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篷调整机构及婴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9692发布日期:2022-05-07 12:3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顶篷调整机构及婴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婴儿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顶篷调整机构及婴儿载具。


背景技术:

2.婴儿车、婴儿摇篮、婴儿秋千、婴儿游戏床等婴儿载具上常结合有顶篷一同使用,使得在承载部的育儿空间内的孩童可有部分的遮蔽,不致完全开放于外在环境。如此可使孩童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婴儿载具大多是组装有顶蓬的。然而,现有的顶篷结构设计中,其位置毫无变化弹性,固定不变,顶篷仅可在完全掀翻与完全张开之间择一选择,无法根据使用者使用的习惯或其需求弹性变化顶蓬的设置位置,也不能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
3.因此,实在有必要提供一种顶篷调整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篷调整机构,可实现顶篷高度调整,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
5.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顶篷调整机构的婴儿载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篷调整机构,包括顶篷、锁定机构和被锁定机构,被锁定机构设于顶篷,锁定机构于被锁定机构的不同位置进行锁定,以实现顶篷的高度调整。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顶篷调整机构包括顶篷、锁定机构和被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于被锁定机构的不同位置进行锁定,以实现顶篷的高度调整,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且该顶篷调整机构对高度调整操作简便,结构简单。
8.较佳地,顶篷调整机构还包括固定座,顶篷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插座,插座与固定座连接,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插座枢接。
9.较佳地,插座可于固定座内滑动,被锁定机构设于插座。
10.较佳地,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设有被锁定机构。
11.较佳地,被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插座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锁定部,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锁定件被操作可与锁定部相卡合,锁定件被操作与其中之一的锁定部脱离卡合时,顶篷可被操作移动,使锁定件卡合另一锁定部。
12.较佳地,顶篷调整机构还包括驱动部,借由驱动部的作用实现锁定件和锁定部相卡合。
13.较佳地,固定座设有第一贯穿槽,锁定件设有第二贯穿槽,插座依次滑动贯穿第二贯穿槽和第一贯穿槽。
14.较佳地,驱动部的一端与锁定件相连,驱动部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相连,驱动部恒使锁定件朝锁定部方向运动以卡合锁定部。
15.较佳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及与固定座本体相连的盖体,固定座本体顶部设
有容纳空间,锁定件和盖体依次安装于容纳空间内。
16.较佳地,固定座本体顶部设有两凸耳,两凸耳与固定座本体围成容纳空间。
17.较佳地,凸耳设有限制锁定件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18.较佳地,锁定件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间,锁定件的一端伸出第一限位部与驱动部相连,锁定件的另一端伸出第二限位部以形成操作部,操作部被操作带动锁定件克服驱动部的弹力,使得锁定件与锁定部释锁。
19.较佳地,插座包括连接座及沿连接座延伸的滑动部,滑动部依次滑动贯穿第二贯穿槽和第一贯穿槽,滑动部沿轴向设有锁定部。
20.较佳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固定部和/或滑动连接于固定部的顶篷条。
21.较佳地,固定部设有被锁定机构。
22.较佳地,固定部和顶篷条两者之一者设有锁定机构,固定部和顶篷条两者之另一者设有被锁定机构。
23.较佳地,顶篷条设有插孔,固定部设有与插孔配合的长形槽,被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锁定部位于长形槽内,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锁定件贯穿锁定部和插孔设置,锁定件与锁定部卡合,使固定部与顶篷条相对固定。
24.较佳地,顶篷调整机构还包括驱动部,借由所述驱动部的作用实现所述锁定件和所述锁定部相卡合。
