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及其头盔容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6725发布日期:2022-04-30 21:3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共享电单车及其头盔容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电单车配套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盔容置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头盔容置装置的共享电单车。


背景技术:

2.随着共享电单车的日益普及,以及交通法规中对于非机动车行驶的相关规定的日益完善,目前的共享电单车都会配备随车的头盔,以满足共享电单车的日常骑行使用需求,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3.现阶段共享电单车上随车配套的头盔,通常是利用保险绳等绳索将头盔可靠连接在共享电单车的本体上,以此防止头盔遗失或被盗。然而,虽然这种由保险绳构成的纯机械连接结构能够满足目前基本的头盔防盗和防丢需求,但使用者实际佩戴时会较为不便,尤其是骑行过程中,负责连接头盔与共享电单车本体的保险绳极易被沿途的其他物体挂住或牵绊,从而瞬间对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等部位产生一股强大的拉扯力,极易造成使用者骑行过程中颈部受伤,甚至发生坠车;进一步地,在骑行过程中发生摔倒、坠车等情况时,因保险绳对使用者头颈部位的拉拽作用,易导致使用者在常规摔跌倒的基础上受到二次伤害,致使使用者发生严重摔伤甚至死亡,增加了骑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此外,现有的共享电单车的头盔通常置于共享电单车的车筐处,存放时处于开放环境,极易被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脏污,给下一用户的取用造成不便。
5.因此,如何保持头盔的干净整洁,并在保证头盔防盗和防丢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防盗和防丢相关装置对头盔的日常佩戴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使共享电单车的随车头盔使用更加舒适便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盔容置装置,该头盔容置装置能够能够保证头盔的干净整洁,并在保证头盔防盗和防丢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防盗和防丢相关装置对头盔的日常佩戴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使共享电单车的随车头盔使用更加舒适便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头盔容置装置的共享电单车。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盔容置装置,包括盒体以及与所述盒体的开口处对位扣合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盒体间通过销轴组件相互铰接并开合适配,所述盒体内具有能够容纳头盔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头盔配合的位置感应模块,所述顶盖与所述盒体间还设置有锁具组件,所述位置感应模块及所述锁具组件均与共享电单车的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8.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头盔配合的等离子消杀组件。
9.优选地,所述容置腔的中部朝向所述盒体的开口处凸出设置有与头盔的内腔对位扣合的凸台。
10.优选地,头盔对位嵌装于所述顶盖的内壁与所述凸台之间。
11.优选地,所述等离子消杀组件位于所述凸台内,且所述凸台上具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等离子消杀组件的消杀通道。
12.优选地,所述位置感应模块为红外线感应模块。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共享电单车,包括车体、车锁以及与所述车锁和共享电单车的支付系统通信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头盔容置装置,所述头盔容置装置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容置装置。
14.优选地,所述顶盖位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车体中部设置有座垫,所述座垫位于所述顶盖的顶部外壁上。
