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167发布日期:2019-11-12 21:5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座垫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座垫支撑机构,尤指一种利用可分段式转动的第一支架,使摩托车的座垫分段式开启的座垫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常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车及摩托车,摩托车形式的交通工具为一种由引擎驱动,主要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三轮或四轮等的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

一般来说,在开启摩托车的座垫时,是通过一支撑杆来使座垫维持开启状态,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为具现有的座垫支撑机构的摩托车示意图、摩托车座垫开启示意图及另一摩托车座垫开启示意图。现有的座垫支撑机构设置于一摩托车10上,具有一支撑杆1,支撑杆1由置物箱102内部连接座垫101。

如图3所示,支撑杆1装设于座垫101中心偏右侧位置,此开启方式会使座垫101偏位,因支撑杆1顶起的力量造成座垫101单侧受力,使座垫101本身产生扭曲导致关闭座垫101时,用以固定座垫101于置物箱102上的锁勾位置产生偏位。

因此,为解决上述支撑杆的问题,本创作人基于积极发明创作的精神,构思出一种座垫支撑机构,利用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内设置弹簧构件及止挡构件,使第一支架可以分段式转动,从而使摩托车的座垫分段式开启,避免座垫偏位、轴部不正常磨损及座垫外伤等问题,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分段式转动的第一支架,使摩托车的座垫分段式开启,改善座垫偏位、轴部不正常磨损及座垫外伤等问题,本创作人思及以下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包括有:一第一支架、一内支架、一第二支架、一心轴构件、至少一簧片构件及至少一止挡构件。第一支架包括有二第一贯孔及至少一第一枢转孔,内支架具有一第二贯孔,并设置于二第一贯孔之间,第二贯孔对应二第一贯孔,第二支架包括有二第三贯孔及至少一第二枢转孔,二第三贯孔对应二第一贯孔,心轴构件穿设二第一贯孔、第二贯孔及二第三贯孔,并使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可以心轴构件为中心自由转动,至少一簧片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至少一第一枢转孔内,至少一止挡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至少一第一枢转孔及至少一第二枢转孔内,当第一支架转动时,每一簧片构件可分别顶推每一止挡构件,使每一止挡构件分别于每一第二枢转孔内分段式地移动。

本实用新型更可包括二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垫片,二垫片分别覆盖至少一第二枢转孔。

上述内支架更可包括二圆环部,二圆环部分别覆盖至少一第一枢转孔。

上述心轴构件更可包括一E环部、一嵌合部及一环状部,E环部及环状部的直径大于二第三贯孔的直径,E环部对应嵌合部,嵌合部及环状部形成于心轴构件的两端。

上述每一第一枢转孔更可包括一第一安装部及一第二安装部,每一簧片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安装部,每一止挡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二安装部。

上述每一第二枢转孔更可包括一回复部,其为每一止挡构件在每一第二枢转孔内的起始位置。

上述每一第二枢转孔更可包括多个连续形成且呈阶梯状的止挡部,每一止挡构件随第一支架转动而依序地抵靠每一止挡部。

上述多个止挡部可为四止挡部,当每一止挡构件依序抵靠每一止挡部时,摩托车的座垫朝开启方向以15度的旋转角度分段转动开启。

上述每一第二枢转孔更可包括一限位部,当每一止挡构件位于限位部时与多个止挡部呈现未接触状态。

上述第一支架更可包括有一与摩托车的座垫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二支架更可包括有一与摩托车的车架连接的第二固定部。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性与优点能更浅显易懂,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具现有的座垫支撑机构的摩托车示意图。

图2为具现有的座垫支撑机构的摩托车座垫开启示意图。

图3为具现有的座垫支撑机构的另一摩托车座垫开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的组装完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的第一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开启状态的结构运动示意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开启状态的另一结构运动示意图。

图8D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开启状态的再一结构运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支撑杆

10 摩托车

101 座垫

102 置物箱

2 座垫支撑机构

21 第一支架

211 第一贯孔

212 第一枢转孔

2121 第一安装部

2122 第二安装部

213 第一固定部

22 内支架

221 第二贯孔

222 圆环部

23 第二支架

231 第三贯孔

232 第二枢转孔

2321 回复部

2322a,2322b,2322c,2322d 止挡部

2323 限位部

233 第二固定部

24 心轴构件

241 E环部

242 嵌合部

243 环状部

25 簧片构件

26 止挡构件

27 垫片

271 第四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4至图7,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的组装完成示意图、结构分解示意图、第一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及第二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2设置于一具有一座垫及一车架的摩托车上,包括有:一第一支架21、一内支架22、一第二支架23、一心轴构件24、四簧片构件25、四止挡构件26及二垫片27。

