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9856发布日期:2019-12-31 14:25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坐垫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目前,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日常出行经常使用电动车,电动车的形态、大小也更具多样性;驾驶者使用电动车时,可通过站、坐、平躺等多种姿态,满足不同的驾驶需求。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坐垫的形态是固定,无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转变,针对与驾驶者站、坐、平躺等多种姿态切换时,无法转变呈相应的形态,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并且,影响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坐垫的形态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包括具有滑轨的底盘以及垫体,所述底盘呈纵向布置,所述滑轨沿纵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垫体包括支撑板以及座板,所述座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铰接布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呈固定布置,所述座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滑轨;当所述座板的上端处于所述滑轨的上部时,所述座板相对地面呈倾斜布置,当所述座板的上端移动至所述滑轨的下部时,所述座板呈水平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座板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沿横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底盘呈固定布置;所述滑轨贯穿所述第一转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滑轨移动,实现所述座板水平布置以及倾斜布置的切换。

进一步的,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定位轮,所述底盘形成有两条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轮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具有第二转轴,所述座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呈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座板包括平直部以及弯折部,所述平直部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弯折部的下部与所述平直部的下端对接布置;沿所述弯折部的下部至所述弯折部的上部方向,所述弯折部逐渐朝向所述滑轨方向弯折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朝外呈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包括脚踏垫;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具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沿横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底盘呈固定布置,所述脚踏垫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垫沿背离地面朝上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包括底垫,所述底垫具有所述滑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垫呈固定布置,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至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方向,所述支撑板逐渐朝背离所述底垫方向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垫沿背离所述支撑板方向呈拱形弧形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电动车呈站立模式时,驾驶者站立在底盘上,底盘呈纵向布置,座板的上端处于滑轨的上部,座板相对地面呈倾斜布置,底盘以及座板分别对驾驶者起到支撑作用,实现电动车呈站立模式;需要切换成坐式模式时,座板的上端移动至滑轨的下部,使座板呈水平布置,驾驶员坐在座板上,实现坐式模式;这样,电动车的坐垫结构的形态可根据驾驶者的需要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的需求,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以及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的导轨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呈站立模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呈坐式模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呈驾驶模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式电动车呈平躺模式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用于解决电动车坐垫的形态单一的问题。

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包括底盘10以及垫体70,底盘10具有滑轨60,底盘呈10纵向布置,滑轨60沿纵向方向延伸布置,垫体70包括支撑板71以及座板72,座板72的下端与支撑板71的上端铰接布置,支撑板71的下端呈固定布置,座板72的上端活动连接滑轨60;当座板72的上端处于滑轨60的上部时,座板72相对地面呈倾斜布置,当座板72的上端移动至滑轨60的下部时,座板72呈水平布置。

上述的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电动车呈站立模式时,驾驶者站立在底盘上,底盘10呈纵向布置,座板72的上端处于滑轨的上部,座板72相对地面呈倾斜布置,底盘10以及座板72分别对驾驶者起到支撑作用,实现电动车呈站立模式;需要切换成坐式模式时,座板72的上端移动至滑轨60的下部,使座板72呈水平布置,驾驶员坐在座板上,实现坐式模式;这样,电动车的坐垫结构的形态可根据驾驶者的需要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的需求,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以及驾驶安全。

变形式电动车,包括底盘10、前轮组20、后轮组30、横向收缩杆40以及纵向收缩杆50,底盘10具有下端面和上端面,前轮组20处于后轮组30的前方,横向收缩杆40可收缩或伸展,且横向收缩杆40沿横向布置,纵向收缩杆50可收缩或伸展,且纵向收缩杆50沿纵向布置。

底盘10的下端面设有导轨90,导轨90沿底盘10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横向收缩杆40的一端与导轨90活动连接,横向收缩杆40的另一端与后轮组30呈固定布置,纵向收缩杆50的下端固定后轮组30,纵向收缩杆50的上端与导轨90活动连接;底盘10的上端面设有垫体70以及滑轨60,垫体70的下端呈固定布置,垫体70的上端活动连接滑轨60,垫体70包括供驾驶者坐下的座板72,当垫体70的上端处于滑轨60的下部时,座板72呈水平状布置。

