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电动车翻转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164发布日期:2019-11-12 21:5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电动车翻转鞍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电动车翻转鞍管。



背景技术:

在如今社会,为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的压力,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大力的促进自行车的发展,骑车出行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自行车行业迅猛发展,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具有环保、方便、价格适中的优点,已成为人们信赖的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装在自行车车架的立管与后轮之间,并紧靠立管,因此当抽取蓄电池充电时,需将鞍座翻转,现有的翻转式鞍管操作复杂,而且在取出电瓶时需要较大的力气手动翻转鞍座,尤其对女性用户来讲比较困难,给用户带来不便,除此之外,翻转鞍管包括安装底座以及翻转部,在锁定鞍座的过程中,需要将翻转部的固定结构按压至安装底座的固定杆处,使固定结构与固定杆通过配合关系完成鞍座的锁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频繁的锁定使得固定杆容易被压弯,造成鞍管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电动车翻转鞍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电动车翻转鞍管,包括鞍管以及固接于鞍管上端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安装底座铰接的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包括对称设置的立板以及设于两立板下端之间的连接板,所述立板开有“n”形孔,所述连接板开有两端与两“n”形孔贯通的第一矩形孔以及与第一矩形孔中部连通的第二矩形孔,所述安装底座包括与鞍管固接的底板以及对称固接于底板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立板通过铰轴铰接,所述翻转部与安装底座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接于两立板之间的支撑轴、固接于两挡板之间的固定杆以及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中部与支撑轴转动连接,驱动杆上端向远离铰轴的方向延伸,驱动杆下端向固定杆弯折形成弯钩部,所述铰轴与驱动杆之间设有弹簧,铰轴外侧与弯钩部抵接,所述固定杆与底板之间对称固接有支撑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底板相对弯钩部的位置开有让位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挡板与立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铰轴外侧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设于一侧的挡板与立板之间,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立板和底板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立板靠近铰轴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抵接部,所述底板靠近铰轴一端向上弯折成限位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鞍管靠近底板的位置设有阻尼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驱动杆远离铰轴的一端设有保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鞍座需要翻转时,抬起驱动杆使弯钩部与固定杆之间脱离配合关系,当鞍座复位时,弯钩部外侧贴着固定杆向下移动,当固定杆进入弯钩部内侧时,驱动杆受弹簧的作用使铰轴外侧与弯钩部内侧抵接,将翻转部固定,在不改变原有鞍管与鞍座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可按需要随时翻转或复位鞍座,使电动自行车立管周围的空间紧凑、合理,方便使用者操作;除此之外,固定杆与底板之间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避免两挡板之间距离过大使得固定杆经长时间使用被压弯,提高固定杆的抗压强度,增加鞍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底座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部分的顶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铰轴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立板部分的扭簧装配示意图。

图中:1.保护垫,2.驱动杆,3.支撑轴,4.抵接部,5.固定杆,6.立板,7.挡板,8.铰轴,9.限位部,10.阻尼层,11.鞍管,12.弹簧,13.弯钩部,14.支撑柱,15.让位口,16.底板,17.第二矩形孔,18.连接板,19.第一矩形孔,20.扭簧,21.挡块,22.“n”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鞍管11以及固接于鞍管11上端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安装底座铰接的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包括对称设置的立板6以及设于两立板6下端之间的连接板18,两立板6上端远离铰轴8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鞍座的连接套管,所述立板6开有“n”形孔22,所述连接板18开有两端与两“n”形孔22贯通的第一矩形孔19以及与第一矩形孔19中部连通的第二矩形孔17,“n”形孔22与第一矩形孔19用于在鞍座复位过程中给固定杆5让位,本例中第二矩形孔17垂直于第一矩形孔19设置,驱动杆2的弯钩部13贯穿第一矩形孔19和第二矩形孔17,并沿着第二矩形孔17移动,所述安装底座包括与鞍管11固接的底板16以及对称固接于底板16上的挡板7,所述挡板7与立板6通过铰轴8铰接,所述翻转部与安装底座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接于两立板6之间的支撑轴3、固接于两挡板7之间的固定杆5以及驱动杆2,所述驱动杆2中部与支撑轴3转动连接,驱动杆2上端向远离铰轴8的方向延伸,驱动杆2下端向固定杆5弯折形成弯钩部13,所述铰轴8与驱动杆2之间设有弹簧12,本例中弹簧12一端与铰轴8固接,弹簧12另一端驱动杆2靠近弯钩部13的位置固接,铰轴8外侧与弯钩部13抵接,所述固定杆5与底板16之间对称固接有支撑柱14。当鞍座需要翻转时,抬起驱动杆2使弯钩部13与固定杆5之间脱离配合关系,当鞍座复位时,弯钩部13外侧贴着固定杆5向下移动,当固定杆5进入弯钩部13内侧时,驱动杆2受弹簧12的作用使铰轴8外侧与弯钩部13内侧抵接,将翻转部固定,在不改变原有鞍管11与鞍座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可按需要随时翻转或复位鞍座,使电动自行车立管周围的空间紧凑、合理,方便使用者操作;除此之外,固定杆5与底板16之间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14,避免两挡板7之间距离过大使得固定杆5经长时间使用被压弯,提高固定杆5的抗压强度,增加鞍管11的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底板16相对弯钩部13的位置开有让位口15,让位口15的设置使得鞍座复位时弯钩部13下端进入让位口15中,避免弯钩部13下端与底座上表面相接触而影响鞍座的锁定操作。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本例中一侧的挡板7与立板6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铰轴8外侧套接有扭簧20,所述扭簧20设于一侧的挡板7与立板6之间,所述扭簧20两端分别与立板6和底板16连接,本例中立板6外侧设有挡块21,扭簧20的一端与挡块21下表面抵接,扭簧20的另一端与底板16固接,通过扭簧20的作用可将鞍座自动弹开,翻转鞍座省力,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立板6靠近铰轴8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抵接部4,所述底板16靠近铰轴8一端向上弯折成限位部9,当翻转部绕铰轴8翻转一定角度时,限位部9与抵接部4相抵接,避免翻转部在带动鞍座翻转过程中翻转角度过大。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鞍管11靠近底板16的位置设有阻尼层10,本例中阻尼层10为交错设置的纹路,便于在装配过程中,鞍管11固定套接于立管内而不发生轴向窜动。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驱动杆2远离铰轴8的一端设有保护垫1,增加驱动杆2与操作者手部的摩擦,便于操作者抬起驱动杆2进行鞍管11的翻转操作。

当鞍座需要翻转时,抬起驱动杆2使弯钩部13与固定杆5之间脱离配合关系,当鞍座复位时,弯钩部13外侧贴着固定杆5向下移动,当固定杆5进入弯钩部13内侧时,驱动杆2受弹簧12的作用使铰轴8外侧与弯钩部13内侧抵接,将翻转部固定,在不改变原有鞍管11与鞍座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可按需要随时翻转或复位鞍座,使电动自行车立管周围的空间紧凑、合理,方便使用者操作;除此之外,固定杆5与底板16之间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14,避免两挡板7之间距离过大使得固定杆5经长时间使用被压弯,提高固定杆5的抗压强度,增加鞍管1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