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4705发布日期:2020-10-30 21:1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



背景技术:

公交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备受出行者青睐。现有公交车车身顶盖骨架两侧的顶盖侧蒙皮一般采用玻璃纤维一体成型。由此决定了现有公交车的流水结构(参见图1及图2)只能是通过在公交车车体11上部的倒v型板21的两个面上开设若干个长条形流水孔3来实现。为了防止流水孔,堵塞,在开孔处需要粘接滤网。此种结构的流水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排水慢,时间久了容易造成积水,导致车内漏水,从而影响公交车的没关;

2、无法排出如落叶等较大污物。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雨水从顶部从车前到车后随处都可排、即使是落叶也可直接排出、不会造成积水、美观的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包括车身及位于车身上部的车身顶盖骨架,车身顶盖骨架顶部设有顶盖蒙皮,车身顶盖骨架的两侧设置有顶盖侧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顶盖骨架包括横向骨架、竖向骨架及弧形骨架,横向骨架通过弧形骨架与竖向骨架连接,所述的顶盖侧蒙皮包括第一侧蒙皮和第二侧蒙皮,所述的第一侧蒙皮的上端与顶盖支架连接,第二侧蒙皮的一端与横向骨架末端连接,另一端与竖向骨架上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侧蒙皮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的上方,与第二侧蒙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侧蒙皮包括弧形侧蒙板和z型侧蒙板,所述弧形侧蒙板内侧面设有滑槽,弧形侧蒙板通过滑槽与横向骨架连接,所述弧形侧蒙板下端面延伸有卡块,弧形侧蒙板通过卡块与z型侧蒙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z型侧蒙板上端设有一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弧形侧蒙板下端面延伸的卡块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第二侧蒙皮包覆在弧形骨架的外侧,第二侧蒙皮包括弧形段、弧形桥接段与垂直竖向段,弧形段通过弧形桥接段与垂直竖向段连接,弧形段延伸出第一连接段,垂直竖向段延审出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通过铆钉与横向骨架铆接,第二连接段通过铆钉与竖向骨架铆接。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顶盖侧蒙皮用第一侧蒙皮和第二侧蒙皮取代了现有的一体成型顶盖侧蒙皮结构,所述的第一侧蒙皮的上端与顶盖支架连接,第二侧蒙皮包覆在弧形骨架的外侧,第二侧蒙皮的一端与顶盖骨架的横向骨架末端连接,另一端与顶盖骨架的竖向骨架上端连接,第一侧蒙皮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的上方,与第二侧蒙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该流水槽带结构简单、雨水可从顶部、从车前到车后随处都可排、即使是落叶也可直接排出、不会造成积水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公交车流水孔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身顶盖骨架与顶盖侧蒙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侧蒙皮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侧蒙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3,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包括车身及位于车身上部的车身顶盖骨架,车身顶盖骨架顶部设有顶盖蒙皮和顶盖支架,车身顶盖骨架的两侧设置有顶盖侧蒙皮,车身顶盖骨架包括横向骨架31、竖向骨架32及弧形骨架33,横向骨架31通过弧形骨架33与竖向骨架32连接,顶盖侧蒙皮包括第一侧蒙皮34和第二侧蒙皮35,第一侧蒙皮34的上端与顶盖支架连接,第二侧蒙皮35的一端与横向骨架31末端连接,另一端与竖向骨架32上端连接,第一侧蒙皮34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35的上方,与第二侧蒙35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36。

参见图4,第一侧蒙皮34包括弧形侧蒙板341和z型侧蒙板342,弧形侧蒙板341内侧面设有滑槽3411,弧形侧蒙板341的滑槽3411通过t型螺栓与竖向骨架32的螺母锁接。弧形侧蒙板341下端面延伸有一卡块3412,z型侧蒙板342上端设有一卡槽3421,弧形侧蒙板通过卡块3412与z型侧蒙板342的卡槽3421连接。

参见图5,第二侧蒙皮35包覆在弧形骨架的外侧,第二侧蒙皮35包括弧形段351、弧形桥接段352与垂直竖向段353,弧形段351通过弧形桥接段352与垂直竖向段353连接,弧形段351延伸出第一连接段3511,垂直竖向段353延伸出第二连接段3531,第一连接段3511通过铆钉与横向骨架31铆接,第二连接段3531通过铆钉与竖向骨架32铆接。第一侧蒙皮34的z型侧蒙板342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35的弧形桥接段352上方,从而与第二侧蒙35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36。

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顶盖侧蒙皮用第一侧蒙皮和第二侧蒙皮取代了现有的一体成型顶盖侧蒙皮结构,所述的第一侧蒙皮的上端与顶盖支架连接,第二侧蒙皮包覆在弧形骨架的外侧,第二侧蒙皮的一端与顶盖骨架的横向骨架末端连接,另一端与顶盖骨架的竖向骨架上端连接,第一侧蒙皮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的上方,与第二侧蒙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该流水槽带结构简单、雨水可从顶部、从车前到车后随处都可排、即使是落叶也可直接排出、不会造成积水且外形美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包括车身及位于车身上部的车身顶盖骨架,车身顶盖骨架顶部设有顶盖蒙皮及顶盖支架,车身顶盖骨架的两侧设置有顶盖侧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顶盖骨架包括横向骨架、竖向骨架及弧形骨架,横向骨架通过弧形骨架与竖向骨架连接,所述的顶盖侧蒙皮包括第一侧蒙皮和第二侧蒙皮,所述的第一侧蒙皮的上端与顶盖支架连接,第二侧蒙皮的一端与横向骨架末端连接,另一端与竖向骨架上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侧蒙皮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的上方,与第二侧蒙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蒙皮包括弧形侧蒙板和z型侧蒙板,所述弧形侧蒙板内侧面设有滑槽,弧形侧蒙板通过滑槽与横向骨架连接,所述弧形侧蒙板下端面延伸有卡块,弧形侧蒙板通过卡块与z型侧蒙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侧蒙板上端设有一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弧形侧蒙板下端面延伸的卡块卡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蒙皮包覆在弧形骨架的外侧,第二侧蒙皮包括弧形段、弧形桥接段与垂直竖向段,弧形段通过弧形桥接段与垂直竖向段连接,弧形段延伸出第一连接段,垂直竖向段延伸出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通过铆钉与横向骨架铆接,第二连接段通过铆钉与竖向骨架铆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流水槽带的公交车。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顶盖侧蒙皮用第一侧蒙皮和第二侧蒙皮取代了现有的一体成型顶盖侧蒙皮结构,所述的第一侧蒙皮的上端与顶盖支架连接,第二侧蒙皮包覆在弧形骨架的外侧,第二侧蒙皮的一端与顶盖骨架的横向骨架末端连接,另一端与顶盖骨架的竖向骨架上端连接,第一侧蒙皮下端向下延伸至第二蒙皮的上方,与第二侧蒙之间形成一流水槽带。该流水槽带结构简单、雨水可从顶部、从车前到车后随处都可排、即使是落叶也可直接排出、不会造成积水且外形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丽;秦远斌;万辉;韩世秀;何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