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0753发布日期:2020-03-27 19:3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三轮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三轮车,主要包括前车架、连接在前车架底部的前车轮、连接在前车架上并能够控制前车轮转向的车把、前部与前车架相连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车架、与主车架后部相连接位于主车架左右两侧的后车架、连接在后车架底部的后车轮以及设置在主车架上方的座椅。

但是现有的儿童三轮车通常不能够折叠,在不使用的时候其体积较大,对于携带和存放都十分不方便。即便部分车型做到可以折叠的设计,其折叠后的体积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三轮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三轮车,包括前车架、连接在所述的前车架底部的前车轮、前部与所述的前车架相连接的主车架、与所述的主车架相连接位于所述的主车架两侧的后车架、连接在所述的后车架底部的后车轮以及连接在所述的主车架后部的靠背,所述的前车架、所述的靠背分别与所述的主车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主车架上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的主车架延伸方向滑动的滑动件,所述的后车架与所述的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的三轮车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主车架后端、所述的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靠背、所述的滑动件转动连接,当所述的三轮车折叠时,所述的靠背向下转动与所述的主车架靠拢并推动所述的滑动件向前滑动带动所述的后车架向所述的主车架转动收拢。

优选地,所述的前车架具有与所述的主车架延伸方向一致的前车架连接部,所述的主车架的前端套设在所述的前车架连接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的前车架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滑动件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的主车架的外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滑动件上开设有沿其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的主车架上开设与所述的第一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的前车架连接部上开设有沿所述的第一滑槽向下方倾斜延伸的第三滑槽且所述的第三滑槽的上端位于所述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在的直线上,所述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以及第三滑槽之间通过第一销钉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三轮车展开时,所述的第一销钉同时位于所述的第一滑槽的前端、第二滑槽的后端以及第三滑槽的上端;

当所述的三轮车折叠时,所述的滑动件向前滑动且所述的第一销钉仍位于所述的第三滑槽上端时,所述的后车架、靠背逐渐向所述的主车架收拢;所述的滑动件继续向前滑动,所述的第一销钉从所述的第三滑槽的上端向所述的第三滑槽下方滑动,所述的前车架能够向所述的主车架转动收拢。

优选地,所述的主车架包括前主车架、主车架套件,所述的前主车架的前端与所述的前车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套设于所述的前主车架的外部并与所述的前主车架可相对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前车架与所述的前主车架的转动连接处可滑动伸出或伸入所述得主车架套件,所述的滑动件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的主车架套件的外部。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三轮车展开时,所述的前车架与所述的前主车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内,所述的前车架、前主车架相对固定;

当所述的三轮车折叠时,所述的滑动件向前滑动,所述的前主车架可相对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向前滑动,使所述的前车架与所述的前主车架的转动连接处伸出所述的主车架套件,所述的前车架能够向所述的前主车架转动收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主车架中部开设有沿所述的滑动件滑动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前部开设有与所述的第四滑槽同向延伸的第五滑槽,所述的滑动件、所述的第四滑槽、第五滑槽通过第二销钉连接,所述的第二销钉穿过所述的滑动件并同时位于所述的第四滑槽、第五滑槽内,

当所述的三轮车展开时:所述的第二销钉位于所述的第四滑槽、第五滑槽的后端,所述的前主车架、所述的主车架套件相对固定;

当所述的三轮车折叠时,所述的滑动件向前滑动,所述的第二销钉沿所述的第四滑槽、第五滑槽向前滑动,所述的前主车架能够相对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向前滑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主车架的尾部开设有第六滑槽,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后部、第六滑槽之间通过第三销钉连接,所述的第三销钉穿过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后部并位于所述的第六凹槽内,

当所述的三轮车展开时,所述的第三销钉位于所述的第六凹槽的前端;