第一支架21包括有二第一贯孔211、四第一枢转孔212及一第一固定部213,每一第一枢转孔212包括有一第一安装部2121及一第二安装部2122,第一固定部213与摩托车摩托车的座垫连接,内支架22包括有一第二贯孔221及二圆环部222,并设置于二第一贯孔211之间,第二贯孔221对应二第一贯孔211,二圆环部22由内侧分别覆盖四第一枢转孔212,第二支架23包括有二第三贯孔231、四第二枢转孔232及一第二固定部233,二第三贯孔231对应二第一贯孔211,每一第二枢转孔232包括有一回复部2321、四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及一限位部2323,第二固定部233摩托车的车架连接。

心轴构件24包括有一E环部241、一嵌合部242及一环状部243,E环部241及环状部243的直径大于二第三贯孔231的直径,E环部241对应嵌合部242,嵌合部242及环状部243形成于心轴构件24的两端,心轴构件24穿设二第一贯孔211、第二贯孔221及二第三贯孔231,并使第一支架21及第二支架23可以心轴构件24为中心自由转动。

四簧片构件25分别对应设置于四第一枢转孔212内,四止挡构件26分别对应设置于四第一枢转孔212及四第二枢转孔232内,当第一支架21转动时,每一簧片构件25可分别顶推每一止挡构件26,使每一止挡构件26分别于每一第二枢转孔232内分段式地移动,二垫片27由外侧分别覆盖四第二枢转孔232,且每一垫片27具有一供心轴构件24穿设的第四贯孔271。

详细而言,每一簧片构件25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安装部2121,每一止挡构件26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二安装部2122,回复部2321为每一止挡构件26在每一第二枢转孔232内的起始位置,四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为连续形成且呈阶梯状的结构,每一止挡构件26随第一支架21转动而依序地抵靠四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每一止挡构件26位于限位部2323时与四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呈现未接触状态,通过止挡构件26分段式地抵靠于四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第一支架21得以分段式地转动,因而使摩托车的座垫可以分段式地旋转开启。

参阅图8A至图8D,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开启状态的结构运动示意图、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开启状态的另一结构运动示意图及座垫支撑机构于座垫开启状态的再一结构运动示意图,同时配合参阅图4至图7。

如图8A所示,止挡构件26位于第二枢转孔232内并抵靠止挡部2322a,此时与第一支架21的第一固定部213连接的座垫(图未示)为闭合状态,当摩托车骑乘者解锁座垫锁并开启座垫时,则如图8B所示,第一支架21转动时,第一枢转孔212内的簧片构件25会顶推止挡构件26,使止挡构件26抵靠于止挡部2322b,此时座垫得以开启固定角度,同时维持开启状态。

接下来,当摩托车骑乘者持续开启座垫时,会如图8C所示,第一枢转孔212内的簧片构件25顶推止挡构件26,使止挡构件26抵靠于止挡部2322d,此时会以大于抵靠于止挡部2322b时的固定角度开启座垫,同时使坐垫能够维持开启状态。

最后,当摩托车骑乘者要关闭座垫时,将座垫再开启一小段距离,使止挡构件26进入第二枢转孔232的限位部2323,此时,簧片构件25会将止挡构件26转为固定位置,使止挡构件26与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呈现未接触状态,接着摩托车骑乘者骑乘者即可将座垫关闭,使止挡构件26回复至如图8A的位置,使座垫处于闭合状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止挡构件26依序抵靠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时,摩托车的座垫朝座垫开启方向以15度的旋转角度分段转动开启,但不仅限于此,止挡部的数量及形状可视实际所需分段数量及每一分段所需开启角度进行调整。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支撑机构2利用第一支架21内的簧片构件25顶推止挡构件26,使止挡构件26在第二支架23内的第二枢转孔232分段式地抵靠止挡部2322a,2322b,2322c,2322d,因而使连接于第一支架21的座垫可以分段式地转动,除了可避免座垫偏位、轴部不正常磨损及座垫外伤等问题,在外观造型上也较支撑杆形式为佳,使用上也不会因支撑杆的设置位置造成取物困难。

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