25.较佳地,驱动部凸出设于长形槽的两侧,借由驱动部实现锁定件与锁定部卡合。
26.较佳地,固定部靠近长形槽的两侧位置设有朝长形槽方向的一侧凸设的弧形槽,弧形槽与长形槽间设置驱动部。
27.较佳地,固定部设有供顶篷条滑动的滑槽,顶篷条沿轴向设有锁定部,锁定件设置于固定部,锁定件被操作可实现与锁定部的锁定与释锁。
28.较佳地,驱动部位于锁定件与固定部之间。
29.较佳地,固定部设有穿孔,锁定件的第一端插入穿孔卡合锁定部。
30.较佳地,锁定件的第二端连接于驱动部的一端,驱动部的一端与固定部相连。
31.较佳地,锁定件的第一端设有锁定销,锁定销插入穿孔卡合所述锁定部。
32.较佳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凸部,固定部设有安装槽,锁定件位于安装槽且与固定部枢接于凸部,凸部的一侧抵接固定部。
33.较佳地,顶篷条设有限位槽,固定部设有与限位槽配合作用的限位销,以限制顶篷条的移动距离。
34.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婴儿载具,包括车骨架和设于车骨架上的上述顶篷调整机构,其中,车骨架包括前脚、后脚及车手。
35.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婴儿载具中顶篷调整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展示顶篷处于第一高度。
37.图2为图1所示婴儿载具中展示顶篷处于第二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图1所示婴儿载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图1所示婴儿载具的局部剖视图。
40.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41.图6为图3所示婴儿载具中隐藏了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43.图8为展示插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4.图9为图3所示婴儿载具的部分分解图。
45.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
46.图11为本发明婴儿载具中顶篷调整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2为图11所示顶篷调整机构的部分分解图。
48.图13为图12中d处的放大图。
49.图14为图12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5为图11所示顶篷调整机构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
51.图16为本发明婴儿载具中顶篷调整机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7为图16所示顶篷调整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53.图18为图17中e处的放大图。
54.图19为图16所示顶篷调整机构的部分分解图。
55.元件标号说明
56.200婴儿载具,100顶篷调整机构,10顶篷,11锁定部,12固定座,121固定座本体,122凸耳,1221第一限位部,1223第二限位部,123盖体,124第一贯穿槽,125容纳空间,13插座,131连接座,133滑动部,14第一支撑件,141固定部,1411长形槽,1412弧形槽,1413第一弧边,1414第二弧边,1415滑槽,1416穿孔,1417安装槽,1418限位销,143顶篷条,1431插孔,1433限位槽,15第二支撑件,16枢接部,30锁定件,31第二贯穿槽,32操作部,33第一端,34第二端,35凸部,50驱动部,130车骨架,131前脚、132后脚,133车手。
具体实施方式
57.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
58.请参考图1-图2,本发明的婴儿载具200,包括车骨架130和设于车骨架130上的顶篷调整机构100,车骨架130包括前脚131、后脚132及车手133。其中,婴儿载具200可以为婴儿车、婴儿摇篮、婴儿秋千、婴儿游戏床等。通过顶篷调整机构100可实现顶篷10高度调整,如图1中顶篷10位于第一高度,图2中顶篷10位于第二高度。通过改变顶篷10的高度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可满足使用者对顶蓬的设置位置的弹性变化的需求。其中,顶篷调整机构100的具体说明如下:
59.请参考图3-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篷调整机构100,包括顶篷10、锁定机构和被锁定机构,被锁定机构设于顶篷10,锁定机构于被锁定机构的不同位置进行锁定,以实现顶篷10的高度调整。即锁定机构与被锁定机构的第一位置锁定,使得顶篷10位于第一高度,锁定机构与被锁定机构的第二位置锁定,使得顶篷10位于第二高度。进一步,顶篷调整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座12,固定座12可设置于婴儿载具200,顶篷10包括插座13、第一支撑件14和
第二支撑件15,插座13与固定座12连接,第一支撑件14和第二支撑件15分别与插座13枢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4和第二支撑件15分别通过枢接部16以实现与插座13转动枢接。