电动车呈站立模式时,驾驶者站立在底盘10上,底盘10呈纵向布置,横向收缩杆40适当伸长,延长前轮组20和后轮组30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整车的重心落在前后轮之间,实现电动车呈站立模式;需要切换成坐式模式时,横向收缩杆40和纵向收缩杆50分别适当伸长,垫体70的上端移动至滑轨60的下部,使座板72呈水平状布置,以适应驾驶员坐姿;需要切换成驾驶模式时,横向收缩杆40的一端沿背离前轮组20方向在导轨90移动,且移动至最远距离,同时,横向收缩杆40收缩至最短距离,纵向收缩杆50的上端沿背离前轮组20方向移动至最远距离,纵向收缩杆50收缩至最短距离,垫体70的上端移动至滑轨60的上部,使底盘10角度发生变化,适应车辆的行驶以及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这样,电动车的形态可根据驾驶者的需要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的需求,且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以及驾驶安全。

电动车呈在站立模式时,横向收缩杆40适当伸长,以延长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整车中心落在前后轮之间,保证车辆的稳定性。横向收缩杆40通过长度调整来使轮距适应整车的重心分布,在站立状态时,电动车的车速限制在较低值,以保证行驶安全。

在坐式模式下,横向收缩杆40收缩,纵向收缩杆50收缩,时整体重心下移,同时,垫体70的上端移动至滑轨60的下部,使座板72呈水平状布置,在底盘10转轴的控制之下,支撑部19相对变形部18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踏板转轴控制脚踏板80旋转一定角度以适应坐姿的变化,坐式模式中,允许车辆中低速行驶。

在驾驶模式下,横向收缩杆40的一端沿背离前轮组20方向在导轨90移动,且移动至最远距离,同时,横向收缩杆40收缩至最短距离,纵向收缩杆50的上端沿背离前轮组20方向移动至最远距离,纵向收缩杆50收缩至最短距离,垫体70的上端移动至滑轨60的上部,使底盘10角度以及垫体70的形态发生变化,以适应车辆的行驶需要,在该模式下,车辆可达到最高行驶速度。

在平躺模式下,底盘10和座椅角度最接近人自然平躺的姿势,在此状态下,车辆行走机构将通过锁止机构锁止。

本实施例中,底盘10包括底垫17以及脚踏垫,脚踏垫与底垫17呈铰接布置,电动车不同模式,脚踏垫相对底垫17角度产生变形,以适应不同模式的需求;沿背离前进方向,底垫17呈拱起弧形布置;当呈站立状态时,脚踏垫背离地面朝上呈倾斜布置,使重心朝后,增强驾驶安全性。

底垫17的下部连接前轮组20,底垫17的上部朝背离下部方向延伸布置,实现底垫17与前轮组20的相对固定,且底垫17具有支撑范围,保证对驾驶者起到支撑作用。

再者,底垫17包括支撑部19以及变形部18,变形部18的下端连接前轮组20,变形部18的上端铰接支撑部19;变形部18的上端面设有垫体70和滑轨60,变形部18的下端面设有导轨90;前轮组20和后轮组30通过导轨90相对变形部18移动,使变形部18相对水平面的角度产生变化,实现不同的模式的切换,另外,支撑部19与变形部18相对角度改变,使底垫17与驾驶者更加锲合,提高驾驶舒适度。

底垫17设有第四转轴14,支撑部19与第四转轴14呈固定布置,变形部18与第四转轴14呈活动布置,实现变形部18相对支撑部19摆动,从而调节变形部18与支撑部19之间的角度,实现驾驶模式与平躺模式的切换。

支撑部19设有背垫15以及头垫16,沿朝向前进方向,背垫15和头垫16分别呈拱起布置;驾驶者驾驶电动车时,背垫15对驾驶者的背部起到支撑按摩作用,对驾驶者的背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增强驾驶者的驾驶舒适度;头垫16对驾驶者的头部起到支撑按摩作用,对驾驶者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增强驾驶者的驾驶舒适度。

垫体70与底垫17之间形成内部空间,内部空间设有控制件81以及电源件82,电源件82与控制件81电性连接;且电源件82供电,驱动前轮组20和后轮组30工作;这样,电动车的驾驶通过控制件81控制,且电动车的模式切换也是由控制件81控制,保证模式切换的精准性,且提高驾驶安全。

