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9710发布日期:2021-01-24 07:2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环保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燃料,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应用,又中国台湾人每个假日或节庆都喜欢烤肉庆祝,因此中国台湾的木炭市场十分庞大,目前中国台湾的炭质量参参差不齐,质量差的炭较难引燃、多烟、有臭味,且烤肉时容易有爆裂,且目前市售的炭大多系呈现不成型的块状或碎块,其大小跟造型皆不讨喜,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出了一种环保炭,但是这种环保炭运输和传统的炭一样,在运输时常常会因为颠簸导致煤块损坏,且由于运输处都是有自己沉重限制,但是自己装载的时候往往无法准确的装载,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顶部固设有报警灯,所述运输箱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固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与运输箱内腔底部内壁固接,所述活动板底部上固设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下方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运输箱固接,所述运输箱左右两侧皆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固接有多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贯穿固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上方与限位块固接,所述活动杆底端贯穿连接管并延伸至连接管底部与支杆相连接,所述支杆底部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挡板顶部通过第二弹簧与安装板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活动杆上。
[0005]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与报警灯电性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表面安装有密封门。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皆为记忆金属材质。
[0008]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直径为十一厘米。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将密封门打开,向运输箱内放入环保炭,当环保炭放入一定量时,环保炭自身的重量会使活动板挤压第一弹簧,活动板带动按压块下降,当环保炭的数量超标时,按压块会按压控制开关,使报警灯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超重了,当我们移动时发生颠簸,挡板会上下运动,也会借此挤压第二弹簧,在第二弹簧自身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大大减小了运输箱的晃动。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运输箱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运输箱;2-报警灯;3-活动板;4-第一弹簧;5-限位块;6-安装板;7-连接管;8-第二弹簧;9-挡板;10-支杆;11-万向轮;12-活动杆;13-按压块;14-控制开关;15-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2]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0013]
如图1-2所示,一种环保炭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运输箱1表面安装有密封门15,运输箱1顶部固设有报警灯2,运输箱1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活动板3底部固接有多个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8皆为记忆金属材质,第一弹簧4底部与运输箱1内腔底部内壁固接,活动板3底部上固设有按压块13,按压块13下方设置有控制开关14,控制开关14与报警灯2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4与运输箱1固接,运输箱1左右两侧皆固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底部固接有多个连接管7,连接管7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9,挡板9上贯穿固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顶端贯穿安装板6并延伸至安装板6上方与限位块5固接,活动杆12底端贯穿连接管7并延伸至连接管7底部与支杆10相连接,支杆10底部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1,万向轮11直径为十一厘米,挡板9顶部通过第二弹簧8与安装板6底部相连接,第二弹簧8套设在活动杆12上。
[0014]
工作原理:将密封门15打开,向运输箱1内放入环保炭,当环保炭放入一定量时,环保炭自身的重量会使活动板3挤压第一弹簧4,活动板3带动按压块13下降,当环保炭的数量超标时,按压块13会按压控制开关14,使报警灯2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超重了,当我们移动时发生颠簸,挡板9会上下运动,也会借此挤压第二弹簧8,在第二弹簧8自身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大大减小了运输箱1的晃动。
[00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