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4767发布日期:2022-12-16 17:4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汽车转向桥结构,无论对于转向桥还是转向驱动桥,一般采用左、右两侧单车轮的结构,与转向车轮安装轴一体的转向节,通过销轴与车桥连接,转向节可以绕销轴实现旋转运动,传递方向盘的转向扭矩,以实现转向。转向驱动桥的车轮中心轴安装在具有球笼万向节的驱动半轴上,同样,车轮也需要固定在转向节上,通过销轴与车桥连接,转向节可以绕转向主销旋转,传递方向盘的转向扭矩,产生车轮转向运动。
3.对于转向桥或者转向驱动桥,转向节与单个车轮的侧面连接在一起,转向主销轴也在车轮内侧,主销轴具有回正功能的后倾角,与地面倾斜相交,转向车轮绕主销轴线旋转,为了转向轻便和具有回正功能,车轮还需要具有外倾、前束的车轮定位要求。如果双驱动车轮也采用转向节结构,转向节就需要安装在刚性连接并装双车轮的侧面,双车轮外倾和前束要求,会使得内侧车轮胎面悬空与地面无法接触,失去了承载车辆负荷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车轮外倾、前束、主销轴后倾等定位要求,转向力也会变得非常沉重,或者会失去回正功能而无法正常驾驶。所以,现有的汽车转向桥及转向驱动桥的转向节绕主销轴旋转以带动车轮转向的结构,无法同时实现左、右两侧驱动双车轮的转向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转向节绕主销轴旋转以带动车轮转向的结构无法同时实现左、右两侧驱动双车轮转向的问题,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及汽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下端的电机安装座及转向臂,所述电机安装座用于安装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转向臂的上端设置有能够绕一竖直轴线转动连接在悬架的扭力摇臂上的转接座,所述转向臂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
6.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下端设置内外延伸的通孔,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外端的第一安装座及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端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7.所述竖直轴线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前方。
8.可选地,所述通孔包括外侧孔段、内侧孔段及连接在所述外侧孔段与内侧孔段之间的中间孔段,所述中间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外侧孔段及内侧孔段的内径,所述中间孔段与外侧孔段相接的部位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一阶梯部,所述中间孔段与内侧孔段相接的部位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阶梯部;
9.所述外侧孔段、内侧孔段及中间孔段同轴。
10.可选地,所述转向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陷,所述转向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与第二凹陷之间形成筋板;
11.所述电机安装座呈环状,所述筋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外周面上。
12.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包括内侧车轮、外侧车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扭力摇臂及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所述内侧车轮并排设置在所述外侧车轮的内侧以构成双车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上端由所述内侧车轮与外侧车轮之间的缝隙穿出;
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下端内侧;
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外侧车轮,用于驱动所述外侧车轮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内侧车轮,用于驱动所述内侧车轮旋转。
15.可选地,所述双车轮转向驱动桥还包括第一减速机构及第二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外侧车轮之间,所述第二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内侧车轮之间;
16.所述第一减速机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减速机构由外向内依次排布在所述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合围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侧车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侧车轮。
17.可选地,所述双车轮的接地点在汽车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竖直轴线的后方。
18.可选地,所述双车轮转向驱动桥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内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外端之间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结合与分离。
19.可选地,所述转接座包括由所述转向臂的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凸台,所述凸台通过一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扭力摇臂上,所述竖直轴线为所述旋转部件的轴线。
20.可选地,所述扭力摇臂包括竖直部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汽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弯折部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竖直部的下端;
21.所述弯折部设置有旋转安装座,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部件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凸台通过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旋转安装座上。
22.可选地,所述转接座为所述转向臂的上端部,所述转向臂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部件安装孔,所述转向臂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扭力摇臂上,所述竖直轴线为所述旋转部件的轴线。
23.可选地,所述扭力摇臂包括前竖直部、后竖直部、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沿汽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前竖直部的上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之间,所述下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前竖直部的下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下端之间;
24.所述转向臂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扭力摇臂的前竖直部上。
2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第一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电机分别控制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的转速,当汽车在转弯车道行驶或变道行驶时,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的转速不同形成转速差,此转速差使得地面对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的轮胎胎面产生不同的摩擦反力。不同的摩擦反力使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之间形成绕垂直于地面的一轴线旋转的转向力矩,此转向力矩带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转向臂的上端绕竖直轴线转动连接在悬架的扭力摇臂上。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会推动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外壳和第二驱动电机外壳上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绕竖直轴线旋转。以实现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用不同的驱动速度行驶时能自动完成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转向。此种转向方式完全不同于现有的随方向盘转动而实现被动转动的转向方式,可以同时实现左、右两侧驱动双车轮转向,满足在汽车的左右侧安装双车轮时的转向和驱动要求。