控制件81具有电源件82检测模块,提供电源件82充电保护、低电压保护、放电过流保护等功能。

控制件81由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及传感器组成,mcu控制电动车的各个横向收缩杆40、纵向收缩杆50、前轮组20、后轮组30等,传感器用于测出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弯速率、加减速度等,在反馈至控制器(mcu);mcu根据使用者的控制指令来操纵车上的各个设备,并通过传感器数据来检测车辆运行状态,当传感器某项或某几项数据接近设计临界值时,mcu主动干预车辆控制以防止事故。

电源件82可以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实现对各个结构供电,满足电动车的使用。

前轮组20包括多个前轮以及转向结构,控制件81通过转向结构控制车轮与车辆前进方向的夹角,从而实现对电动车行进方向的控制。

前轮组20包括多个后轮、动力电机以及制动装置,动力电机由电源件82供电,控制件81通过动力电机驱动各个后轮转动,控制电动车行驶速度和启动,控制件81通过制动装置对后轮制动,控制电动车停止。

垫体70包括支撑板71,支撑板71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支撑板71的上部与座板72的下部呈铰接布置,座板72的上部活动连接滑轨60;通过支撑板71与座板72夹角的变化,以及座板72与滑轨60的配合,实现垫体70的形态变化,满足电动车不同模式的需求。

座板72的上部形成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活动连接滑轨60,第一转轴11相对滑轨60移动,实现座板72的变形。

滑轨60设有用于使座板72的上部与滑轨60相对固定的锁定结构,滑轨60的下部和上部分设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与控制件81电性连接;在锁定结构的作用下,实现模式的固定,避免电动车使用过程中,造成模式的误切换,从而提高驾驶安全。

锁定结构包括锁定轴,第一转轴11具有锁定孔,控制件81控制锁定轴移动嵌入锁定孔,实现座板72的锁定。

导轨90包括纵杆滑段92以及横杆滑段91,纵杆滑段92和横杆滑段91呈上下对接布置,横向收缩杆40的一端与横杆滑段91呈活动连接,横向收缩杆40的另一端与后轮组30呈固定布置,纵向收缩杆50的下端固定后轮组30,纵向收缩杆50的上端与纵杆滑段92呈活动连接;当横向收缩杆40的一端处于横杆滑段91的上端,且纵向收缩杆50的上端处于纵杆滑段92的上端时,呈驾驶状态;实现纵向收缩杆50和横向收缩杆40的移动,实现模式的切换。

再者,导轨90设有限位板,限位板97处于纵杆滑段92与横杆滑段91之间,限位板限制横向收缩杆40的一端移动至纵杆滑段92,限位板限制纵向收缩杆50的上端移动至横杆滑段91;在限位板的作用下,有效避免纵向收缩杆50和横向收缩杆40造成相互影响,保证电动车的模式切换。

具体的,变形式电动车设有锁止装置,当呈平躺状态时,锁止装置限制前轮组20和后轮组30工作,变形式电动车呈停止状态;当呈平躺状态时,电动车处于停止状态,便于驾驶者休息,且保证安全。

本实施例中,座板72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沿横向方向延伸布置,第一转轴11与底盘10呈固定布置,保证第一转轴11的设置稳固性;滑轨60贯穿第一转轴11,沿纵向方向,第一转轴11相对滑轨60移动,实现座板72水平布置以及倾斜布置的切换;这样,便于座板72的变形。

再者,沿横向方向,第一转轴1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定位轮,底盘10形成有两条定位槽,两个定位轮分别嵌入两个定位槽;在定位轮与定位槽的配合作用下,避免第一转轴11移动时,造成偏移,影响座板72的变形。

支撑板71的上端具有第二转轴12,座板72的下端活动连接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与第一转轴11呈平行布置;在第二转轴12的作用下,便于支撑板71与座板72的相对移动,从而便于座板72呈水平布置以及倾斜布置的切换。

