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冶炼用炉渣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1175发布日期:2022-06-04 08: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冶炼用炉渣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冶炼用炉渣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中频炉等金属冶炼用炉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和炉衬上会有炉渣粘附,需要定期进行除渣处理。经过除渣处理得到的炉渣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转运装置内,由转运装置转运至废渣池集中储存。
3.现有的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装置或螺旋送料器,现有的转运装置为炉渣转运车。现有的炉渣转运车存在以下不足:
4.1.现有的炉渣转运车在转运过程中易与人员发生擦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5.2.现有的炉渣转运车上料时,输送装置将炉渣从炉渣转运车的上方倾倒入炉渣转运车内,炉渣与炉渣转运车的底板发生猛烈碰撞,导致炉渣转运车的底板损坏。
6.3.现有的炉渣转运车卸料时需要将炉渣转运车倾斜后人工卸料,费时费力、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冶炼用炉渣转运装置,解决现有的炉渣转运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底板易损坏和卸料较为不便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金属冶炼用炉渣转运装置,包括顶部敞口设置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四个可自锁脚轮,所述车体的上部周缘设置能够向车体周缘外侧地面上投射光线的警示光源,所述车体外周还设置直流电源,所述警示光源与所述直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锥形缓冲帽。
10.进一步的,所述警示光源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车体上部的四周。
11.进一步的,所述警示光源为一字激光灯。
12.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
13.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缓冲帽通过螺栓与立柱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自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设置,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前板,所述前板的底部设置卸料口,前板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启闭卸料口的封板。
15.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前表面在卸料口的两侧竖直设置t形滑轨,所述t形滑轨向上延伸至卸料口上方,所述封板朝向前板的表面在与t形滑轨对应位置设置与t形滑轨滑动连接的t形滑槽,所述封板的前表面设置若干第一连接板,所述车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侧板,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在与卸料口对应位置以及卸料口对应位置的上方均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前端对应设置销孔,所述炉渣转运装置还包括与销孔匹配的直角形状的销棒。
16.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后侧设置推把。
17.进一步的,所述推把上设置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防滑纹。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炉渣转运装置的车体的上部周缘设置能够向车体周缘外侧地面上投射光线的警示光源,车体外周还设置直流电源,警示光源与直流电源电性连接。工作人员使用炉渣转运装置转运炉渣时,警示光源在车体周缘外侧的地面上投射出光斑,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大大降低了与炉渣转运装置与周边人员发生擦碰的风险,提高了炉渣转运装置的安全性。
20.本实用新型的炉渣转运装置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个立柱,立柱的顶端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锥形缓冲帽。通过输送装置将炉渣从炉渣转运装置的上方倾倒入炉渣转运装置内时,工作人员先移动炉渣转运装置的位置,使锥形缓冲帽对准输送装置的出料位置,再开始上料。炉渣下落至底板前先与锥形缓冲帽发生碰撞,锥形缓冲帽大大降低了炉渣的动能,避免炉渣转运装置的底板发生损坏。锥形缓冲帽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形,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原有的锥形缓冲帽拆卸下来,更换上新的锥形缓冲帽。
21.本实用新型的炉渣转运装置底板自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设置,车体的前端设置前板,前板的底部设置卸料口,前板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启闭卸料口的封板。卸料时,工作人员开启封板,由于底板倾斜设置,炉渣会由后上方向前下方运动自动完成卸料,无需人工卸料,卸料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24.图3为封板与t形滑轨滑动连接示意图;
25.图4为一字激光灯在车体周缘形成一字形光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7.如图1-4所示,一种金属冶炼用炉渣转运装置,包括顶部敞口设置的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置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下表面设置四个可自锁脚轮12,所述车体1的上部周缘设置能够向车体1周缘外侧地面上投射光线的警示光源2,所述车体1外周还设置直流电源4,所述警示光源2与所述直流电源4电性连接,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个立柱5,所述立柱5的顶端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锥形缓冲帽51。
28.本实用新型的炉渣转运装置的车体的上部周缘设置能够向车体周缘外侧地面上投射光线的警示光源,车体外周还设置直流电源,警示光源与直流电源电性连接。工作人员使用炉渣转运装置转运炉渣时,警示光源在车体周缘外侧的地面上投射出光斑,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大大降低了与炉渣转运装置与周边人员发生擦碰的风险,提高了炉渣转运装置的安全性。
29.本实用新型的炉渣转运装置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个立柱,立柱的顶端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锥形缓冲帽。通过输送装置将炉渣从炉渣转运装置的上方倾倒入炉渣转运
装置内时,工作人员先移动炉渣转运装置的位置,使锥形缓冲帽对准输送装置的出料位置,再开始上料。炉渣下落至底板前先与锥形缓冲帽发生碰撞,锥形缓冲帽大大降低了炉渣的动能,避免炉渣转运装置的底板发生损坏。锥形缓冲帽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形,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原有的锥形缓冲帽拆卸下来,更换上新的锥形缓冲帽。
30.所述警示光源2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车体1上部的四周。
31.四个警示光源2能够同时向四周发射警示,增加警示范围。
32.所述警示光源2为一字激光灯。
33.一字激光灯投射的光斑为一字形,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限定警示范围。
34.所述立柱5的数量为两个。
35.设置多个立柱5,工作人员在上料时就能够在任意一个立柱5的对应位置上料,上料更加方便。
36.所述锥形缓冲帽51通过螺栓52与立柱5可拆卸连接。
37.所述底板11自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设置,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置前板13,所述前板13的底部设置卸料口131,前板13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启闭卸料口131的封板6。
38.本实用新型的炉渣转运装置底板自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设置,车体的前端设置前板,前板的底部设置卸料口,前板的前表面设置用于启闭卸料口的封板。卸料时,工作人员开启封板,由于底板倾斜设置,炉渣会由后上方向前下方运动自动完成卸料,无需人工卸料,卸料较为方便。
39.所述前板13的前表面在卸料口131的两侧竖直设置t形滑轨132,所述t形滑轨132向上延伸至卸料口131上方,所述封板6朝向前板13的表面在与t形滑轨132对应位置设置与t形滑轨132滑动连接的t形滑槽63,所述封板6的前表面设置若干第一连接板61,所述车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侧板14,所述侧板14的外表面在与卸料口131对应位置以及卸料口131对应位置的上方均设置第二连接板141,所述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141的前端对应设置销孔8,所述炉渣转运装置还包括与销孔8匹配的直角形状的销棒7。
40.上料前,工作人员将封板6沿t形滑轨132滑动至与卸料口131对应位置,将销棒7同时插入第一连接板61和下方的第二连接板141的前端的销孔8,卸料口131被封闭,开始上料。卸料时,工作人员拔出销棒7,将封板6沿t形滑轨132滑动至与上方的第二连接板141对应位置,将销棒7同时插入第一连接板61和上方的第二连接板141的前端的销孔8,卸料口131打开,开始卸料。
41.所述车体1的后侧设置推把3。
42.推把3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或拉动炉渣转运装置在地面上移动。
43.所述推把3上设置握持部31,所述握持部31上设置防滑纹。
44.握持部31上设置防滑纹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工作人员推动或拉动炉渣转运装置在地面上移动时手部发生打滑情况。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