26.当汽车由转弯车道行驶到直线车道的过程中或变道行驶将要结束的过程中,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减小转速差,并逐步消除转速差,使得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逐步反向转回到初始的无转向位置,以恢复到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均保持直线行驶的状态。同时,由于外侧车轮的接地点与内侧车轮的接地点位于竖直轴线的后方,存在稳定距,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将受到稳定距的回正力矩作用,使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可以自动稳定在直线行驶状态。
27.当汽车的行驶路面存在路面不平或其它各种滚动阻力时,直线行驶状态的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可能受到干扰产生轻微转向,此时稳定距将自动起到转向回正作用,将双车轮转向驱动桥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以抵抗各种干扰转向运动。
28.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或上述的双车轮转向驱动桥。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与汽车悬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33.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扭力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与汽车悬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
37.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扭力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与汽车悬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是图1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41.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扭力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42.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43.1、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1、电机安装座;111、第一安装座;112、第二安装座;12、转向臂;121、第一凹陷;122、筋板;1221、第一避让缺口;1221a第二避让缺口;123、第二凹陷;124、主体围板;
44.125、转接座;1251、凸台;1251a、第三安装孔;1251b、第一限转块;1252、第二限转块;1253、第三限转块;
45.126、旋转部件安装孔;127、前凹陷板;128、顶板;129、后凹陷板;
46.13、通孔;1301、外侧孔段;1302、中间孔段;1303、内侧孔段;
47.2、第一驱动电机;3、第二驱动电机;4、第一减速机构;5、第二减速机构;6、第一制动器;7、第二制动器;8、外侧车轮;9、内侧车轮;100、电动拨叉;110、结合套;1101、啮合套;120、结合齿;
48.130、扭力摇臂;131、竖直部;
49.132、弯折部;1321、第一安装板;1321a、第一安装孔;1322、第二安装板;1322a、第二安装孔;1323、第一左转限位块;1323a、第二左转限位块;1324、第一竖直通孔;
50.133、前竖直部;1331、第二竖直通孔;1332、第三左转限位块;134、后竖直部;135、上连接部;136、下连接部;
51.140、主销;150a、第一主销衬套;150b、第二主销衬套;150c、第三主销衬套;
52.160、第一转向立管;161、第一阶梯圆管;162、第一圆板;
53.160a、第二转向立管;161a、第二阶梯圆管;162a、第二圆板;
54.170、第一轴承;171、第一轴承上内座圈;172、第一轴承外座圈;173、第一轴承下内座圈;
55.170a、第二轴承;171a、第二轴承上内座圈;172a、第二轴承外座圈;173a、第二轴承下内座圈;
56.180、第一压紧螺母;180a、第二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8.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59.第一实施例
60.如图1-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下端的电机安装座11及转向臂12,所述电机安装座11用于安装第一驱动电机2及第二驱动电机3,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设置有能够绕一竖直轴线转动连接在悬架的扭力摇臂130上的转接座125,所述转向臂12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座11上。
61.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下端设置内外延伸的通孔13,所述电机安装座11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13的外端的第一安装座111及设置在所述通孔13的内端的
第二安装座1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11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的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112上。所述竖直轴线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通孔13的轴线前方,以此使得所述转向臂12的转动轴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始终位于车轮的接地点的前方。
62.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3包括外侧孔段1301、内侧孔段1303及连接在所述外侧孔段1301与内侧孔段1303之间的中间孔段1302,所述中间孔段1302的内径小于所述外侧孔段1301及内侧孔段1303的内径,所述中间孔段1302与外侧孔段1301相接的部位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111的第一阶梯部,所述中间孔段1302与内侧孔段1303相接的部位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112的第二阶梯部。所述外侧孔段1301、内侧孔段1303及中间孔段1302同轴。
63.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臂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陷121,所述转向臂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陷123,所述第一凹陷121与第二凹陷123之间形成筋板122,所述第一凹陷121与第二凹陷123沿汽车的左右方向关于所述筋板122对称设置。所述转向臂12的此种结构便于使所述转向臂12从所述内侧车轮9和外侧车轮8之间向上伸出。
64.优选地,所述转向臂12还包括主体围板124,所述主体围板124包覆在所述筋板122的侧面上,所述转接座125设置在所述主体围板124的上部。所述主体围板124的前侧部分在所述筋板12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前凹陷,所述主体围板124的前侧部分在所述筋板12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前凹陷;所述主体围板124的后侧部分在所述筋板12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后凹陷,所述主体围板124的后侧部分在所述筋板12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后凹陷。所述第一前凹陷和所述第一后凹陷之间的凹陷区域,即为所述第一凹陷121;所述第二前凹陷和所述第二后凹陷之间的凹陷区域,即为所述第二凹陷123。