另外,第二转轴12对垫体70起到加固作用,使垫体70的整体结构更具稳固,且第二转轴12有助于增强垫体70的承受力,增长垫体70的使用寿命。

座板72包括平直部721以及弯折部722,平直部721的下端活动连接第二转轴12,弯折部722的下部与平直部721的下端对接布置;沿弯折部722的下部至弯折部722的上部方向,弯折部722逐渐朝向滑轨60方向弯折布置;在弯折部722的作用下,驾驶者坐在座板72上,使驾驶者的重心朝后,避免驾驶者朝前滑移,影响驾驶者坐在座板72上。

再者,弯折部722朝外呈弧形布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提高弯折部722与驾驶者的锲合效果,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

底盘10包括脚踏垫;支撑板71的下端具有第三转轴13,第三转轴13沿横向方向延伸布置,第三转轴13与底盘10呈固定布置,脚踏垫活动连接第三转轴13;通过第三转轴13实行脚踏垫与支撑板71的相对角度的变化,使脚踏垫适用于不用的模式,增强电动车的使用舒适度。

脚踏垫沿背离地面朝上呈倾斜布置,使驾驶者的重心朝后,提高驾驶者的驾驶安全。

底盘10包括底垫17,底垫17具有滑轨60;支撑板71的下端与底垫17呈固定布置,沿支撑板71的下端至支撑板71的上端方向,支撑板71逐渐朝背离底垫17方向呈倾斜布置;这样设置,不同模式下,支撑板71对驾驶者的影响最小,且对驾驶者起到支护作用。

底垫17沿背离支撑板71方向呈拱形弧形布置;这样,底垫17与支撑板71具有较大的距离,使内部空间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控制件81以及电源件82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横向收缩杆40包括第一滚轮42以及可收缩或伸展的第一杆体41,第一杆体41的一端与第一滚轮42呈固定布置,第一杆体41的另一端与后轮组30呈固定布置,第一滚轮42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横杆滑段91嵌入第一安装槽;通过第一杆体41的伸缩,实现对前轮组20和后轮组3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滚轮42实现横向收缩杆40与导轨90的相对移动;在第一安装槽的作用下,对第一滚轮4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便于第一滚轮42的移动。

再者,底盘10具有下端面,导轨90形成在底盘10的下端面;第一安装槽包括两个呈正对布置的第一槽壁,两个第一槽壁之间形成设置间隙,横杆滑段91处于设置间隙,避免第一滚轮42移动时,造成偏移过大。

另外,第一槽壁的外端面抵触底盘10的下端面,这样第一滚轮42移动时,第一槽壁贴合底盘10的下端面,增强第一滚轮42的移动稳定性。

第一槽壁呈圆形布置,第一槽壁的外端面朝外呈弧形布置;便于第一滚轮42移动,且降低第一槽壁对底盘10的下端面的摩擦力,从而便于第一滚轮42的移动。

两个第一槽壁形成有第一固定槽,沿横杆滑段91的宽度方向,横杆滑段91具有两个第一固定条93,第一固定条93沿横杆滑段9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第一固定条93贯穿固定槽;在第一固定条93与第一固定槽的配合作用下,避免第一滚轮42移动偏移过大,避免影响第一滚轮42的移动;另外,在一低固定条的作用下,避免第一滚轮42与底盘10分离。

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槽底,第一槽底设有第一加固块,横杆滑段91设有第一加固孔95,当第一加固块嵌入第一加固孔95时,第一滚轮42与横杆滑段91呈相对固定;在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块的配合作用下,增强第一滚轮42与横杆滑段91的固定效果,避免模式的误切换,保证驾驶安全。

横杆滑段9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加固孔95,当电动车处于站立模式或坐式模式时,横杆滑段91的上端的第一加固孔95与第一固定块配合,实现站立模式或坐式模式的固定,保证站立模式或坐式模式的使用;当电动车处于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时,横杆滑段91的下端的第一加固孔95与第一固定块配合,实现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的固定,保证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的使用。

电动车的导轨90结构包括控制件81,控制件81控制其一第一槽壁朝向另一第一槽壁往复移动,夹持或放松横杆滑段91;当使用电动车时,选择模式后,两个第一槽壁夹持横杆滑段91,增强第一滚轮42与横杆滑段91的相对固定效果,保证各个模式的使用;当切换模式时,两个第一槽壁放松横杆滑段91,便于第一滚轮42的移动。

