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顶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4702发布日期:2020-10-30 21: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中顶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顶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客车的内部空间较大,门口较小,在安装中顶板时,需要将几块中顶板拼接起来,拼接中顶板是人工拼接,两个中顶板之间的距离全靠人估计,装配繁琐。而且对于不同的人拼接的效果不同,无法保证拼接后的中顶板的质量,经常出现中顶板脱落、变形、裂开的情况。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中顶板存在安装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顶板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顶板存在安装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顶板安装结构,包括:压接段,压接段压接在中顶板上,压接段的中心具有安装段,安装段的长度z与压接段的长度c之间满足:(c-z)>5mm,且安装段的长度z大于10毫米;避让段,避让段的第一端与压接段连接,避让段的第二端压接在中顶板上,第一端、第二端和中顶板围成避让区,避让段为两个,两个避让段对称设置在压接段的两端。

进一步地,压接段压接中顶板的表面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筋,止挡筋为两个,两个止挡筋以压接段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两个止挡筋之间为安装段。

进一步地,中顶板与止挡筋限位止挡,位于安装段的中心同一侧的止挡筋与避让段的第二端的距离x、中顶板安装结构的总长b之间满足:(0.5b-x)>5mm。

进一步地,中顶板包括前中顶板和后中顶板,前中顶板和后中顶板分别安装到压接段的中心的两侧,且分别与不同的止挡筋止挡。

进一步地,位于安装段的中心同一侧的止挡筋与避让段的第二端的距离x大于2.5毫米。

进一步地,位于安装段的中心同一侧的止挡筋与避让段的第二端的距离x、避让段的长度a之间满足:(x-a)>2.5mm。

进一步地,安装段具有安装孔,中顶板安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中顶板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固定埋板上,且自攻钉位于避让区内,以保证中顶板安装结构能平整压接在中顶板上。

进一步地,中顶板安装结构还包括装饰条,装饰条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避让段连接,以将压接段隐藏。

进一步地,避让段具有卡槽,装饰条伸入卡槽中且与卡槽卡接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顶板安装结构包括压接段和避让段,压接段压接在中顶板上,压接段的中心具有安装段,安装段的长度z与压接段的长度c之间满足:(c-z)>5mm,且安装段的长度z大于10毫米;避让段的第一端与压接段连接,避让段的第二端压接在中顶板上,第一端、第二端和中顶板围成避让区,避让段为两个,两个避让段对称设置在压接段的两端。

压接段的设置使得中顶板安装结构能够稳定的将中顶板压住,以减少中顶板的晃动。通过在压接段上设置安装段,以通过中顶板安装结构将中顶板安装到固定埋板上。避让段用于避让其他结构件,减少中顶板安装结构对其他结构件产生影响。安装段的长度z大于10毫米,以保证紧固件能够穿过安装段连接到固定埋板上,安装段的长度z与压接段的长度c之间满足:(c-z)>5mm,以保证中顶板安装结构能够稳定的压住中顶板,避免中顶板与固定埋板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段处是不存在中顶板的,安装段对应的是两个中顶板拼接时产生的缝隙,紧固件穿过安装段与固定埋板连接,使得紧固件不会穿到中顶板上,以防止中顶板裂开,增加了中顶板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中顶板安装结构与中顶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压接段;20、安装段;30、避让段;40、中顶板;41、前中顶板;42、后中顶板;50、固定埋板;60、装饰条;7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中顶板存在安装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顶板安装结构。

如图1所示,中顶板安装结构包括压接段10和避让段30,压接段10压接在中顶板40上,压接段10的中心具有安装段20,安装段20的长度z与压接段10的长度c之间满足:(c-z)>5mm,且安装段20的长度z大于10毫米;避让段30的第一端与压接段10连接,避让段30的第二端压接在中顶板40上,第一端、第二端和中顶板40围成避让区,避让段30为两个,两个避让段30对称设置在压接段10的两端。

