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3166发布日期:2021-02-27 12:5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动车的座椅。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车座椅作为提高驾驶舒适度的设计,也可以调节驾驶位的大小,来适应不同高度的驾驶者,保证其驾驶舒适度。
[0003]
例如对比文件2011201027925中表达的一种电动车的设计方案。
[0004]
但是电动车整体体积限制了座椅的大小,当身高过高或者相对较矮的人驾驶时,就需要对座椅进行调整才能正常且舒适的坐在驾驶位上。
[0005]
但是当向后调节座椅后,车体上的导轨就会裸露出来,这时裸露出来导轨很容易刮住衣物,甚至是刮伤皮肤,这样座椅使用起来就非常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座椅,通过在座椅前端设置辅助座板,在座椅主体调节的过程中,跟随座椅主体移动,实现辅助座板的打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利用辅助座板遮住裸露出的导轨,解决裸露的导轨会损坏衣物,甚至是刮伤皮肤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
一种电动车的座椅,包括
[0009]
座椅主体,座椅主体活动设置在车体上;
[0010]
辅助座板,辅助座板设置在座椅主体的前端;
[0011]
所述辅助座板与所述座椅主体铰接,辅助座板用于在座椅主体移动时,带动辅助座板转动;
[0012]
折叠状态时,辅助座板位于导轨装置的侧面;
[0013]
打开状态时,辅助座板位于导轨装置的上端。
[0014]
优选地,所述座椅主体前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与辅助座板铰接。
[0015]
优选地,还包括有导轨装置,座椅主体底部与导轨装置连接,且连接板一端与导轨装置连接,座椅主体通过导轨装置活动设置有车体上,辅助座板跟随座椅主体移动而实现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
[0016]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t字形,用于连接固定在导轨装置上。
[0017]
优选地,所述辅助座板底部开设有铰接槽,连接板端部开设有铰接孔,铰接杆穿过铰接槽和铰接孔,实现辅助座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转动连接。
[0018]
优选地,车体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端部与车体里的车架铰接,所述导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座椅主体跟随支架的转动而移动。
[0019]
优选地,所述导轨装置包括
[0020]
与支架连接的下导轨,下导轨边缘外翻形成滑动边;
[0021]
与座椅主体连接的上导轨,上导轨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活动腔;
[0022]
下导轨设置在上导轨内,且滑动边位于活动腔中,实现下导轨与上导轨之间的活动连接。
[0023]
优选地,所述上导轨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勾状边,勾状边端部与滑动边活动抵接。
[0024]
优选地,所述座椅主体上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上导轨的转动件和弹性件,转动件上设置有限位片,下导轨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弹性件使限位片活动卡接在限位孔内,通过转动转动件能使限位片与限位孔分离,之后移动上导轨,使得限位片与不同的限位孔的卡接,实现座椅主体在车体上的调节。
[0025]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26]
1、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在座椅主体的前端铰接一辅助座板,跟随座椅主体移动而移动;当座椅主体后移时,辅助座板呈打开状态,遮住导轨;当座椅前移时,辅助座板失去支撑力,呈现折叠状态,使其不会影响驾驶者的正常驾驶。辅助座板能很好的遮住导轨,保证导轨不会裸露在外面,来损坏衣物或是刮伤皮肤,提高了安全性。
[0027]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采用t字形的设计,主要是在保证辅助座板与座椅之间铰接的同时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座椅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32]
图5为图4的a区域放大图。