65.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安装座11呈环状,所述筋板122与所述电机安装转向座11一体式铸造成型,所述筋板122位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外周面上。
66.优选地,所述转向臂12位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前上部,所述转向臂12的下部沿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前上方向延伸,所述转向臂12的中部竖直向上,所述转向臂12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
67.另一方面,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包括外侧车轮8、第一减速机构4、第一驱动电机2、第二驱动电机3、第二减速机构5、内侧车轮9、扭力摇臂130及上述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所述内侧车轮9并排设置在所述外侧车轮8的内侧以构成双车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上端由所述内侧车轮9与外侧车轮8之间的缝隙穿出。
68.所述第一减速机构4、第一驱动电机2、第二驱动电机3及第二减速机构5由外向内依次排布在所述外侧车轮8与内侧车轮9合围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下端内侧。
6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构4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减速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侧车轮8,以驱动所述外侧车轮8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5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减速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侧车轮9,以驱动所述内侧车轮9旋转。
7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及第一驱动电机2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内外两侧,有以下几个好处:
71.(1)在双车轮处于动态时,消除两个电机结合时的振动。
72.(2)在双车轮处于动态时,两个电机的转动惯量相同,减小振动。
73.(3)在双车轮处于静态时,外侧车轮8与内侧车轮9的轮荷相同,以使得外侧车轮8与内侧车轮9的磨损均匀。
74.(4)在双车轮转向时,避免两个电机的自身的力矩影响转向。
75.优选地,所述外侧车轮8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4、第一驱动电机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第二减速机构5及所述内侧车轮9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76.优选地,所述双车轮转向驱动桥还包括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包括第一制动器6及第二制动器7,所述第一制动器6包括第一制动钳及固定在外侧车轮上的第一制动盘,所述第二制动器7包括第二制动钳及固定在内侧车轮上的第二制动盘。所述制动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的内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的外端之间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的结合与分离。
77.优选地,所述离合装置为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包括电动拨叉100、结合套110、啮合套1101及结合齿120,所述结合齿120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内端,所述结合套110设置有内花键孔,所述结合齿120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孔花键配合的第一外花键,所述啮合套1101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外端,所述啮合套1101设置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结合套110通过所述内花键孔与第二外花键常啮合,以随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同步旋转;
78.所述电动拨叉100向外拨动所述结合套110时,所述结合套110与所述结合齿120花键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的结合,所述电动拨叉100向内拨动所述结合套110时,所述结合套110与所述结合齿120脱离,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的分离。
79.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车轮8的接地点及所述内侧车轮9的接地点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均位于所述竖直轴线的后方。所述竖直轴线到所述外侧车轮8的接地点与所述内侧车轮9的接地点的连线的距离即为所述外侧车轮8及内侧车轮9在转向时的稳定距。由于稳定距的存在,会使所述外侧车轮8及所述内侧车轮9在差速转向过程中受到一回正力矩的作用。
80.在外侧车轮8及内侧车轮9逐步消除转速差的过程中,稳定距产生的回正力矩使得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逐步反向转回到初始的无转向位置,使所述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可以自动稳定在直线行驶状态。
81.当汽车的行驶路面存在路面不平或其它各种滚动阻力时,直线行驶状态的外侧车轮8及内侧车轮9可能受到干扰产生轻微转向,此时稳定距将自动起到转向回正作用,将所述双车轮转向驱动桥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以抵抗各种干扰转向运动。
82.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125包括由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凸台1251,所述凸台1251通过一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扭力摇臂130上,所述竖直轴线为旋转部件的轴线。
83.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扭力摇臂130包括竖直部131及弯折部132,所述弯折部132沿汽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弯折部132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竖直部131的下端。所述弯折部132设置有旋转安装座,所述凸台1251通过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旋转安装座上。所
述旋转安装座包括上下间隔的第一安装板1321及第二安装板1322,所述第一安装板13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21a,所述第二安装板13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321a同轴的第二安装孔1322a。所述凸台1251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1321与第二安装板1322之间的缺口内,所述凸台125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部件的第三安装孔1251a。
84.优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主销140,所述第一安装孔1321a、第二安装孔1322a及第三安装孔1251a中分别装配有第一主销衬套150a、第二主销衬套150b及第三主销衬套150c,所述第一主销衬套150a的外圈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321a过盈配合,所述第二主销衬套150b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322a过盈配合,所述第三主销衬套150c的外圈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251a过盈配合,所述主销140插接在所述第一主销衬套150a、第二主销衬套150b及第三主销衬套150c内,所述主销140与所述第一主销衬套150a、第二主销衬套150b及第三主销衬套150c的内圈过渡配合,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能够绕所述竖直轴线旋转。