当所述的三轮车折叠时,所述的前主车架相对所述的主车架套件向前滑动,所述的第三销钉向所述的第六凹槽后方滑动。

优选地,所述的三轮车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前车架上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设置的车把,所述的第一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前车轮包括与所述的车把下端相连接的前叉和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叉上的转轮,所述的第二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转轮能够相对所述的前叉滑动地设置,所述的转轮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的转轮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或其延伸线与所述的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交,当所述的转轮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及其延伸线和所述的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无相交,二者之间间隔一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前车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脚踏,所述的脚踏相对所述的前车轮固定或者所述的脚踏可相对所述的前车轮转动收拢。

优选地,所述的折叠三轮车还包括座板,所述的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滑动件上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的折叠三轮车,通过转动靠背实现滑动收拢,并且在前后、两侧方向的距离也可以实现同步缩小,达到了缩小整车体积的目的,在三轮车不使用时,更加方便携带和存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一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一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一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一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俯视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一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一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一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一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附图9为本实施例一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俯视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附图11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附图12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附图13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俯视图;

附图14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一;

附图15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二;

附图16为本实施例二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三;

附图17为本实施例二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附图18为本实施例二处于万向轮模式时的主视图一;

附图19为本实施例二处于万向轮模式时的主视图二;

附图20为本实施例二前车架、主车架的部分拆分示意图。

其中:1、前车架;10、前车轮;100、转轮;101、前叉;1010、长圆孔;11、车把;12、脚踏;13、前车架连接部;130、第三滑槽;14、限位件;2、主车架;20、第二滑槽;21、前主车架;210、第四滑槽;211、第六滑槽;22、主车架尾件;23、主车架套件;230、第五滑槽;3、后车架;30、后车轮;31、第一连杆;40、靠背;41、座板;42、第二连杆;5、滑动件;50、第一滑槽;60、第一销钉;61、第二销钉;62、第三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的一种折叠三轮车,包括前车架1、连接在前车架1底部的前车轮10、连接在前车架1上能够控制前车轮10转向的车把11、前部与前车架1相连接的主车架2、与主车架2相连接位于主车架2两侧的后车架3、连接在后车架3底部的后车轮30以及连接在主车架2上的靠背40、座板41。具体的说:

前车轮1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脚踏12,通过脚踏12给予前车轮10驱动动力。车把11呈t字形,车把11也可转动地连接在前车架1上。前车架1具有与主车架2延伸方向一致的前车架连接部13,主车架2的前端套设在前车架连接部13的外侧且与前车架连接部13可转动地连接。

主车架2上设置有能够沿主车架2延伸方向滑动的滑动件5,滑动件5能够沿主车架2延伸方向滑动地套设在主车架2的外部。后车架3与滑动件5转动连接,一第一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主车架2后端、后车架3转动连接。靠背40与主车架2后端可转动地连接,一第二连杆42的两端分别与背靠背40、滑动件5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42成圆弧形,可以相当于扶手杆。座板41固定连接在滑动件5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5上开设有沿其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50,主车架2上开设与第一滑槽50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滑槽20,前车架连接部13上开设有沿第一滑槽50向下方倾斜延伸的第三滑槽130且第三滑槽130的上端位于第一滑槽50、第二滑槽20所在的直线上,第一滑槽50、第二滑槽20以及第三滑槽130之间通过第一销钉60连接。

当三轮车展开时,第一销钉60同时位于第一滑槽50的前端、第二滑槽20的后端以及第三滑槽130的上端内,各部件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如图1-4所示。

