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851发布日期:2019-10-28 23:26阅读:1750来源:国知局
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



背景技术:

客车行李舱舱门是客车外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车的行李舱是存放乘客行李的,舱门如果密封不严,发生漏水、漏风、漏土等问题,将会使乘客的利益受损,影响客车的正常营运。随着对中高档客车的需求增大,上翻式行李舱舱门的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平移式客车行李舱舱门,该舱门采用的是四连杆平衡机构,优点是开启角度大、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开关效率高、速度快、舱门开启时占用舱体空间较小以及存取行李时较为方便。然而常见的平移式客车行李舱舱门的密封形式比较单一,舱门密封在门板上,密封止口与车身骨架是采用断焊连接在一起,导致当车辆高速行驶时,雨水会通过不连续的焊缝渗入行李舱。另外,由于舱门密封在门板上,因此如果密封胶条的压缩量不够容易导致密封不严出现漏水现象。或者调整与车身焊接的密封止口间隙胶条压缩量变小会导致舱门蒙皮变形,外表不平影响整车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有效防止雨水渗入行李舱的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车身骨架形成的行李舱口以及适配在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行李舱门,所述行李舱口的边缘以及所述行李舱门的外缘均设有向内的外缘止口,所述行李舱门的外缘还设置密封翻边止口,所述外缘止口与所述密封翻边止口配合形成疏水槽,所述密封翻边止口远离所述外缘止口的一面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扁钢密封配合,所述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三个拉锁,三个所述拉锁分别位于所述行李舱门的两侧和顶部,所述行李舱口上对应设有与三个所述拉锁配合的三个锁柱。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同时在所述行李舱口的边缘和所述行李舱门的外缘设置向内的所述外缘止口,使雨水难以进入所述行李舱口与所述行李舱门之间缝隙处。同时,通过在所述行李舱门的另一侧设置所述密封翻边止口,使其与所述行李舱门的所述外缘止口配合形成疏水槽,当雨水从所述行李舱口与所述行李舱门之间缝隙处渗入时,不会第一时间接触到所述密封胶条而是进入所述疏水槽,并沿所述疏水槽向两侧流动从两端下落。通过设置所述密封胶条形成第三道阻隔线,保证在暴雨天气也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行李舱。正常状况下雨水一般是由舱门的顶部缝隙以及两侧的缝隙渗入,通过将三个所述拉锁分别设置在所述行李舱口的两侧和顶部,使所述舱门的两侧和顶部的密封胶条与车身骨架的配合更紧密,进而更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能够实现在舱门的长度达到两米的情况下仍不会出现漏水。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还包括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动架以及一对平衡拉杆,所述转动架包括两个连杆和直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舱门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连杆通过所述直杆相连接,所述连杆包括弧形部和直部,所述弧形部靠近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处,所述弧形部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片铰接配合的气弹簧,所述气弹簧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配合,所述行李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片以及所述气弹簧呈以两者共同铰接点为最高点的倾斜状态。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连杆的弧形部设置所述连接片,并使所述行李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片以及所述气弹簧呈以两者共同铰接点为最高点的倾斜状态,进而保证舱门关闭时所述气弹簧的作用力为倾斜向上,使所述连杆受力向上固定,以及关门时使所述气弹簧从水平状态变为向上倾斜时会施力使所述行李舱门自动关闭。开门时,当所述气弹簧从水平状态变为向下倾斜时,所述气弹簧会施加推力促使所述连杆向下旋转进而自动开门。所述转轴机构安装方便、牢固可靠,使所述行李舱门开关自如,所述转轴机构能够应用于3.5米、3.7米车高大型客车的手动平移行李舱门上。

一个优选方案是,一对所述平衡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行李舱门的两端,所述平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所述平衡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舱门的下部铰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一对所述平衡拉杆使所述行李舱门的启动与闭合更顺畅。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拉锁中转结构,三个所述拉锁均与所述拉锁中转结构传动连接,所述行李舱门上设有与所述拉锁中转结构连接的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拉锁中转结构拉动三个所述拉锁进而开启三个所述拉锁,使所述行李舱门活动。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拉锁中转结构使所述手柄的位置能够降低至人体适合的位置,更容易对舱门施力,使舱门的开启与闭合更轻松。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拉锁中转结构通过三个拉杆分别与三个所述拉锁连接。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行李舱门顶部的所述疏水槽以沿中垂面为中心向所述行李舱门的两侧倾斜。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该结构使与水进入所述疏水槽后会自动向两端流动而不会积蓄,进而使雨水更难接触到所述密封胶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所述转轴机构的布局示意图;

图5是所述锁紧机构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由车身骨架形成的行李舱口以及适配在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行李舱门1,所述行李舱口的边缘以及所述行李舱门1的外缘均设有向内的外缘止口2,所述行李舱门1的外缘还设置密封翻边止口3,所述外缘止口2与所述密封翻边止口3配合形成疏水槽,所述密封翻边止口3远离所述外缘止口2的一面设有密封胶条4,所述密封胶条4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扁钢密封配合,所述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三个拉锁5,三个所述拉锁5分别位于所述行李舱门1的两侧和顶部,所述行李舱口上对应设有与三个所述拉锁5配合的三个锁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车手动平移机构行李舱门还包括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动架以及一对平衡拉杆6,所述转动架包括两个连杆7和直杆8,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舱门1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连杆7通过所述直杆8相连接,所述连杆7包括弧形部和直部,所述弧形部靠近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处,所述弧形部上设有连接片9,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活塞杆末端与所述连接片9铰接配合的气弹簧10,所述气弹簧10远离所述连接片9的一端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配合,所述行李舱门1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片9以及所述气弹簧10呈以两者共同铰接点为最高点的倾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平衡拉杆6分别设置在所述行李舱门1的两端,所述平衡拉杆6的一端与所述行李舱口处的车身骨架铰接,所述平衡拉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舱门1的下部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拉锁中转结构11,三个所述拉锁5均与所述拉锁中转结构11传动连接,所述行李舱门1上设有与所述拉锁中转结构11连接的手柄12,所述手柄12通过所述拉锁中转结构11拉动三个所述拉锁5进而开启三个所述拉锁5,使所述行李舱门1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锁中转结构11通过三根拉杆分别与三个所述拉锁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门1顶部的所述疏水槽以沿中垂面为中心向所述行李舱门1的两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客车行李舱门结构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