85.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3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旋转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左转限位块1323及第一右转限位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凸台1251上设置有第一限转块1251b;
86.所述第一限转块1251b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旋转时能够与第一左转限位块1323及第一右转限位块抵靠,以限定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旋转区间。
87.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构控制外侧车轮的转速,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构控制内侧车轮的转速。当汽车在转弯车道行驶或变道行驶时,电动拨叉向内拨动结合套,结合套与结合齿脱离,以使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离。此时,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单独控制所述外侧车轮及所述内侧车轮的转速,使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的转速不同,形成转速差。此转速差使得地面对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的轮胎胎面产生不同的摩擦反力。不同的摩擦反力使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之间形成绕垂直于地面的一轴线旋转的转向力矩,此转向力矩带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的转向臂的上端绕竖直轴线转动连接在悬架的扭力摇臂上。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会推动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壳体和第二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绕竖直轴线旋转。以实现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用不同的驱动速度行驶时能自动完成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转向。此种转向方式完全不同于现有的随方向盘转动而实现被动转动的转向方式,可以同时实现左、右两侧驱动双车轮转向,满足在汽车的左右侧安装双车轮时的转向和驱动要求。
88.当汽车由转弯车道行驶到直线车道的过程中或变道行驶将要结束的过程中,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减小转速差,并逐步消除转速差。由于外侧车轮的接地点与内侧车轮的接地点位于竖直轴线的后方,存在稳定距,使得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受到稳定距的回正力矩作用逐步反向转回到初始的无转向位置,在此过程中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也被带动转回到初始位置,以使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可以自动恢复到外侧车轮与内侧车轮均保持直线行驶的状态。在双车轮转向驱动桥的直线行驶状态,电动拨叉向外拨动结合套,结合套与结合齿的外花键连接,以使得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结合。
89.当汽车的行驶路面存在路面不平或其它各种滚动阻力时,直线行驶状态的外侧车
轮及内侧车轮可能受到干扰产生轻微转向,此时稳定距将自动起到转向回正作用,将双车轮转向驱动桥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以抵抗各种干扰转向运动。
90.在倒车过程中,结合套与结合齿的外花键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结合,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无法自动实现差速转向运动,从而避免外侧车轮及内侧车轮受到稳定距的回正力矩的作用产生反方向回转180
°
的不正常转向运动趋势。
9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为转轴,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中装配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转轴活套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
92.第二实施例
93.参见图6-9,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转接座125为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部,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部件安装孔126,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扭力摇臂130上,所述竖直轴线为所述旋转部件的轴线。
94.优选地,所述转向臂12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前上部,所述转向臂12竖直向上。
95.优选地,所述转向臂12还包括前凹陷板127、后凹陷板129及顶板128,所述前凹陷板127的后表面的中部连接在所述筋板122的前表面上,所述后凹陷板129的前表面的中部连接在所述筋板122的后表面上,且所述筋板122垂直于所述前凹陷板127及所述后凹陷板129。所述前凹陷板127的左侧与所述后凹陷板129的左侧之间的凹陷区域,即为所述第一凹陷121;所述前凹陷板127的右侧与所述后凹陷板129的右侧之间的凹陷区域,即为所述第二凹陷122。所述顶板128连接在所述前凹陷板127、筋板122及后凹陷板129的顶面上,所述顶板128上形成所述转接座125。
96.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32的旋转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竖直通孔1324。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为圆形通孔。
97.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部设置的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为一圆形孔,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的下方,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98.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第一转向立管160,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的下部安装在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中,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的上部穿过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与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之间装配有第一轴承170。
99.优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为圆形通孔,所述转向臂12的筋板122在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避让缺口1221。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包括第一阶梯圆管161及第一圆板162,所述第一阶梯圆管161的下部的直径大于上部的直径,所述第一阶梯圆管161的下部过盈装配在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内,所述第一圆板162上设有第一盲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阶梯圆管161的下部的底端过盈装配在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第一圆板162穿过所述第一避让缺口1221焊接在所述转接座125的下表面上,以此实现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固定装配在所述转向臂12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能随转向臂12转动而转动。
100.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170为一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外座圈172、第