当三轮车折叠时:推动靠背40带动滑动件5向前滑动,滑动件5向前滑动且第一销钉60仍位于第三滑槽130上端时,后车架3、靠背40逐渐向主车架2收拢,如图5所示;滑动件5向前滑动至第一销钉60位于第一滑槽50的后端、第二滑槽20的后端并继续向前滑动,第一销钉60从第三滑槽130的上端并向第三滑槽130下方滑动,此时前车架1能够向主车架2下方转动收拢,直至前车架1、后车架3以及靠背40完全收拢,最后还可以将车把11向前车架1转动收拢,车把11绕沿左右方向的转轴转动与前车架连接部13靠拢,完成折叠,如图6-9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10-20所示的一种折叠三轮车,包括前车架1、连接在前车架1底部的前车轮10、连接在前车架1上能够绕第一转轴(第一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转动且能够控制前车轮10转向的车把11、前部与前车架1相连接的主车架2、与主车架2相连接位于主车架2两侧的后车架3、连接在后车架3底部的后车轮30以及连接在主车架2上的靠背40、座板41。具体的说:

在本实施例中:前车轮包括与车把11下端相连接的前叉101和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前叉101上的转轮100,第二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转轮100能够相对前叉101滑动地设置。转轮100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当转轮10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或其延伸线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交,在该状态下,转轮100处于定向轮使用状态;当转轮10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及其延伸线和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无相交,二者之间间隔一距离,在该状态下,转轮100处于万向轮使用状态,如图18、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叉101上开设有长圆孔1010,在长圆孔1010之间设置限位件14,如可以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起到限位作用,转轮100的第二转轴位于前叉101的长圆孔1010的一端时,转轮10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将前叉101克服限位件14滑动,使至转轮100的第二转轴位于前叉101的长圆孔1010的另一端时,转轮10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

前车轮1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脚踏12,通过脚踏12给予前车轮10驱动动力。本实施例中的脚踏12可相对前车轮10转动收拢。车把11上端具有两个呈倒l字形握持部,握持部也可转动地连接在车把11的上端。

主车架2包括前主车架21、主车架套件23,主车架套件23的尾端形成或者固定连接有主车架尾件22,前主车架21的前端与前车架1可转动地连接,主车架尾件22与前主车架21的后端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主车架套件23套设在前主车架21的外部,滑动件5能够沿主车架套件23延伸方向滑动地套设在主车架套件23的外部。后车架3与滑动件5转动连接,一第一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主车架尾件22、后车架3转动连接。靠背40与主车架尾件22可转动地连接,一第二连杆42的两端分别与滑动件5、靠背4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42成l形。座板41固定连接在滑动件5上方。

前主车架21中部开设有沿滑动件5滑动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210,主车架套件23上开设有与第四滑槽210同向延伸的第五滑槽230,滑动件5、第四滑槽210、第五滑槽230通过第二销钉61连接,第二销钉61穿过滑动件5并同时位于第四滑槽210、第五滑槽230内。前主车架21的尾部开设有第六滑槽211,主车架尾件22、第六滑槽211之间通过第三销钉62连接,第三销钉62穿过主车架尾件22并位于第六凹槽211内,如图20所示。

当三轮车展开时,第二销钉61位于第四滑槽210、第五滑槽230的后端,第三销钉62位于第六凹槽211的前端,由于第二销钉61抵在第四滑槽210的后端,使得前主车架21无法相对主车架套件23向前拉动,前主车架21与主车架套件23、主车架尾件22相对固定,前车架1与前主车架21的转动连接处位于主车架套件23内,前车架1、前主车架21也无法转动,各部件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如图10-13所示。

当三轮车折叠时,推动靠背40带动滑动件5向前滑动,后车架3、靠背40逐渐向主车架2收拢,如图14所示,滑动件5带动第二销钉61沿第四滑槽210、第五滑槽230向前滑动,由于第二销钉61脱离第四滑槽210的后端,使得前主车架21向前移动的限位解除,此时手动拉动前车架1,前主车架21可以相对主车架套件23、主车架尾件22向前滑动,第三销钉62向第六凹槽211后方滑动导向,拉动前车架1至前车架1与前主车架21的转动连接处露出主车架套件23,如图15所示,将车把11旋转90度,使前车轮10朝向主车架2一侧,如图16所示,前车架1向主车架2下方转动收拢,最后还可以将两个握持部向车把11转动收拢,完成折叠,如图17所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