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1588发布日期:2021-04-02 10:2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生产及使用中,经常涉及到电缆的下线和计数。传统的操作是:在一定空间内,先将芯轴穿过线盘,再将其抬到固定支架上进行下线,当线放至足够长度后用米尺进行测量,再将放好的电缆缠绕到另一线盘上。这样的操作不仅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还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而且在下线过程中,拖拽电缆时电缆与地面摩擦容易出现划伤,直径较细的电缆在拖拽时还容易出现拉断的现象。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包括:设有行走轮的机架,升降手轮,第一移动导轨组,第二移动导轨组,丝杆,装卡机构,涡杆,上光杠,下光杠和计米传感器;

升降手轮固定于机架上且升降手轮上设有链轮,涡杆设于机架的上面且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链轮连接的齿轮,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内设有一个丝杠,丝杠上设有丝杠螺母及用于与涡杆啮合的涡轮,装卡机构通过装卡机构安装座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装卡机构安装座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在第一移动导轨组内滑动的滑块,装卡机构包括装卡手轮、螺杆和插头,装卡手轮固定于螺杆的一端,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装卡机构安装座后与插头连接;机架右面的底部开口,第二移动导轨组设于机架的右面上,上光杠与下光杠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可在第二移动导轨组内上下移动并实现与第二移动导轨组的锁死,计米传感器安装于下光杠上。

优选的,机架包括底架和顶架,底架的右端开口,底架的四个角与顶架的四个角之间分别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使得机架的主面与后面为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彼此平行的等腰梯形结构,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分别位于机架的主面与后面的中央。

更为优选的,第二移动导轨组设于机架右面的两个连杆上,上光杠与下光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滑座,第二移动导轨组上设有锁死滑座的锁紧机构。

最为优选的,还包括与计米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

本发明可以实现电缆线盘的装卡与升降,通过计米传感器对线盘的下线进行计数,不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操作空间,而且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电缆的下线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机架;11、底架;12、连杆;121、第二移动导轨组;13、顶架;14、行走轮;2、升降手轮;3、第一移动导轨组;4、丝杆;41、丝杆螺母;5、装卡机构;51、装卡手轮;52、螺杆;53、插头;54、装卡机构安装座;6、涡杆;61、齿轮;7、上光杠;8、下光杠;9、计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共同所示: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包括:设有行走轮14的机架1,升降手轮2,第一移动导轨组3,第二移动导轨组121,丝杆4,装卡机构5,涡杆6,上光杠7,下光杠8和计米传感器9(现有技术均可,本发明采用上海佳控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j76高精度计米器);

升降手轮2固定于机架1(具体的安装位置不限,只要方便操作并便于与齿轮61连接即可,比如固定于机架1的主面上。)上且升降手轮2上设有链轮,涡杆6设于机架1的上面且一端设有用于与链轮连接的齿轮61,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设有一个丝杠4,丝杠4上设有丝杠螺母41及用于与涡杆6啮合的涡轮,装卡机构5通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与丝杠螺母41固定连接,装卡机构安装座54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在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滑动的滑块,装卡机构5包括装卡手轮51、螺杆52和插头53,装卡手轮51固定于螺杆52的一端,螺杆52的另一端穿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后与插头53连接;机架1右面的底部开口,第二移动导轨组121设于机架1的右面上,上光杠7与下光杠8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可在第二移动导轨组121内上下移动并实现与第二移动导轨组121的锁死,计米传感器9安装于下光杠8上。

工作原理:摇动升降手轮2,升降手轮2上的链轮带动齿轮61转动,继而带动涡杆6转动,涡杆6与丝杠4上的涡轮啮合,由此带动丝杠4转动并实现丝杠螺母41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最终实现了固定于丝杠螺母41上的装卡机构5沿第一移动导轨组3上下移动。操作时,将本发明推至线盘处,线盘由机架1右面底部的开口处进入机架1内部,摇动升降手轮2使得插头53与电缆盘的中心孔对齐,之后旋转装卡手轮51使得插头53插入电缆盘内实现电缆盘的卡紧;继续旋转升降手轮2升起电缆盘,待电缆盘达到适当高度后,将电缆穿设于上光杠7与下光杠8之间,调整上光杠7使其压紧下光杠8,开启计米传感器9并设置对应的下线电缆长度,下线电缆缠绕于另一电缆盘上,等达到设定长度后计米传感器9报警并停止放线。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机架1包括底架11和顶架13,底架11的右端开口,底架11的四个角与顶架13的四个角之间分别通过连杆12固定连接使得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为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彼此平行的等腰梯形结构,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分别位于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的中央,即位于等腰梯形结构的中间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第二移动导轨组121设于机架1右面的两个连杆12上,上光杠7与下光杠8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滑座,第二移动导轨组121上设有锁死滑座的锁紧机构,滑座及锁紧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只要可以实现上光杠7、下光杠8与第二移动导轨组121的滑动及锁死即可。

为了便于随时了解下线数量,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还包括与计米传感器9连接的显示器,方便随时了解放线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其中所用的“左”、“右”等方位词皆为便于阐述本发明的结构,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行走轮(14)的机架(1),升降手轮(2),第一移动导轨组(3),第二移动导轨组(121),丝杆(4),装卡机构(5),涡杆(6),上光杠(7),下光杠(8)和计米传感器(9);

升降手轮(2)固定于机架(1)上且升降手轮(2)上设有链轮,涡杆(6)设于机架(1)的上面且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链轮连接的齿轮(61),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设有一个丝杠(4),丝杠(4)上设有丝杠螺母(41)及用于与涡杆(6)啮合的涡轮,装卡机构(5)通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与丝杠螺母(41)固定连接,装卡机构安装座(54)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在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滑动的滑块,装卡机构(5)包括装卡手轮(51)、螺杆(52)和插头(53),装卡手轮(51)固定于螺杆(52)的一端,螺杆(52)的另一端穿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后与插头(53)连接;机架(1)右面的底部开口,第二移动导轨组(121)设于机架(1)的右面上,上光杠(7)与下光杠(8)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可在第二移动导轨组(121)内上下移动并实现与第二移动导轨组(121)的锁死,计米传感器(9)安装于下光杠(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包括底架(11)和顶架(13),底架(11)的右端开口,底架(11)的四个角与顶架(13)的四个角之间分别通过连杆(12)固定连接使得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为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彼此平行的等腰梯形结构,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分别位于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导轨组(121)设于机架(1)右面的两个连杆(12)上,上光杠(7)与下光杠(8)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滑座,第二移动导轨组(121)上设有锁死所述滑座的锁紧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计米传感器(9)连接的显示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包括:设有行走轮的机架,升降手轮,第一移动导轨组,第二移动导轨组,丝杆,装卡机构,涡杆,上光杠,下光杠和计米传感器;升降手轮上设有链轮,涡杆一端设有与链轮连接的齿轮,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内设有一个丝杠,丝杠上设有丝杠螺母及涡轮,装卡机构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机架右面的底部开口,第二移动导轨组设于机架的右面上,上光杠与下光杠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可在第二移动导轨组内上下移动并实现锁死,计米传感器安装于下光杠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布局紧凑,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线盘的下线和计数,操作人员少、工作强度小、所需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宝;张珊;李昊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和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