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8420发布日期:2021-06-25 16:3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



背景技术:

托运,是物流的一种形式,指托运人委托具有托运资质的公司将货物运输到指定地点,交给指定收货人的服务,一般以包裹形式发出,根据托运方式不同,可分为海运托运、陆路托运、空运托运。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888960u公开了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其基本描述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流托运车增加了分类结构,使得人们能够对不同物品进行区分摆放在车内,避免多种类似物品混杂在一起而造成后期分流的麻烦,并且分区隔板可以任意拆卸和安装,折叠隔板可收纳隐藏,避免空间的占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方便实用;实际上在使用时,由于折叠隔板的下方存在缝隙,较小的包裹容易移动到箱内的其他位置,导致操作人员难以根据需求找出相应的包裹,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效率。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层框,所述底层框的外侧面与分隔板的内部插接,所述底层框外侧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阻挡板。

所述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上表面的外侧铰接有阻挡门,所述阻挡门内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所述放置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外侧面的顶部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所述传动杆的右端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放置框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放置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放置板外侧面的顶部铰接有移动门,所述移动门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环,所述放置框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抽离把手,所述放置框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类盒,所述移动门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为方形滑槽,连接块为方形滑块,连接槽与连接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为两组,传动齿轮由合金铸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移动把手和操作环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优选的,所述放置框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尺寸与移动杆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为四组,缓冲弹簧由铬钒合金钢材料制作而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通过将体积大小的不同包裹分别放入底层框和放置框内,使得体积较小的包裹难以经过零部件间的缝隙移动至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零部件间存在缝隙对查找包裹造成的影响,通过操纵移动杆向内移动带动移动板向内移动,使得缓冲弹簧收缩经过移动板向内移动将体积较小的包裹推出,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取出体积较小的包裹,加快了操作人员取出包裹的速度。

2、该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通过操纵操作把手旋转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放置框进入放置板内,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装卸包裹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装置结构竖剖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分隔板;3、放置装置;301、放置板;302、连接槽;303、连接块;304、放置框;305、阻挡门;306、辅助槽;307、传动杆;308、操作把手;309、传动齿轮;310、齿条;311、缓冲弹簧;312、移动杆;313、移动板;314、移动门;315、操作环;316、抽离把手;4、万向轮;5、移动把手;6、底层框;7、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分隔板2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3,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底板1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5,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层框6,将体积大小的不同包裹分别放入底层框6和放置框304内,使得体积较小的包裹难以经过零部件间的缝隙移动至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零部件间存在缝隙对查找包裹造成的影响,底层框6的外侧面与分隔板2的内部插接,底层框6外侧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阻挡板7。

放置装置3包括放置板301,放置板30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02,连接槽30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框304,放置框304上表面的外侧铰接有阻挡门305,阻挡门305内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306,放置板3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外侧面的顶部插接有传动杆307,传动杆30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308,操纵操作把手308旋转带动传动杆307转动,使得放置框304进入放置板301内,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装卸包裹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传动杆307的右端套接有传动齿轮309,放置框204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310,齿条310与传动齿轮309啮合,放置框3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11,缓冲弹簧3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12,操纵移动杆312向内移动带动移动板313向内移动,使得缓冲弹簧311收缩经过移动板313向内移动将体积较小的包裹推出,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取出体积较小的包裹,加快了操作人员取出包裹的速度,移动杆312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13,放置板301外侧面的顶部铰接有移动门314,移动门31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环315,放置框304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抽离把手316,放置框304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类盒,移动门314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销。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操作步骤更加流畅,因此设置连接槽302为方形滑槽,连接块303为方形滑块,连接槽302与连接块303滑动连接,更便于零部件进行移动,增强了操作步骤的流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该装置更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从而设置传动齿轮309的数量为两组,传动齿轮309由合金铸钢材料制作而成,减缓零部件的磨损时间,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使用时打滑,因此在移动把手5和操作环31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增大手与零部件间的摩擦力,减少手打滑的次数。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零部件间的配合,从而在放置框304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尺寸与移动杆312的尺寸相适配,缩小了零部件间的空隙,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零部件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因此设置缓冲弹簧311的数量为四组,缓冲弹簧311由铬钒合金钢材料制作而成,防止零部件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在使用时,经过辅助槽306将阻挡门305向上翻转打开,将体积较小的包裹放入放置框304内,操纵辅助槽306将放置框304向内移动,放置框304经过连接块303沿着连接槽302向内移动,移动至齿条310与传动齿轮309啮合后,操纵操作把手308旋转带动传动杆307转动,传动杆307转动带动传动齿轮309旋转,传动齿轮309旋转啮合齿条310,使放置框304进入放置板301内,操纵操作环315将移动门314向内翻转关闭,关闭插销,逆时针旋松螺栓,将移动门314取下,将体积较大的包裹放入底层框6内,顺时针旋转螺栓将移动门314与底层框6进行连接,将写有包裹信息的卡片放入分类盒内,操纵移动把手5经过万向轮4将整体向左移动,移动至包裹放置处后,打开插销,操纵操作环315将移动门314向外翻转打开,操纵抽离把手316将放置框304向外移动抽出,放置框304经过连接块303沿着连接槽302向外移动抽出,操纵辅助槽306将阻挡门305向上翻转打开,操纵移动杆312向内移动带动移动板313向内移动,使缓冲弹簧311收缩,移动板313向内移动将体积较小的包裹推出,逆时针旋转螺栓将移动门314取下,取出体积较大的包裹。

综上所述,该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通过将体积大小的不同包裹分别放入底层框6和放置框304内,使得体积较小的包裹难以经过零部件间的缝隙移动至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零部件间存在缝隙对查找包裹造成的影响,通过操纵移动杆312向内移动带动移动板313向内移动,使得缓冲弹簧311收缩经过移动板313向内移动将体积较小的包裹推出,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取出体积较小的包裹,加快了操作人员取出包裹的速度。

该便于区分摆放的物流托运车,通过操纵操作把手308旋转带动传动杆307转动,使得放置框304进入放置板301内,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装卸包裹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