压接段10的设置使得中顶板安装结构能够稳定的将中顶板40压住,以减少中顶板40的晃动。通过在压接段10上设置安装段20,以通过中顶板安装结构将中顶板40安装到固定埋板50上。避让段30用于避让其他结构件,减少中顶板安装结构对其他结构件产生影响。安装段20的长度z大于10毫米,以保证紧固件能够穿过安装段20连接到固定埋板50上,安装段20的长度z与压接段10的长度c之间满足:(c-z)>5mm,以保证中顶板安装结构能够稳定的压住中顶板40,避免中顶板40与固定埋板50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段20处是不存在中顶板40的,安装段20对应的是两个中顶板40拼接时产生的缝隙,紧固件穿过安装段20与固定埋板50连接,使得紧固件不会穿到中顶板40上,以防止中顶板40裂开,增加了中顶板40工作的稳定性。

可选地,压接段10压接中顶板40的表面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筋,止挡筋为两个,两个止挡筋以压接段10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两个止挡筋之间为安装段20。止挡筋的设置便于中顶板40的安装,中顶板40抵接到止挡筋上而不会伸入到安装段20中,使得中顶板40能够快速安装,同时减少了中顶板40安装错位的情形。

具体的,中顶板40与止挡筋限位止挡,位于安装段20的中心同一侧的止挡筋与避让段30的第二端的距离x、中顶板安装结构的总长b之间满足:(0.5b-x)>5mm。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安装段20的距离大于10毫米,使得紧固件能够穿过安装段20。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筋与压接段10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顶板40的厚度。

可选地,中顶板40包括前中顶板41和后中顶板42,前中顶板41和后中顶板42分别安装到压接段10的中心的两侧,且分别与不同的止挡筋止挡。这样设置使得前中顶板41和后中顶板42之间始终有一段供紧固件安装的空间,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将前中顶板41和后中顶板42的位置放置错误,而导致前中顶板41和后中顶板42之间的距离过小,紧固件安装时会穿射到前中顶板41和/或后中顶板42上导致中顶板40断裂。

具体的,位于安装段20的中心同一侧的止挡筋与避让段30的第二端的距离x大于2.5毫米。这样设置可以保证中顶板安装结构与中顶板40之间最小的压接距离,以保证中顶板40不会与固定埋板50脱离。

具体的,位于安装段20的中心同一侧的止挡筋与避让段30的第二端的距离x、避让段30的长度a之间满足:(x-a)>2.5mm。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压接段10上能够压到中顶板40上的距离为2.5毫米,以保证中顶板安装结构将中顶板40稳定的压设在固定埋板50上,避免中顶板40脱落,增加了中顶板40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1所示,安装段20具有安装孔,中顶板安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70,紧固件70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埋板50固定连接。安装段20的设置是为了避免紧固件70与中顶板40之间产生干涉,以避免中顶板40断裂的情况产生,增加了中顶板40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中顶板40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固定埋板50上,且自攻钉位于避让区内,以保证中顶板安装结构能平整压接在中顶板40上。自攻钉的设置可以为中顶板40进行初定位,将中顶板40安装在固定埋板50上,在将中顶板安装结构压接到中顶板40上时,避免中顶板40晃动,以保证两个中顶板40之间拼接的稳定性。避让区的设置可以将自攻钉隐藏起来,同时使得自攻钉不会与中顶板安装结构产生干涉,否则中顶板安装结构安装后容易变形、凹陷。

具体的,中顶板40上安装了一排自攻钉,自攻钉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450mm且小于等于500mm,以保证中顶板40与固定埋板5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避免在中顶板40上开孔过多。

如图1所示,中顶板安装结构还包括装饰条60,装饰条60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避让段30连接,以将压接段10隐藏。装饰条60的设置是将紧固件70隐藏起来,避免紧固件70刮伤人,同时还增加了中顶板安装结构的美观性。

具体的,避让段30具有卡槽,装饰条60伸入卡槽中且与卡槽卡接配合。卡接设置便于装饰条60与避让段30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拆装紧固件70。

应用本申请中的中顶板安装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在安装时,首先用记号笔将固定埋板50和前中顶板41、后中顶板42的中心线做好标记,调节前中顶板41使其中心线与固定埋板50的中心线对齐(中心偏差控制在5mm范围内),然后用将前中顶板41固定。调节后中顶板42使其中心线与固定埋板50的中心线对齐(中心偏差控制在5mm范围内),调节前中顶板41和后中顶板42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大于等于距离z。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