15.优选地,所述头盔容置装置下方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具有与电池拆装配合的电池腔,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开口与所述盒体的底部对位扣合,且所述盒体与所述电池盒间通过铰链组件相互铰接并开合适配。
16.优选地,所述销轴组件和所述铰链组件均沿车体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盒体的尾部。
17.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头盔容置装置,其装配使用过程中,用户骑行前,通过扫码取车,激活共享电单车的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解开锁具组件的锁定,以便用户掀开顶盖并将头盔由容置腔内取出后佩戴;骑行完毕后,将头盔重新放入容置腔内,然后将顶盖与盒体重新扣合并通过锁具组件锁定,此时位置感应模块检测到头盔被放入容置腔内并放置到位,之后由位置感应模块向控制系统反馈头盔放置到位的信号,然后用户才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施扫码付费和还车等一系列后续操作。整个头盔取用和存放过程简便高效,且无需加装保险绳等机械连接结构即可通过位置感应模块的感应作业实现头盔的位置监控和防盗作业,有效避免了因保险绳被拖拽等情况对用户日常骑行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头盔内也无需集成蓝牙模块以及配套的电池等用以通过近场通讯实现防盗的组件,从而使头盔仅需具备纯粹的头部防护功能即可,无需加装任何具备其他功能的辅助部件,大幅简化了头盔结构,优化了其防护效果和结构强度,同时杜绝了集成于头盔主体结构上的电池发生爆燃、集成于头盔上的蓝牙等近场通讯模块对身体的辐射等诸多隐患和弊端,保证了头盔佩戴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将头盔可靠置于容置腔内,并通过盒体和顶盖对头盔实施可靠封装保护,能够显著提高头盔整洁度,避免外部环境对头盔主体结构造成脏污。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头盔配合的等离子消杀组件。头盔位于容置腔内时,等离子消杀组件能够对周围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进行高效消杀,并通过周围空气与容置腔中相连通环境的空气间的对流,实现对大范围空间环境的消杀处理,尤其能够对头盔的内、外结构空间实施高效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相比于传统的依靠紫外线照射实施的消杀处理方式,该种等离子消杀处理能够充分保证头盔各个部位的彻底消杀,避免出现消杀死角,显著提高头盔的消杀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共享电单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2.图3为图1的透视图;
23.图4为图1的右视透视图;
24.图5为图4中取出头盔后的透视图;
25.图6为图1中顶盖翻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1中头盔容置装置翻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
28.10-头盔容置装置;
29.11-盒体;
30.111-容置腔;
31.112-位置感应模块;
32.113-等离子消杀组件;
33.114-凸台;
34.115-消杀通道;
35.12-顶盖;
36.13-销轴组件;
37.20-车体;
38.21-头盔;
39.22-后轮;
40.23-座垫;
41.24-电池盒;
42.241-电池腔;
43.25-电池;
44.26-铰链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头盔容置装置,该头盔容置装置能够能够保证头盔的干净整洁,并在保证头盔防盗和防丢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防盗和防丢相关装置对头盔的日常佩戴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使共享电单车的随车头盔使用更加舒适便捷;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头盔容置装置的共享电单车。
4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7.请参考图1至图7。
