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7027发布日期:2020-08-25 21:5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车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把手端部的旋转式车铃,能够与车辆的把手融为一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逐渐推出了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通常,自行车车铃都是通过扳动扳手,由扳手带动齿轮转动,再由齿轮带动铃盖和打锤转动,使得打锤敲击铃盖,从而产生敲击声,起到警示作用。然而,现有技术自行车车铃大都是通过紧固卡固定在自行车的龙头把手前端。

中国专利cn208198661u,发明名称:一种自行车车铃,其包括可供车把穿过的套管,整个车铃穿接在车把上,且位于车把的人手握持位的内侧,此类车铃相比于传动的扳手齿轮类的车铃,结构已经与车把较好的融合了,但其仍然突兀的安装在车把上,影响了车把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安装在车把手端部的旋转式车铃,其能于车把融为一体,使得自行车的车把手更加整洁,减少现有技术中车铃突出于车把手造成的突兀感,美观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旋转式车铃,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把端部连接的连接部,还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且可以旋转的旋转环部,还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发声部位于旋转环部内且固定于支撑部上,位于发声部内的支撑部上还连接有击发部,所述旋转环部上还设有驱动击发部撞击发声部的驱动部。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部卡接或固定连接在车把的端部。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部套设在车把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套设于车把端部的第一套接部,以及与第一套接部一体或分体成型且套设于车把上的第二套接部。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套设有从车把端部套设于车把上的第三套接部,第三套接部上设有可以转动的第四套接部,第四套接部与旋转环部连接并驱动旋转环部转动。

进一步的说,所述支撑部包括通过螺纹与连接部连接的杆件,杆件的另一端设有端帽,发声部与击发部套于杆件上,所述杆件上设有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固定的锁紧件。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嵌合盲孔,发声部和击发部套于支撑杆上,还包括与嵌合盲孔配合用于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固定的锁紧嵌合柱。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的具有通孔或者盲孔的支撑柱,发声部和击发部套设于支撑柱上,还包括用于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锁紧的与支撑柱连接的螺纹锁紧件。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旋转环部的端面与支撑部的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部上还设有对旋转环部的端面进行封盖的端板。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端板上设有若干个出音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式车铃,安装在车把手的端部,与车把手融为一体,使得自行车的车把手更加整洁,减少现有技术中车铃突出于车把手造成的突兀感,美观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车铃的结构简单、紧凑,降低了车铃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半剖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不同结构的支撑柱的实施例3的的半剖示意图;

图6为旋转式车铃的端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为连接部,10为卡爪;11为套接部;12为第一套接部,13为第二套接部;14为第三套接部,15为第四套接部;

2为旋转环部,20为驱动部,21为环体,22为限位板,23为第一环体;

3为支撑部,30为杆件,31为端帽,32为锁紧件,301为支撑杆,302为嵌合盲孔,303为锁紧嵌合柱,33为支撑柱,34为螺纹锁紧件;

4为发声部,

5为击发部,50为套环,51为撞锤,

6为端板,60为出音孔;

7为车把,70为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旋转式车铃,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把7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还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且可以旋转的旋转环部2,还包括与连接部1固定连接的支撑部3,发声部4位于旋转环部2内且固定于支撑部3上,位于发声部4内的支撑部上还连接有击发部5,所述旋转环部2上还设有驱动击发部撞击发声部的驱动部20,所述的连接部1包括圆形板,圆形板的一侧沿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与车把手端部内壁进行卡合的卡爪10,所述旋转环部2包括环体21以及与连接部配合的限位板22,限位板22设置在环体的内壁上,限位板与环体之间形成一个配合的空间,连接板配合安装在空间内,实现旋转环部可以在连接部上转动,驱动部设置在限位板上,所述的驱动部20为设置在限位板上的凸起,此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包括通过螺纹与连接部连接的杆件30,杆件30的另一端设有端帽31,发声部4与击发部套于杆件30上,所述杆件30上设有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固定的锁紧件32,支撑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上,锁紧件将发声部和击发部固定连接在杆件上,所述的发声部4为金属制的铃壳,铃壳的中部设有与支撑部连接的通孔,击发部5包括与支撑部连接的套环50,套环上弹性连接有撞锤51,弹性连接优选的是弹簧或者具有弹性的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当旋转式车铃的连接板的卡爪与车把管的端部的内壁连接后,车把管的表面与旋转环部的表面平齐,不会存在落差,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兀感。