一轴承上内座圈171及第一轴承下内座圈173,所述第一轴承外座圈172过盈装配在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中,所述第一轴承上内座圈171活套在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上部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轴承下内座圈173活套在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下部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台阶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台阶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在伸出所述第一竖直通孔1324的上部的一段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转向立管160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压紧螺母180,所述第一压紧螺母180压紧在所述弯折部132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第一轴承上内座圈171压紧在所述第一上台阶面上,所述第一轴承下内座圈173压紧在所述第一下台阶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面之间。
101.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旋转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二左转限位块1323a及第二右转限位块(图中未示出),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转块1252;
102.所述第二限转块1252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旋转时能够与第二左转限位块1323a及第二右转限位块抵靠,以限定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旋转区间。
10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通孔与所述第一转向立管之间通过装配销轴与衬套实现转动连接。
104.第三实施例
105.参见图10-13,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及双车轮转向驱动桥,其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扭力摇臂130包括前竖直部133、后竖直部134、上连接部135及下连接部136,所述上连接部135及下连接部136沿汽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部135连接在所述前竖直部133的上端与所述后竖直部134的上端之间,所述下连接部136连接在所述前竖直部133的下端与所述后竖直部134的下端之间。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扭力摇臂130的前竖直部133上。
106.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前竖直部133设置有旋转安装座,所述旋转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竖直通孔1331。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为圆形通孔。
107.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部设置的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为一圆形孔,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的下方,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108.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第二转向立管160a,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的下部安装在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中,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的上部穿过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与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之间装配有第二轴承170a。
109.优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为圆形通孔,所述转向臂12的筋板122在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避让缺口1221a。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包括第二阶梯圆管161a及第二圆板162a,所述第二阶梯圆管161a的下部的直径大于上部的直径,所述第二阶梯圆管161a的下部过盈装配在所述旋转部件安装孔126内,所述第二圆板162a上设有第二盲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阶梯圆管161a的下部的底端过盈装配在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第二圆板162a穿过所述第二避让缺口1221a焊接在所述转接座125的下表面上,以此实现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
110.固定装配在所述转向臂12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能随转向臂12转动
而转动。
111.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170a为一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外座圈172a、第二轴承上内座圈171a及第二轴承下内座圈173a,所述第二轴承外座圈172a过盈装配在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中,所述第二轴承上内座圈171a活套在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上部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轴承下内座圈173a活套在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下部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上台阶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下台阶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在伸出所述第二竖直通孔1331的上部的一段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转向立管160a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压紧螺母180a,所述第二压紧螺母180a压紧在所述前竖直部133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第二轴承上内座圈171a压紧在所述第二上台阶面上,所述第二轴承下内座圈173a压紧在所述第二下台阶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
112.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前竖直部133的下表面设置有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旋转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三左转限位块1332及第三右转限位块(图中未示出),所述转向臂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限转块1253。所述第三限转块1253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旋转时能够与第三左转限位块1332及第三右转限位块抵靠,以限定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1的旋转区间。
11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直通孔与所述第二转向立管之间通过装配销轴与衬套实现转动连接。
114.第四实施例
115.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驱动电机安装转向座或双车轮转向驱动桥。
11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