再将旋钮部331绕杆部332的轴向旋转,使卡接部333与锁孔321重新卡接,即可使锁紧机构30重新锁定,使框体10重新锁紧在尾厢上,此时,框体10处于打开状态,尾厢空间得到扩展,框体10代替尾厢门起到对货物防护作用;

在需要拆卸尾厢扩展架时,可按照上述步骤将锁紧机构30打开,然后拧出螺母24,将框体10与转动件23分离,即完成拆卸操作。

一种皮卡车,包括尾厢和安装于尾厢上的上述尾厢扩展架。

由于上述皮卡车采用了上述尾厢扩展架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