60.图3-图10是本技术顶篷调整机构100的第一实施例。插座13可于固定座12内滑动,被锁定机构设于插座13。锁定机构于被锁定机构的不同位置进行锁定,以实现顶篷10相对于车骨架130进行高度调整。具体地,被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11,插座13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锁定部11,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30,锁定件30被操作可与锁定部11相卡合,锁定件30被操作与其中之一的锁定部11脱离卡合时,即锁定件30与锁定部11释锁,顶篷10可被操作移动,使锁定件30卡合另一锁定部11。进一步,顶篷调整机构100还包括驱动部50,借由驱动部50的作用实现锁定件30与锁定部11相卡合。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50可为但不限于弹性结构,如弹簧。利用锁定件30与位于插座13轴向的不同位置的锁定部11进行卡合,从而改变顶篷10的高度,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
61.请参考图3,固定座12设有第一贯穿槽124(如图7所示),锁定件30设有第二贯穿槽31(如图10所示),插座13依次滑动贯穿第二贯穿槽31和第一贯穿槽124,但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5,驱动部50的一端与锁定件30相连,驱动部50的另一端与固定座12相连,插座13沿轴向(如图5中k1所示方向)设有锁定部11,驱动部50恒使锁定件30朝锁定部11方向运动以卡合其中之一的锁定部11,锁定件30被操作与其中之一锁定部11脱离卡合时,插座13被操作于第一贯穿槽124内移动,使得锁定件30卡合另一锁定部11。其中,驱动部50可为弹簧,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锁定部11,但不以此为限,当然,可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的锁定部11。其中,锁定件30和锁定部11可采用凸凹配合实现卡合,比如凸块和凹槽的配合。插座13可于第二贯穿槽31和第一贯穿槽124中上下移动,利用锁定件30卡合其中之一的锁定部11,使插座13定位一定位置,通过操作锁定件30以克服驱动部50的弹力,使得锁定件30脱离锁定部11的卡合,上下拉动插座13使得锁定件30卡合其中另一锁定部11,使插座13定位另一位置,从而实现顶篷10于不同位置的高度调整。具体地,插座13包括连接座131及沿连接座131延伸的滑动部133,滑动部133依次滑动贯穿第二贯穿槽31和第一贯穿槽124,滑动部133沿轴向设有锁定部11。
62.请参考图10,固定座12包括固定座本体121及与固定座本体121相连的盖体123,固定座本体121顶部设有容纳空间125,锁定件30和盖体123依次安装于容纳空间125内。具体地,固定座本体121顶部设有两凸耳122,两凸耳122与固定座本体12围成容纳空间125。其中,固定座本体121和盖体123均对应设有第一贯穿槽124。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2与车骨架130相连。锁定件30位于固定座本体121与盖体123之间,插座13可依次穿过盖体123上的第一贯穿槽124、锁定件30上的第二贯穿槽31、固定座本体121上的第一贯穿槽124。进一步,凸耳122设有限制锁定件30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部1221和第二限位部1223,以保证锁定件30不会损坏驱动部50,也不会脱离容纳空间125。更进一步,锁定件30的中部36宽度比两端37宽度大,锁定件30位于第一限位部1221和第二限位部1223间,锁定件30的一端伸出第一限位部1221与驱动部50相连,锁定件30的另一端伸出第二限位部1223以形成操作部32,操作部32被操作带动锁定件30克服驱动部50的弹力,使得锁定件30与锁定部11释锁。由于操作部32伸出容纳空间125设计,因而可方便操作操作部32来实现锁定件30脱离锁定部11。
63.图11-图15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11,第一支撑件14和/或第二支撑件
15设有被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于被锁定机构的不同位置进行锁定,以实现第一支撑件14和/或第二支撑件15本身长度的改变,实现顶篷10相对于车骨架130进行高度调整。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4和第二支撑件15均包括固定部141和滑动连接于固定部141的顶篷条143。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支撑件14上不同位置的被锁定机构来实现第一支撑件14不同位置的高度调整,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支撑件15上不同位置的被锁定机构来实现第二支撑件15不同位置的高度调整,以达到实现顶篷10高度调整的目的,当然可以同时利用第一支撑件14和第二支撑件15来实现高度调整。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支撑件14为例说明其高度的调整,而第二支撑件15中高度的调整可采用与第一支撑件14类似的结构,在此不详细说明。
