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8019发布日期:2020-01-21 22:3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瓶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瓶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瓶车车架。



背景技术:

电瓶车车架是电动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电瓶车的电机、电池盒与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一辆完整的电动车,电瓶车车架承受了电动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电动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其设计要求较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电瓶车车架在设计时均不考虑电池盒的安装固定问题,仅仅是将电池盒放置在车架内缺没有将其固定,当电瓶车行驶颠簸时,电池盒有可能会发生晃动和与其他部件碰撞,这会使电池盒使用寿命缩短。

针对上述这一情况,现有市场上出现一种电瓶车车架,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048949.3”所述的电瓶车车架,其具体结构为:包括主梁管和固定在主梁管顶部的头管,还包括上边管和下边管,主梁管与上边管、下边管均焊接,上边管上焊接有用于固定电池盒的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内均设有螺纹孔,竖直第一柱体和竖直第二柱体之间的距离为24厘米至28厘米,上边管上还固定设有电池盒支架,头管上固定设有电源锁支架。

在上述的结构中,虽然通过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可以解决电池盒晃动的问题,但该结构中,上边管和下边管间隔距离较大,使车架的整体的机械强度不够,该车架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车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的电瓶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瓶车车架,包括左边管、与左边管平行分布的右边管,所述的左边管的后端与右边管的后端皆向后上方倾斜弯曲形成车身部,所述的左边管、右边管两者的车身部分别向后对应弯曲形成车尾部,所述的左边管的前端和右边管的前端相向弯曲且相交,在左边管和右边管两者前端的相交处固设有前主管,所述的前主管的上端固连有龙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边管的前端和右边管的前端之间垂直设置有呈向下弧形弯曲状的加强管,所述的前主管的下端向下弧形弯曲固定在所述的加强管的中部位置,所述的左边管的上管壁上与左边管相叠加固设有呈水平状的加强板一,所述的加强板一的前端对应延伸至加强管处、加强板一的后端对应延伸至左边管的车身部的弯曲处,所述的加强板一的前端固设有防撞板一且该防撞板一的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弯曲形成防撞部一,所述的右边管的上管壁上与右边管相叠加固设有呈水平状的加强板二,所述的加强板二的前端对应延伸至加强管处、加强板二的后端对应延伸至右边管的车身部的弯曲处,所述的加强板二的前端固设有防撞板二且该防撞板二的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弯曲形成防撞部二。

本电瓶车车架设置加强管,前主管的下端向下弧形弯曲固定在加强管的中部位置,加强板一的前端固设有防撞板一且该防撞板一的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弯曲形成防撞部一,加强板二的前端固设有防撞板二且该防撞板二的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弯曲形成防撞部二,机械强度高,使车架整体的机械强度大,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述的左边管的车身部的弯曲处固设有呈倾斜相后分布的后叉连接座一,所述的右边管的车身部的弯曲处固设有呈倾斜相后分布的后叉连接座二,所述的后叉连接座一和后叉连接座二对称分布,所述的后叉连接座一和后叉连接座二之间固连有呈水平放置并用于安装电池盒的电池盒座。将电池盒座设于后叉连接座一和后叉连接座二之间,可以有效固定电池盒并防止电池盒在电瓶车行驶过程中产生晃动。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述的后叉连接座一和左边管之间设置有加强座一,所述的后叉连接座二和右边管之间设置有加强座二,所述的加强座一和加强座二对称分布且该加强座一处于左边管的外侧壁上、加强座二处于右边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加强座一是保证后叉连接座一和左边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设置加强座二是保证后叉连接座二和右边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述的加强座一和加强座二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座垫的支架管,所述的支架管与左边管的车身部、右边管的车身部呈交叉分布。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电瓶车座垫的安装。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述的左边管的车尾部和右边管的车尾部之间垂直间隔固设置有横杆一、横杆二,所述的横杆一的中部位置固设有用于安装尾灯的连接座一,所述的横杆二上与横杆二相叠加固设有用于安装尾箱的连接座二,所述的连接座二和左边管的车尾部之间设置有抵靠座一,所述的连接座二和右边管的车尾部之间设置有抵靠座二,所述的抵靠座一和抵靠座二对称分布。设置连接座一是保证电瓶车尾灯安装的稳定性,设置连接座二是保证电瓶车尾箱安装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述的龙头管的中部位置的前管壁上还固连有用于连接大灯的安装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电瓶车大灯安装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所述的龙头管倾斜固连于所述的前主管上且该两者之间形成上三角区、下三角区,所述的上三角区、下三角区分别固设置三角强加板。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提高龙头管和前主管连接的机械强度,提高两者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车架中,所述的左边管和右边管两者前端和前主管的相交处还固设有加强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左边管和右边管两者前端和前主管的相交处连接的机械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瓶车车架的优点为:车架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承受电瓶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电瓶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并可以有效固定电池盒并防止电池盒在电瓶车行驶过程中产生晃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车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瓶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边管;2、右边管;3、车身部;4、车尾部;5、前主管;6、龙头管;7、加强管;8、加强板一;9、防撞板一;10、防撞部一;11、加强板二;12、防撞板二;13、防撞部二;14、后叉连接座一;15、后叉连接座二;16、电池盒座;17、加强座二;18、支架管;19、横杆一;20、横杆二;21、连接座一;22、连接座二;23、抵靠座一;24、抵靠座二;25、安装座;26、三角强加板;27、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电瓶车车架主要由左边管1、与左边管1平行分布的右边管2组成,左边管1的后端与右边管2的后端皆向后上方倾斜弯曲形成车身部3,左边管1、右边管2两者的车身部3分别向后对应弯曲形成车尾部4,左边管1的前端和右边管2的前端相向弯曲且相交,在左边管1和右边管2两者前端的相交处固设有前主管5,前主管5的上端固连有龙头管6,龙头管6的中部位置的前管壁上还固连有用于连接大灯的安装座25;在实际制造时,龙头管6倾斜固连于所述的前主管5上且该两者之间形成上三角区、下三角区,所述的上三角区、下三角区分别固设置三角强加板26。