具体的,纵向收缩杆50包括第二滚轮52以及可收缩或伸展的第二杆体51,第二杆体51的一端与第二滚轮52呈固定布置,第二杆体51的另一端与后轮组30呈固定布置,第二滚轮52形成有第二安装槽,纵杆滑段92嵌入第二安装槽;通过第二杆体51的伸缩,实现对底盘10高度以及底盘10角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滚轮52实现纵向收缩杆50与导轨90的相对移动;在第二安装槽的作用下,对第二滚轮5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便于第二滚轮52的移动。

再者,第二安装槽包括两个呈正对布置的第二槽壁,两个第二槽壁之间形成设置间距,纵杆滑段92处于该设置间距,避免第二滚轮52移动时,造成偏移过大。

另外,第二槽壁的外端面抵触底盘10的下端面,这样第二滚轮52移动时,第二槽壁贴合底盘10的下端面,增强第二滚轮52的移动稳定性。

第二槽壁呈圆形布置,第二槽壁的外端面朝外呈弧形布置;便于第二滚轮52移动,且降低第二槽壁对底盘10的下端面的摩擦力,从而便于第二滚轮52的移动。

两个第二槽壁形成有第二固定槽,沿纵杆滑段92的宽度方向,纵杆滑段92具有两个第二固定条94,第二固定条94沿纵杆滑段92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第二固定条94贯穿固定槽;在第二固定条94与第二固定槽的配合作用下,避免第二滚轮52移动偏移过大,避免影响第二滚轮52的移动;另外,在二低固定条的作用下,避免第二滚轮52与底盘10分离。

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槽底,第二槽底设有第二加固块,纵杆滑段92设有第二加固孔96,当第二加固块嵌入第二加固孔96时,第二滚轮52与纵杆滑段92呈相对固定;在第二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块的配合作用下,增强第二滚轮52与纵杆滑段92的固定效果,避免模式的误切换,保证驾驶安全。

纵杆滑段9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二加固孔96,当电动车处于站立模式或坐式模式时,纵杆滑段92的下端的第二加固孔96与第二固定块配合,实现站立模式或坐式模式的固定,保证站立模式或坐式模式的使用;当电动车处于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时,纵杆滑段92的上端的第二加固孔96与第二固定块配合,实现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的固定,保证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的使用。

控制件81控制其一第二槽壁朝向另一第二槽壁往复移动,夹持或放松纵杆滑段92;当使用电动车时,选择模式后,两个第二槽壁夹持纵杆滑段92,增强第二滚轮52与纵杆滑段92的相对固定效果,保证各个模式的使用;当切换模式时,两个第二槽壁放松纵杆滑段92,便于第二滚轮52的移动,便于模式的切换。

纵杆滑段92与横杆滑段91呈一体成型布置,节省材料,无需多次安设,便于导轨90的安设。

沿导轨90的宽度方向,限位板97具有横向距离,第一滚轮42具有横向宽度;限位板97的横向距离大于第一滚轮42的横向宽度;保证限位板97具有足够的限制范围,避免第一滚轮42误进入纵杆滑段92。

另外,在限位板97的作用下,有效避免第二滚轮52误进入横杆滑段91,导致第一滚轮42与第二滚轮52造成碰撞。

电动车设有多个位置传感器,各个位置传感器分别对应各个模式,各个位置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控制件81,便于控制件81对各个模式的监控以及各个模式的切换。

弯折部722与背垫15之间具有凹陷空间,驾驶员使用电动车时,当电动车处于驾驶模式或平躺模式时,驾驶者的臀部置于凹陷空间,增强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同时增强驾驶员的驾驶安全。

前轮组20活动连接底盘10,实现前轮组20的固定,增强电动车的整体稳定性,便于电动车的使用,以及保证使用安全。

前轮组20活动连接垫体70,实现前轮组20的固定,增强电动车的整体稳定性,便于电动车的使用,以及保证使用安全。

前轮组20之间与驾驶者的脚步固定,类似滑轮,通过后轮组30的驱动,驾驶者脚部施加作用下,改变前轮组20的前进方向,实现转向,实现电动车的使用,以及增强驾驶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