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电动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98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安全电动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电动车架,包括前管、中管、后管、下叉、上叉,所述前管、中管、后管从前到后依次相连,所述下叉的一端与中管的后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叉的下端相连,所述上叉的上端与所述后管的上端相连,所述上叉的一侧内穿有安全带,所述上叉的另一侧设有安全带接口,所述前管的中部设有测距仪,所述测距仪嵌于所述前管内,所述前管内固定有微型马达。其有益效果是:所述安全带可以减小碰撞时驾驶员所受的伤害,所述测距仪和微型马达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对车辆进行降速,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专利说明】安全电动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车架。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动车领域,对于安全防护方面的设计还非常不完善,现有的安全防护设计主要为安全帽、安全护栏等。但是这些设计主要是针对发生危险碰撞时怎样减小损失,并没有相应的设计来对安全隐患进行预防。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安全电动车架。具体设计方案为:
[0004]—种安全电动车架,包括前管、中管、后管、下叉、上叉,所述前管、中管、后管从前到后依次相连,所述下叉的一端与中管的后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叉的下端相连,所述上叉的上端与所述后管的上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的一侧内穿有安全带,所述上叉的另一侧设有安全带接口,所述前管的中部设有测距仪,所述测距仪嵌于所述前管内,所述前管内固定有微型马达。
[0005]所述微型马达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距仪相连。
[0006]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或超声测距仪。
[0007]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计方案得到的安全电动车架,其有益效果是:
[0008]所述安全带可以减小碰撞时驾驶员所受的伤害,所述测距仪和微型马达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对车辆进行降速,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电动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叉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前管;2、中管;3、后管;4、下叉;5、上叉;6、安全带;7、安全带接口 ;8、测距仪;9、微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电动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叉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电动车架,包括前管1、中管2、后管3、下叉
4、上叉5,所述前管1、中管2、后管3从前到后依次相连,所述下叉4的一端与中管2的后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叉5的下端相连,所述上叉5的上端与所述后管3的上端相连,所述上叉5的一侧内穿有安全带6,所述上叉5的另一侧设有安全带接口 7,所述前管I的中部设有测距仪8,所述测距仪8嵌于所述前管I内,所述前管I内固定有微型马达9。[0014]所述微型马达9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距仪8相连。
[0015]所述测距仪8为红外测距仪或超声测距仪。
[0016]安装时,需要将扎线与所述微型马达9连接,当遇到危险时,所述测距仪8可以将信息传输给微型马达9,所述微型马达9带动扎线收紧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0017]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电动车架,包括前管(I)、中管(2)、后管(3)、下叉(4)、上叉(5),所述前管(I)、中管(2)、后管(3)从前到后依次相连,所述下叉(4)的一端与中管(2)的后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叉(5)的下端相连,所述上叉(5)的上端与所述后管(3)的上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5)的一侧内穿有安全带(6),所述上叉(5)的另一侧设有安全带接口(7),所述前管(I)的中部设有测距仪(8),所述测距仪(8)嵌于所述前管(I)内,所述前管(I)内固定有微型马达(9)。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安全电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马达(9)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距仪(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安全电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8)为红外测距仪或超声测距仪。
【文档编号】B62L3/00GK203753305SQ20132088840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福会 申请人:天津市瑞智电动自行车车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