左边管1的前端和右边管2的前端之间垂直设置有呈向下弧形弯曲状的加强管7,前主管5的下端向下弧形弯曲固定在加强管7的中部位置;在实际设计时,该左边管1和右边管2两者前端和前主管5的相交处还固设有加强件27。

左边管1的上管壁上与左边管1相叠加固设有呈水平状的加强板一8,加强板一8的前端对应延伸至加强管7处、加强板一8的后端对应延伸至左边管1的车身部3的弯曲处,加强板一8的前端固设有防撞板一9且该防撞板一9的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弯曲形成防撞部一10,右边管2的上管壁上与右边管2相叠加固设有呈水平状的加强板二11,加强板二11的前端对应延伸至加强管7处、加强板二11的后端对应延伸至右边管2的车身部3的弯曲处,加强板二11的前端固设有防撞板二12且该防撞板二12的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弯曲形成防撞部二13。

在实际制造时,该左边管1的车身部3的弯曲处固设有呈倾斜相后分布的后叉连接座一14,右边管2的车身部3的弯曲处固设有呈倾斜相后分布的后叉连接座二15,后叉连接座一14和后叉连接座二15对称分布,后叉连接座一14和后叉连接座二15之间固连有呈水平放置并用于安装电池盒的电池盒座16;后叉连接座一14和左边管1之间设置有加强座一,后叉连接座二15和右边管2之间设置有加强座二17,加强座一和加强座二17对称分布且该加强座一处于左边管1的外侧壁上、加强座二17处于右边管2的外侧壁上;加强座一和加强座二17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座垫的支架管18,支架管18与左边管1的车身部3、右边管2的车身部3呈交叉分布。

在实际制造时,该左边管1的车尾部4和右边管2的车尾部4之间垂直间隔固设置有横杆一19、横杆二20,横杆一19的中部位置固设有用于安装尾灯的连接座一21,横杆二20上与横杆二20相叠加固设有用于安装尾箱的连接座二22,连接座二22和左边管1的车尾部4之间设置有抵靠座一23,连接座二22和右边管2的车尾部4之间设置有抵靠座二24,抵靠座一23和抵靠座二24对称分布。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左边管1;右边管2;车身部3;车尾部4;前主管5;龙头管6;加强管7;加强板一8;防撞板一9;防撞部一10;加强板二11;防撞板二12;防撞部二13;后叉连接座一14;后叉连接座二15;电池盒座16;加强座二17;支架管18;横杆一19;横杆二20;连接座一21;连接座二22;抵靠座一23;抵靠座二24;安装座25;三角强加板26;加强件2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