进一步的说,旋转环部中的环体可以为圆锥形,环体的截面可以是直线形或者弧线形,此处不同的形状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确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部的端面上设有端板6,端板用于对铃壳进行保护,同时也具有防尘的作用,端板上设有出音孔60,出音孔便于声音的传出,使得车铃具有较大的警报范围,避免端板对车铃的影响造成影响,端板与旋转环体的端面平齐。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旋转式车铃,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把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还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且可以旋转的旋转环部2,还包括与连接部1固定连接的支撑部3,发声部4位于旋转环部2内且固定于支撑部3上,位于发声部4内的支撑部上还连接有击发部5,所述旋转环部2上还设有驱动击发部撞击发声部的驱动部20,所述的连接部1包括圆形板,圆形板的一侧沿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套设于车把手端部的套接部11,所述连接部套设在车把上,所述旋转环部2包括环体21以及与连接部配合的限位板22,限位板22设置在环体的内壁上,限位板与环体之间形成一个配合的空间,连接板配合安装在空间内,实现旋转环部可以在连接部上转动,环体也延伸形成包覆在套接部外侧的第一环体23,第一环体的设置增大了旋转环体可握持面积,方便用户进行操作;驱动部20设置在限位板上,所述的驱动部为设置在限位板上的凸起。

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部3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的支撑杆301,支撑杆301的顶部设有嵌合盲孔302,发声部4和击发部5套于支撑杆301上,还包括与嵌合盲孔配合用于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固定的锁紧嵌合柱303,此实施例中,通过锁紧嵌合柱与嵌合盲孔的配合,两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对发声部和击发部的固定,所述的支撑杆的表面设有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限位的台阶,然后通过锁紧嵌合柱进行压紧定位;

还包括对旋转环部端面进行封盖的端板6,端板可以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其也套设在支撑杆上,并也收到锁紧嵌合柱的压紧定位,又或者,端板与锁紧嵌合柱一体成型,其随着锁紧嵌合柱与嵌合盲孔的配合完成对旋转环部的端面的封盖,具有防尘的作用,端板上设有出音孔60,出音孔便于声音的传出,使得车铃具有较大的警报范围,避免端板对车铃的影响造成影响。

所述的发声部4为金属制的铃壳,铃壳的中部设有与支撑部连接的通孔,击发部5包括与支撑部连接的套环50,套环上弹性连接有撞锤51,弹性连接优选的是弹簧或者具有弹性的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当旋转式车铃的连接部套于车把的端部时,车把管的表面与旋转环部的表面平齐,不会存在落差,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兀感。

进一步的说,旋转环部中的环体可以为圆锥形,环体的截面可以是直线形或者弧线形,此处不同的形状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确定。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旋转式车铃,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把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还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且可以旋转的旋转环部2,还包括与连接部1固定连接的支撑部3,发声部4位于旋转环部2内且固定于支撑部3上,位于发声部4内的支撑部上还连接有击发部5,所述旋转环部2上还设有驱动击发部撞击发声部的驱动部20,所述连接部1套设在车把上,所述的连接部1包括套设于车把端部的第一套接部12,以及与第一套接部12一体或分体成型且套设于车把上的第二套接部13,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套设有车把的端部,第二套接部在车把的表面形成用于人们握持的握持区域,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增加了旋转式车铃与车把的连接长度,静摩擦力大,不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握持在第二套接部上,增加了紧固力,在剧烈的震动环境中,也不容易脱落;

