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轮罩前板及其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2984发布日期:2019-11-08 20:5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轮罩前板及其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轮罩前板及其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前轮罩是车身下装上的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在整个车身结构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除提供前悬架的安装支撑、其它线束等附件的安装外,对车身的整体刚度和模态、碰撞性能也有着较大影响。现有的汽车前轮罩通常是一块独立的钣金,为了便于冲压,通常选择屈服强度较低,料厚也很薄的材料,造成前轮罩自身强度比较低。此外,加工成型的模具也难于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前轮罩前板及其拉延模具,通过上面板部安装罩设前轮上部,前面板部安装罩设前轮前部,弧形板部弯折连接,利用各个安装孔固定共同配合罩设前轮的前部区域,方便实用,此外拉延模具配合方便,避免以往加工复杂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轮罩前板,其包括冲压一体成型的钣金壳体,钣金壳体包括位于车轮上端的上面板部、通过弧形板部连接上面板部的前面板部,前面板部位于车轮前端;其中,上面板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弧形板部设有第二安装孔;前面板部设有第三安装孔;钣金壳体一侧设置向下弧度弯折的第一翻边,钣金壳体另一侧由上面板部至弧形板部设置向上弧度弯折的第二翻边,且第一翻边宽度小于第二翻边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孔周围设置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为环形,且一端向上拉伸凸起,另一端向下冲压凹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安装孔靠近上面板部,且周围设置水平延伸于上面板部的第二平面部;弧形板部还设置有弧度连接第二平面部且导向前面板部的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由弧形板部向上凸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面板部还设置有穿线的条形孔。

一种前轮罩前板的拉延模具包括:成型钣金壳体的上凹模与下凸模,上凹模与下凸模分别具有上面板部、弧形板部与前面板部的拉延型腔;固定安装上凹模的上模座;固定安装下凸模的下模座;以及弹性安装于下模座且围设于下凸模的压边圈,压边圈由上模座压抵下降;其中,压边圈设置有导向上凹模的定位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压边圈周围的多个下定位槽及焊接于下定位槽的l型定位块,l型定位块滑槽配合于上凹模。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都设置为网格状,且四周都设置有吊耳与挡板,挡板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模座与下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上面板部安装罩设前轮上部,前面板部安装罩设前轮前部,弧形板部弯折连接,利用各个安装孔固定共同配合罩设前轮的前部区域,方便实用,此外拉延模具配合方便,避免以往加工复杂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轮罩前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轮罩前板拉延模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轮罩前板拉延模具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组件放大图。

附图标记

钣金壳体10,上面板部11,弧形板部12,前面板部13,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第一翻边31,第二翻边32,第一加强部41,第二平面部42,第二加强部43,条形孔50,上凹模100,下凸模110,上模座120,下模座130,压边圈140,定位组件150,下定位槽151,l型定位块152,吊耳160,挡板1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轮罩前板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前轮罩前板,用于罩设安装于前轮前端,包括冲压一体成型的钣金壳体10,钣金壳体10包括位于车轮上端的上面板部11、通过弧形板部12连接上面板部11的前面板部13,前面板部13位于车轮前端;其中,上面板部11设有第一安装孔21;弧形板部12设有第二安装孔22;前面板部13设有第三安装孔23;钣金壳体10一侧设置向下弧度弯折的第一翻边31,钣金壳体10另一侧由上面板部11至弧形板部12设置向上弧度弯折的第二翻边32,且第一翻边31宽度小于第二翻边32宽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钣金壳体10一体冲压而成,用于罩设安装在汽车前轮的前段,包括上面板部11、弧形板部12及前面板部13,三者配合,弯折成半弧,对应车轮。

上面板部11设置第一安装孔21,用以螺栓固定到车体上,同时在其周围设置第一加强部41,第一加强部41为环形,且靠近弧形板部12的一端向上拉伸凸起,另一端向下冲压凹陷,藉以反向前面板部13加强第一安装孔21,使得螺栓紧固的方向朝向汽车后端,更为稳定,加强了第一安装孔21的强度。

第二安装孔22靠近上面板部11,且周围设置水平延伸于上面板部11的第二平面部42,平滑设计,螺栓紧固贴合严密;弧形板部12还设置有弧度连接第二平面部42且导向前面板部13的第二加强部43,第二加强部43由弧形板部12向上凸起,起到加强筋的效果。第三安装孔23设置多个,辅助安装。

上面板部11还设置有穿线的条形孔50,避免使用圆孔占用较大面积,影响钣金壳体10的整体强度,条形设计,布线紧凑。

此外,钣金壳体10一侧设置向下弧度弯折的第一翻边31,钣金壳体10另一侧由上面板部11至弧形板部12设置向上弧度弯折的第二翻边32,第一翻边31宽度小于第二翻边32宽度,是以将第一翻边31朝外,小弧度延伸至车架,方便安装。而第二翻边32朝内,尺寸较大,藉以保护车体前部类似于发动机等重要元件的隔离保护。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轮罩前板拉延模具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轮罩前板拉延模具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组件150放大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轮罩前板的拉延模具包括:成型钣金壳体10的上凹模100与下凸模110,上凹模100与下凸模110分别具有上面板部11、弧形板部12与前面板部13的拉延型腔;固定安装上凹模100的上模座120;固定安装下凸模110的下模座130;以及弹性安装于下模座130且围设于下凸模110的压边圈140,压边圈140由上模座120压抵下降;其中,压边圈140设置有导向上凹模110的定位组件150。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凹模100与下凸模110对应钣金壳体10,具有匹配的型腔,分别固定在上模座120与下模座130上,而压边圈140环设于下凸模110,同时通过带有弹簧的导柱由下模座130支撑,藉以在冲压过程中,由上模座120压抵下降,去除钣金壳体10的余边。

定位组件150实现冲压过程中的定位导向,包括设置于压边圈140周围的多个下定位槽151及焊接于下定位槽151的l型定位块152,l型定位块152滑槽配合于上凹模100,即上凹模110也具有滑移配合l型定位块152的槽口,便于在上下冲压的过程中,确保定位的精准,避免产生误差引起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上模座120与下模座130都设置为网格状,减轻重量,便于搬运。且四周都设置有吊耳160与挡板170,挡板170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模座120与下模座130,保证上模座120与下模座130的对齐定位,避免在搬运的过程中产生偏移滑落,安全稳定。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