48.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头盔容置装置,包括盒体11以及与盒体11的开口处对位扣合的顶盖12,顶盖12与盒体11间通过销轴组件13相互铰接并开合适配,盒体11内具有能够容纳头盔21的容置腔111,容置腔111内设置有与头盔21配合的位置感应模块112,顶盖12与盒体11间还设置有锁具组件,位置感应模块112及锁具组件均与共享电单车的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49.其装配使用过程中,用户骑行前,通过扫码取车,激活共享电单车的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解开锁具组件的锁定,以便用户掀开顶盖12并将头盔21由容置腔111内取出后佩戴;骑行完毕后,将头盔21重新放入容置腔111内,然后将顶盖12与盒体11重新扣合并通过锁具组件锁定,此时位置感应模块112检测到头盔21被放入容置腔111内并放置到位,之后由位置感应模块112向控制系统反馈头盔21放置到位的信号,然后用户才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施扫码付费和还车等一系列后续操作。整个头盔21取用和存放过程简便高效,且无需加装保险绳等机械连接结构即可通过位置感应模块112的感应作业实现头盔21的位置监控和防盗作业,有效避免了因保险绳被拖拽等情况对用户日常骑行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头盔21内也无需集成蓝牙模块以及配套的电池等用以通过近场通讯实现防盗的组件,从而使头盔21仅需具备纯粹的头部防护功能即可,无需加装任何具备其他功能的辅助部件,大幅简化了头盔21结构,优化了其防护效果和结构强度,同时杜绝了集成于头盔主体结构上的电池发生爆燃、集成于头盔上的蓝牙等近场通讯模块对身体的辐射等诸多隐患和弊端,保证了头盔佩戴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将头盔可靠置于容置腔内,并通过盒体和顶盖对头盔实施可靠封装保护,能够显著提高头盔整洁度,避免外部环境对头盔主体结构造成脏污。
50.应当明确的是,上述锁具组件可以是常规的锁销适配锁孔结构,也可以是卡扣适配卡槽结构,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实际工况需求灵活选择能够与盒体11及顶盖12结构适配的常规锁具加以应用。原则上,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头盔容置装置10的实际应用需要均可。
5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头盔21未被使用时,将头盔21置于容置腔111内,并通过顶盖12与盒体11的对位扣合形成对头盔21的遮蔽和保护,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将未被使用的头盔21直接置于车筐等开放环境中,而使头盔21因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迅速老化或是发生污损等现象,从而使头盔21更加整洁且经久耐用,从而使共享电单车及其配套组件的使用及维护成本得以相应降低。
5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绝大部分工况条件下的使用需求,顶盖12与盒体11间对位扣合的边沿部可以设置相互贴合适配的密封条或密封圈等具备贴合密封效果的软质密封件,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顶盖12与盒体11间的扣合密封效果,使容置腔111的密闭性更强,并使所述头盔容置装置10对头盔21的结构保护效果更好。
53.进一步地,容置腔111内设置有与头盔21配合的等离子消杀组件113。头盔21位于容置腔111内时,等离子消杀组件113能够对周围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进行高效消杀,并通过周围空气与容置腔中相连通环境的空气间的对流,实现对大范围空间环境的消杀处理,尤其能够对头盔21的内、外结构空间实施高效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传统的依靠紫外线照射实施的消杀处理方式,因其照射处理过程中不能对紫外光无法达到的结构死角或细密处实施照射处理,致使其消杀处理不彻底;而该种等离子消杀处理则能够有效杜绝消杀处理死角的出现,充分保证头盔21各个部位的彻底消杀,显著提高头盔21的消杀处理效率。
54.需要说明的是,该种等离子消毒杀菌装置能够对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高效彻底的消杀,尤其是当前新冠疫情仍在个别地区时有出现,而共享电单车作为长期户外放置并在不同用户间交替频繁使用的公共用具,其自然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其交替取车用车的过程中对头盔等需要与用户身体直接接触,尤其是使用过程中与口鼻等呼吸器官距离较近的器具及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新冠病毒传播也是防疫工作的重中
之重。故此而言,本方案中通过等离子消毒杀菌装置对头盔进行及时高效的杀菌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疫情传播,为共享电单车系统的安全运转提供可靠保障。
55.更进一步地,容置腔111的中部朝向盒体11的开口处凸出设置有与头盔21的内腔对位扣合的凸台114。该凸台114能够为置于容置腔111中的头盔21提供可靠的结构支撑和定位。一般情况下,盒体11水平设置,盒体11的开口即位于其顶部,顶盖12也相应布置于盒体11的上方,在此状态下,头盔21可以自身开口朝下扣置在凸台114上,以免出现如现有技术中头盔21自身开口朝上置于车筐等开放空间而导致头盔21内腔产生脏污,进而影响用户佩戴的情况,如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头盔21的整洁和美观,便于用户多次重复取用头盔21。
