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4665发布日期:2022-01-05 12:5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目前转向节多分为转向节和轴头两部分,其中轴头用螺栓固定在转向节上,转向节上的连接耳结构一般采用整体设计,都能够连接耳出现问题时,整体作废,较为浪费;也有连接耳与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的,但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导致连接不稳定,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节组件的连接耳与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的,但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导致连接不稳定,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包括轴头和转向节,所述轴头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中,所述转向节的侧壁上、下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耳;
8.所述转向节的侧壁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耳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相卡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卡接在连接槽内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9.所述转向节的侧壁靠近所述连接槽内侧的位置设置有辅助部,所述辅助部的侧壁与所述连接耳的侧壁相接触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10.所述连接槽为连续型的



字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槽相匹配。
11.所述连接槽为连续型的波浪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槽相匹配。
12.所述转向节正对所述连接槽的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贯穿至所述连接耳内,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
13.所述辅助部与所述转向节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耳的连接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贯穿至所述辅助部内,且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14.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交错设置。
15.所述转向节的中间贯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轴头的安装孔,所述转向节的侧壁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安装孔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
16.所述轴头与所述转向节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尾端沿着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通过螺栓固定。
17.(三)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其中改进轴头与转向节的连接方式,使得轴头和转向节能够拆分开方便进行分开维修和替换;改进转向节与连接耳的连接方式,从而加强了连接耳与转向节的连接,避免出现松动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其中限位块上设置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贯穿至所述限位槽中,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螺孔螺孔连接,从而将轴头固定在转向节上,该结构方便轴头的拆卸,方便对轴头和转向节分解开进行分开维修和替换。
20.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螺孔正对所述连接槽内



字形结构的凸起位置,相应的凸起位置正对所述连接部的凹陷位置,则第一螺孔贯穿至连接部的凹陷位置,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所述连接槽和所述连接部的特殊结构增加了连接耳与转向节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连接耳与转向节的连接。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4.其中:1轴头、11安装柱、12限位块、2转向节、21连接槽、22辅助部、23第一螺孔、24安装孔、25限位槽、3连接耳、31连接部、32第一螺栓、33第二螺栓、34第二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参阅图1

图2,一种高刚性前转向节组件,包括轴头1和转向节2,所述轴头1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向节2中。
28.所述转向节2的中间贯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轴头1的安装孔24,所述转向节2的侧壁位于所述安装孔24边缘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25,所述限位槽25沿着所述安装孔24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
29.所述轴头1与所述转向节2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安装孔24相匹配的安装柱11,所述安装柱11的尾端沿着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槽25相匹配的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限位槽25通过螺栓固定。
30.其中,限位块12上设置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贯穿至所述限位槽25中,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螺孔连接,从而将轴头1固定在转向节2上,该结构方便轴头1的拆卸,方便对轴头1和转向节2分解开进行分开维修和替换。
31.所述转向节2的侧壁上、下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耳3;
32.所述转向节2的侧壁设置有连接槽21,所述连接耳3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21相卡接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卡接在连接槽21内并通过第一螺栓32固定;
33.所述转向节2正对所述连接槽21的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孔23,所述第一螺孔23贯穿至所述连接耳3内,且所述第一螺栓32与所述第一螺孔23螺纹连接。
34.所述连接槽21为连续型的



字形结构,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连接槽21相匹配。
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孔23正对所述连接槽21内



字形结构的凸起位置,相应的凸起位置正对所述连接部31的凹陷位置,则第一螺孔23贯穿至连接部31的凹陷位置,通过第一螺栓32固定,所述连接槽21和所述连接部31的特殊结构增加了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连接。
36.所述转向节2的侧壁靠近所述连接槽21内侧的位置设置有辅助部22,所述辅助部22的侧壁与所述连接耳3的侧壁相接触并通过第二螺栓33固定。
37.所述辅助部22与所述转向节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耳3的连接部31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34,所述第二螺孔34贯穿至所述辅助部22内,且所述第二螺栓33与所述第二螺孔34螺纹连接。
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螺孔34正对所述连接槽21内



字形结构的凹陷位置,相应的凹陷位置正对所述连接部31的凸起位置,则第二螺孔34贯穿至辅助部22正对凹陷结构的位置,通过第二螺栓33固定,所述辅助部22特殊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连接。
39.所述第一螺栓32与所述第二螺栓33交错设置;其中,第一螺栓32与第二螺栓33还垂直设置,该结构有利于加强连接,避免连接耳3与转向节2之间出现松动的问题。
40.实施例2:
41.本实施例除去与实施例1中的连接槽结构不同外,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做赘述。
42.所述连接槽21为连续型的波浪形结构,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连接槽21相匹配;其中,所述连接槽21和所述连接部31的特殊结构增加了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连接。
43.本实用新型中改进轴头1与转向节2的连接方式,使得轴头1和转向节2能够拆分开方便进行分开维修和替换;改进转向节2与连接耳3的连接方式,从而加强了连接耳3与转向节2的连接,避免出现松动的问题。
4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