[003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装置和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1-座椅主体;2-连接板;3-辅助座板;4-导轨装置;5-铰接槽;6-铰接孔;7-铰接杆;8-支架;9-车体;10-下导轨;11-滑动边;12-上导轨;13-活动腔;14-勾状边;15-限位装置;16-转动件;17-弹性件;18-限位孔;19-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动车的座椅,包括车体9和座椅主体1,在车体9上设置导轨装置4,将座椅主体1设置在导轨装置4上,即座椅主体1底部与导轨装置4连接,座椅主体1能依靠导轨装置4,实现在车体9上的固定位置的调节;如图2所示,在座椅主体1的前端设置连接板2,连接板2前端铰接一辅助座板3,辅助座板3能绕着连接板2端部转动;座椅主体1的移动能带动辅助座板3贴着车体9表面移动,实现辅助座板3的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
[0037]
实际工作情况如下:
[0038]
如图2所示,在正常状态下,座椅主体1位于导轨的前端,能遮住导轨,不让导轨裸露出来,此时辅助座板3下端没有支撑力,在车体9上呈自然下垂状态即折叠状态,此时正常身高的驾驶者可以正常使用,辅助座板3不会对驾驶者产生支撑作用;当驾驶者身高较高,即腿部较长时,如果不往后调节座椅主体1,驾驶者不能乘坐到座椅上,影响驾驶者正常驾驶电动车,这时就需要后调座椅主体1。
[0039]
如图1所示,当后移座椅主体1后,辅助座板3在连接板2的作用,跟随座椅主体1移动而移动,辅助座板3的下端部抵接在导轨装置4上。当导轨装置4的前端失去座椅主体1的遮挡时,辅助座板3正好紧贴着车体9表面移动过来,遮挡住导轨装置4的前端。
[0040]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辅助座板3这一额外设置的零件,跟随座椅主体1移动而移动,能遮住座椅主体1移动后裸露出来的导轨,防止导轨装置4的前端裸露出来,能很好的解决裸露的导轨会损坏衣物,甚至是刮伤皮肤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0041]
进一步设置,如图3所示,连接板2采用t字形的设计,连接板2内端设置在导轨装置4的导轨之间,在连接板2的外端卷曲形成铰接孔6,同时在辅助座板3下端的边缘开设一铰接槽5,将铰接孔6设置在铰接槽5内,利用铰接杆7贯穿辅助座板3、铰接槽5和铰接孔6,实现连接板2与辅助座板3之间的铰接。
[0042]
同时将铰接槽5开设在辅助座板3的下端的目的是,能在辅助座板3抵在导轨上时使得辅助座板3的上端面与座椅主体1的上端面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保证乘坐的舒适度。
[0043]
进一步设置,在车体9上设置支架8,在支架8下方的车体9上可以设置置物槽,将支架8与车体9上的车架铰接,再将导轨装置4设置在支架8的上端,这样转动支架8,座椅主体1也会随之转动,这样就能打开置物槽,来放置一些物品,方便存取。设置的支架8还能加强座椅主体1与车体9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0044]
进一步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导轨装置4包括与支架8连接的下导轨10,且下导轨10的边缘外翻形成滑动边11;与座椅主体1连接的上导轨12,上导轨12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勾状边14,勾状边14与上导轨12之间形成活动腔13。
[0045]
安装时,将下导轨10从上导轨12的端部穿入活动腔13中,安装完成后勾状边14的端部与滑动边11抵接住,即完成上导轨12与下导轨10之间的连接,活动腔13设置能为滑动边11提供活动的空间,同时滑动边11与勾状边14抵接住,又实现了上导轨12和下导轨10两者之间的连接。
[0046]
勾状边14的设置能使与滑动边1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小摩擦力,使上导轨12与下导轨10之间能相对省力的移动,使座椅主体1能方便且省力的移动。
[0047]
进一步设置,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调节位置后的座椅主体1能固定住,所以在座椅主体1上设置限位装置15,限位装置15包括转动设置在上导轨12,在上导轨12的侧面设置固定套,转动件16一端设置在固定套内,围绕固定套转动,转动件16上设置限位片19,在固定套与转动件16之间设置弹性件17,弹性件17一端抵接固定套或上导轨12侧面;一端抵接在限位片19上,为转动件16提供弹力,使转动件16具有向下的力,配合开设在下导轨10侧面上的限位孔18,使弹性件17提供的弹力将限位片19限制在限位孔18中,从而保证上导轨12与下导轨10之间位置的固定,进而保证座椅主体1调节后的位置的固定,使座椅的正常使用。
[0048]
调节时,只需扳动转动件16,使限位片19与限位孔18分离,即可实现座椅的调节,松开转动件16后,在弹性件17的作用下,限位片19与限位孔18卡接,实现座椅的固定,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004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