64.具体地,请参考图13,固定部141设有被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可单独设置,也可设置在顶篷条143。当然,固定部141和顶篷条143两者之一者设有锁定机构,固定部141和顶篷条143两者之另一者设有被锁定机构。本实施例中具体阐述固定部141设有被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单独设置的情形,当然其他情形也可参考本实施例清楚得知。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4包括与插座13相连的固定部141和滑动连接于固定部141的顶篷条143。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141与顶篷条143相对滑动,借由锁定部11和锁定件30卡合将固定部141与顶篷条143定位于不同的位置来实现第一支撑件14不同位置的高度调整。请参考图13-图15,顶篷条143设有插孔1431,固定部141设有与插孔1431配合的长形槽1411,被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11,驱动部50凸出设于长形槽1411的两侧,锁定部11位于长形槽1411内,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图未示),锁定部11沿长形槽141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13中k2所示方向)。锁定件贯穿锁定部11和插孔1431设置,锁定件单独设置,可为但不限于销钉、铆钉等,其他实施例中,锁定件凸出顶篷条143设置,与顶篷条143一体成型,同样可实现上述效果。顶篷调整机构100还包括驱动部50,借由驱动部50的作用实现锁定件30与锁定部11相卡合,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50可为但不限于弹性结构。借由驱动部50实现锁定部11与锁定件的卡合,使固定部141与顶篷条143相对固定,顶篷条143被操作移动,带动锁定件脱离其中一锁定部11的卡合,使得锁定件可移动至长形槽1411的另一位置且被另一锁定部11进行卡合。由于驱动部50凸出长形槽1411设置,长形槽1411在该处的宽度减小,以形成长形槽1411内的锁定部11。进一步,固定部141靠近长形槽1411的两侧位置设有朝长形槽1411方向的一侧凸设的弧形槽1412,弧形槽1412与长形槽1411间设置驱动部50。由于弧形槽1412朝长形槽1411方向的一侧凸设,进一步提高驱动部50的弹性。弧形槽1412具有第一弧边1413和第二弧边1414,第一弧边1413和第二弧边1414均朝长形槽1411方向的一侧凸设,可提高驱动部50的缓冲性能,缓冲顺畅不卡顿,还可以延长驱动部50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借助外力向外拉动顶篷条143,锁定件30跟随顶篷条143一起运动,克服长形槽1411与弧形槽1412间驱动部50的缓冲弹力,脱离其中之一的锁定部11的卡合,移动至另一锁定部11被卡合,从而实现顶篷条143的高度调节。
65.图16-图19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支撑件14为例说明其高度的调整,而第二支撑件15中高度的调整同样可采用与第一支撑件14类似的结构,在此不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8-图19,固定部141设有顶篷条143滑动移动的滑槽1415,顶篷条143沿轴向(如图18中k3所示方向)设有锁定部11,驱动部50位于锁定件30与固定部141之间,锁定件30被操作可实现与锁定部11的锁定与释锁。具体地,固定部141设有穿孔1416,锁定件30的第一端33插入穿孔1416卡合锁定部11,锁定件30的第二端34连接于驱动部50,驱动部50的
一端与固定部141相连,锁定件30被操作与其中之一锁定部11脱离卡合时,顶篷条143可被操作移动,使得锁定件30卡合另一锁定部11。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1为两个,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锁定件30的第一端33设有锁定销36及第一端33和第二端34之间设有凸部35,锁定销36插入穿孔1416卡合锁定部11,固定部141设有安装槽1417,锁定件30位于安装槽1417且与固定部141枢接于凸部35,凸部35的一侧抵接固定部141,以此形成支点。利用锁定件30上设置的凸部35抵接固定部141,配合第一端33和第二端34,从而将锁定件30构成为跷跷板模式,可方便操作锁定件30的第二端34,从而实现锁定销36脱离锁定部11的卡合。顶篷条143设有限位槽1433,固定部141设有与限位槽1433配合作用的限位销1418,以限制顶篷条143的移动距离,避免顶篷条143脱离滑槽1415。在使用过程中,借助外力按压锁定件30的第二端34,克服驱动部50的弹力,使锁定件30脱离其中之一的锁定部11的卡合,解除外力后,操作顶篷条143移动,直到锁定件30与另一锁定部11卡合,从而实现顶篷条143的高度调节。
6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顶篷调整机构100包括顶篷10、锁定机构和被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于被锁定机构的不同位置进行锁定,以实现顶篷的高度调整,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且该顶篷调整机构100对高度调整操作简便,结构简单。
67.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