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5404发布日期:2020-02-14 16: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2),左支架(1)的左侧铰接有左轮架(4),右支架(2)的右侧铰接有右轮架(5),左轮架(4)上设置有左车轮(61),右轮架(5)上设置有右车轮(62);

所述左支架(1)和/或右支架(2)内设置有电源(15);

所述左支架(1)上设置有左脚踏(12),左脚踏(12)可相对左支架(1)进行转动或者左脚踏(12)可相对左支架(1)进行转动的趋势,左脚踏(12)的下方设置有感应左脚踏(12)运动/运动趋势的第一感应装置(13),第一感应装置(13)给予左轮架(4)内驱动装置运动的信号;

所述右支架(2)上设置有右脚踏(22),右脚踏(22)可相对右支架(2)进行转动或者右脚踏(22)可相对右支架(2)进行转动的趋势,右脚踏(22)的下方设置有感应右脚踏(22)运动/运动趋势的第二感应装置(23),第二感应装置(23)给予右轮架(5)内驱动装置运动的信号;

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提手(3),当上拉提手(3),左支架(1)和右支架(2)对折,并且,左、右轮架(4,5)相对铰接位置转动直至左车轮(61)的内侧端面贴近左支架(1)的端面,右车轮(62)贴近右支架(2)的端面;当松开提手,左、右支架(1,2)可打开,并且左、右轮架(4,5)侧向支撑在左、右支架(1,2)的侧边形成骑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与右轮架(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2),右支架(2)和左轮架(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1),当处于骑行状态,第一连接杆(72)和第二连接杆(71)支撑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下端,当处于折叠状态,第一连接杆(72)和第二连接杆(71)处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的折叠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2)的一端铰接在左支架(1)的下端,右轮架(5)侧向延伸出右铰接座(55),第一连接杆(72)的另一端铰接在右铰接座(55)上;所述第二连接杆(71)的一端铰接在右支架(2)的下端,左轮架(4)侧向延伸出左铰接座(45),第二连接杆(71)的另一端铰接在左铰接座(45)上,并且,左铰接座(45)和右铰接座(55)的高度大于左轮架(4)和右轮架(5)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铰接位置位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下端接触位置,当处于骑行状态时,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端面相互抵靠并相互支撑;所述左轮架(4)与左支架(1)的铰接位置位于左支架(1)的侧边,所述右轮架(5)和右支架(2)的铰接位置位于右支架(2)的侧边,当处于骑行状态时,左轮架(4)的侧端面抵靠在左支架(1)的侧边并相互支撑,右轮架(5)的侧端面抵靠在右支架(2)的侧边并相互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架(4)与左支架(1)和右轮架(5)与右支架(2)两者的铰接位置均位于左轮架(4)和右轮架(5)重心位置的上方,当上拉提手(3),左轮架(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铰接位置转动直至左车轮(61)的内侧端面贴近左支架(1)的端面,右车轮(62)贴近右支架(2)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轮(61)和右车轮(62)内均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左轮架(4)的下端设置与轮毂电机的转轴相适配的凹陷,压块(51)将轮毂电机的转轴压紧在左轮架(4)的凹陷内;所述右轮架(5)的下端设置与轮毂电机的转轴相适配的凹陷(52),压块(51)将轮毂电机的转轴压紧在右轮架(5)的凹陷(5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的转轴侧壁设置有端面,当压块(51)压紧在转轴上时,转轴隐藏在凹陷内并且压块(51)与所述端面相抵接,转轴不可相对左轮架(4)/右轮架(5)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位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铰接位置,当处于骑行状态时,提手穿出左支架(1)和/或右支架(2)并部分裸露在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设置有安置所述提手(3)的缺口(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内均设置有电源(15),左支架(1)内的电源(15)给左轮架(4)内的驱动装置和第一感应装置(13)供电,右支架(2)内的电源(15)给右轮架(5)内的驱动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23)进行供电;并且,第一感应装置(13)和第二感应装置(23)为角度传感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