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138发布日期:2020-05-22 20:1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尾横梁。



背景技术: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经常需要拖运大型挂车,车架尾部受力及冲击较大,对车架后段强度要求较高。目前常用的客车尾横梁都是槽型梁或方钢加连接板结构,部分车架后段由于发动机布置紧凑,空间较小尾横梁结构强度较低,如果拖运大型挂车,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尾横梁及车架断裂。

在尾横梁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尾横梁拆卸的方便性,横梁自身的结构强度,与车架主体的连接强度,是否影响车辆离去角,是否与其他总成部件干涉等情况。如何解决拖运大型挂车及提升车辆振动性能,设计一种新型固定拖车方式在整车开发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提高半承载车架后段结构强度,提高车辆振动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包括中间板,中间板包括一前面板和两侧面板,前面板上设有拖钩连接孔,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安装孔,中间板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中间板垂直连接,连接板两侧突出于中间板的侧面板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中间板侧面板上的安装孔与车尾纵梁立面连接,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车尾纵梁横面连接。

进一步的,尾横梁与车尾纵梁连接后中间板的前面板与车尾纵梁的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焊接于中间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加强筋还包括翼板,翼板上下端面与连接板焊接。

进一步的,加强筋上设有与中间板拖钩连接孔对应的拖钩连接穿孔。

进一步的,前面板上在拖钩连接孔两侧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中间板的侧面板上的安装孔设有多个,横向或纵向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板上的连接孔设有多个,横向或纵向设置。

进一步的,中间板和连接板均通过螺栓连接与车尾纵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中间板的两侧面板与中间板上下两连接板均与车尾纵梁连接,连接面积大、强度高,有效减少车架断裂风险,还提高了整车nvh性能。并且整体安装于车位纵梁之间,不影响车辆离去角,与其他总成部件无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包括中间板1,中间板1包括一前面板11和两侧面板12,前面板11上设有拖钩连接孔111,两侧面板12上均设有安装孔121,中间板1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与中间板1垂直连接,连接板2两侧突出于中间板1的侧面板12形成连接部21,连接部21上设有连接孔211,中间板1的侧面板12上的安装孔121与车尾纵梁4立面连接,连接板2上的连接孔211与车尾纵梁4横面连接。

中间板1的两侧面板12与中间板1上下两连接板2均与车尾纵梁4连接,连接面积大、强度高,有效减少车架断裂风险,还提高了整车nvh性能。并且整体安装于车位纵梁4之间,不影响车辆离去角,与其他总成部件无干涉。拖钩通过拖钩连接孔111与中间板1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形式。

在该实施例中,尾横梁与车尾纵梁4连接后中间板1的前面板11与车尾纵梁4的端面齐平。

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筋3,加强筋3焊接于中间板1的内侧。加强筋3还包括翼板31,翼板31上下端面与连接板2焊接。加强筋3上设有与中间板1拖钩连接孔111对应的拖钩连接穿孔32。加强筋3可增加拖钩连接处的厚度,还可以增强尾横梁整体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前面板11上在拖钩连接孔两侧开设有减重孔112,减重孔112不仅可降低整体重量,还能方便侧面板12与车尾纵梁4的连接安装。

在该实施例中,中间板1的侧面板12上的安装孔121设有三个,纵向设置。连接板2上的连接孔21设有三个,横向设置。中间板1和连接板2均通过螺栓连接与车尾纵梁4连接。多个螺栓连接孔可以避免少数螺栓连接导致受力集中的问题,并且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便于安装其他部件,如发动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包括一前面板和两侧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拖钩连接孔,所述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中间板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中间板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两侧突出于中间板的侧面板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中间板侧面板上的安装孔与车尾纵梁立面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车尾纵梁横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尾横梁与车尾纵梁连接后中间板的前面板与车尾纵梁的端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焊接于中间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上下端面与连接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上设有与中间板拖钩连接孔对应的拖钩连接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在拖钩连接孔两侧开设有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侧面板上的安装孔设有多个,横向或纵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孔设有多个,横向或纵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和连接板均通过螺栓连接与车尾纵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大型拖钩装置的尾横梁,包括中间板,中间板包括一前面板和两侧面板,前面板上设有拖钩连接孔,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安装孔,中间板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中间板垂直连接,连接板两侧突出于中间板的侧面板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中间板侧面板上的安装孔与车尾纵梁立面连接,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车尾纵梁横面连接。中间板的两侧面板与中间板上下两连接板均与车尾纵梁连接,连接面积大、强度高,有效减少车架断裂风险,还提高了整车NVH性能。并且整体安装于车位纵梁之间,不影响车辆离去角,与其他总成部件无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时付伟;张振华;孙瑞晓;肖杰;王乐冰;黄彬彬;刘林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