此实施例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一体成型,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采用两侧注塑,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构成一个整体,且第二套接部采用橡胶或者海绵材料加工而成,另一种情况是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分体成型,第一套接部套设于车把的端部,第二套接部套接于车把手上,且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有一个搭接区,搭接区用于形成一个轴向的限位,避免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出现轴向的串动,使得两者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固,第二套接部采用橡胶或者海绵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旋转环部2包括环体21以及与连接部配合的限位板22,限位板22设置在环体的内壁上,限位板与环体之间形成一个配合的空间,第一套接部配合安装在空间内,实现旋转环部可以在第一套接部上转动,环体也延伸形成包覆在第一套接部外侧的第一环体,第一环体的设置增大了旋转环体可握持面积,方便用户进行操作;驱动部20设置在限位板上,所述的驱动部为设置在限位板上的凸起;

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部3包括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的具有通孔或者盲孔的支撑柱33,发声部和击发部套设于支撑柱上,还包括用于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锁紧的与支撑柱连接的螺纹锁紧件34;当支撑柱上的孔为盲孔时,如图4所示,螺纹锁紧件34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柱上,对发声部和击发部进行锁紧定位,当支撑柱的孔为通孔时,如图5所示,螺纹锁紧件34可以与支撑柱的孔螺纹连接,实现对发声部和击发部的锁紧定位,又或者,螺纹锁紧件与支撑柱的孔没有螺纹连接关系,螺纹锁紧件穿过支撑柱与车把手管内设置的连接片70进行螺纹连接,也同样可以实现对发声部和击发部的锁紧定位,同时还实现了旋转式车铃与车把手之间的一个可靠的连接关系。

还包括对旋转环部端面进行封盖的端板6,端板可以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其也套设在支撑柱上,并也收到螺纹锁紧件的压紧定位,又或者,端板与螺纹锁紧件一体成型,端板具有防尘的作用,端板上设有出音孔60,出音孔便于声音的传出,使得车铃具有较大的警报范围,避免端板对车铃的影响造成影响。

所述的发声部4为金属制的铃壳,铃壳的中部设有与支撑部连接的通孔,击发部5包括与支撑部连接的套环50,套环上弹性连接有撞锤51,弹性连接优选的是弹簧或者具有弹性的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当旋转式车铃的连接部套于车把的端部时,车把管的表面与旋转环部的表面平齐,不会存在落差,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兀感。

进一步的说,旋转环部中的环体可以为圆锥形,环体的截面可以是直线形或者弧线形,此处不同的形状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确定。

上述实施例中,对旋转环部的端面与支撑部的端面平齐。使得车铃的外侧端面为一个平面,发声部不突出于旋转环部的端面,保证车铃端面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更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对旋转环部的环形的形状进行了限定,圆锥形为一个较为优选的形状,其也可以是圆筒形。

另外,端板上设有出音孔,出音孔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圆形、三角形、菱形,本领域技术人员简单的形状替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旋转式车铃,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把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还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且可以旋转的旋转环部2,还包括与连接部1固定连接的支撑部3,发声部4位于旋转环部2内且固定于支撑部3上,位于发声部4内的支撑部上还连接有击发部5,所述旋转环部2上还设有驱动击发部撞击发声部的驱动部20,所述连接部1套设在车把上,所述的连接部1包括套设有从车把端部套设于车把上的第三套接部13,第三套接部13上设有可以转动的第四套接部14,第四套接部与旋转环部连接并驱动旋转环部转动,第四套接部通过以下的方式与旋转环部连接并驱动旋转环部转动,1、第四套接部套设在第三套接部上并可以相对于第三套接部进行旋转,第四套接部的一端与旋转环部连接,带动旋转环部转动,2、旋转环部的表面设有高于旋转环部表面的凸楞,第四套接部的一端设有拨动杆,拨动杆与旋转环部的凸楞接触,从而驱动旋转环部转动,此实施方式对连接部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的改善,实现了连接部能够驱动旋转环部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式车铃,安装在车把手的端部,与车把手融为一体,使得自行车的车把手更加整洁,减少现有技术中车铃突出于车把手造成的突兀感,美观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车铃的结构简单、紧凑,降低了车铃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