56.在此基础上,头盔21对位嵌装于顶盖12的内壁与凸台114之间。与盒体11扣合后的顶盖12能够与头盔21的顶部适度相抵,如此可通过凸台114与顶盖12协同配合对容置腔111内的头盔21形成适度嵌装卡接限位,以免非使用状态下的共享电单车被集中摆放或储运时,位于容置腔111内的头盔21会发生大幅晃动甚至松脱错位,由此进一步保证所述头盔容置装置10对头盔21的可靠储置和保护。
57.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凸台114与头盔21间的结构适配性,凸台114优选为顶部和侧部均为弧面的尖顶凸台114结构,以便能够与头盔21的内腔进一步适配。相应地,还可以在凸台114上设置卡扣或插销等辅助定位件,并在头盔21上相应布置卡孔或销孔等对位适配件,从而通过各辅助定位件与对位适配件间的对位组装,实现头盔21与凸台114的精准组装,优化头盔21与凸台114间的对位精度,提高头盔21取放操作效率和便利性。
58.此外,等离子消杀组件113位于凸台114内,且凸台114上具有若干连通容置腔111与等离子消杀组件113的消杀通道115。凸台114能够为等离子消杀组件113提供一定的结构保护,且通过各消杀通道115能够使得被等离子消杀组件113处理后的空气与头盔21内腔中的既有空气快速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头盔21的消杀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59.应当明确,实际应用中,消杀通道115可以为如图所示的孔状结构,也可以为槽状或其他镂空结构,原则上,只要是能够保证等离子消杀组件113处的空气流通效率,保证消杀效果均可。
60.另一方面,位置感应模块112为红外线感应模块。该种红外线感应模块的灵敏度较高,位置监测精度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头盔21取放过程中的位置感应和监测需求,保证头盔21取放操作效率和相关控制系统的反应效率。并且,采用该种红外感应模块仅需独立模块组件即可完成位置感应和监测,无需像蓝牙感应系统等位置监控系统那样在头盔21上另外集成配套感应模块,从而进一步精简头盔21主体结构,使头盔21更加轻便,佩戴更加舒适。
61.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共享电单车,包括车体20、车锁以及与车锁和共享电单车的支付系统通信连接的控制系统,车体20上还设置有头盔容置装置10,该头盔容置装置10为如上文实施例中的头盔容置装置10。通过应用上述头盔容置装置10,使得该共享电单车的头盔21防盗和防丢效果得以有效保证,并能够有效避免防盗和防丢相关装置对头盔21的日常佩戴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使共享电单车的随车头盔21使用更加舒适便捷。
62.实际操作时,用户通过扫码或其他方式激活共享电单车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用车指令,以控制锁具组件开锁,以便用户由头盔容置装置10中取出头盔21并佩戴,之后
即可骑行用车;用车完毕后,用户将头盔21由头上摘下并重新放入容置腔111内,然后由用户人工操作将顶盖12与盒体11扣合并将锁具组件锁止,之后位置感应模块112对头盔进行位置感应,若位置感应模块112感应到头盔21归位,则位置感应模块112向控制系统反馈头盔21归位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归位信号后将锁具组件彻底锁定并激活支付系统,之后用户即可通过扫码或其他方式通过支付系统完成支付,而后控制系统收到支付系统反馈的已支付指令,然后控制系统向车锁等组件发出还车指令,以控制车锁锁定和其他组件的相应动作,即可完成还车作业;若顶盖12与盒体11扣合且由人工操作将锁具组件锁止后,位置感应模块112未感应到头盔21归位,或是用户用车完毕后在未将头盔21置入容置腔111的情况下,亦或是已将头盔21置入容置腔111但未将头盔21放置到位以激活位置感应模块112的情况下,则用户扫码试图激活还车作业会失败,此时控制系统会提示用户需要将头盔21置入容置腔111中放置到位并将锁具组件锁定,之后才可激活支付系统完成支付和还车,从而将头盔21归位与还车支付作业相结合,进一步避免头盔21遗失和被盗现象的发生。
63.具体地,顶盖12位于盒体11的顶部,车体20中部设置有座垫23,座垫23位于顶盖12的顶部外壁上。将头盔容置装置10的主体结构集成于车辆的座垫23下而成为车座支撑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充分利用共享电单车的既有装配空间,提高车辆组件集成度,并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将头盔21置于车体20前部或后部的车筐内而对共享电单车日常储运及摆放造成的不便,并进一步避免头盔21取放过程中对头盔21及车体20造成的结构损伤和不利影响。
64.需要相应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不同类型共享电单车的设计风格及结构布局存在的差异,上述头盔容置装置10也可以布置于车体20的后部,即共享电单车后轮22的上方,也即常规的后轮22挡泥板顶部,如此,也可显著优化共享电单车的组件集成度和装配空间。考虑到所述头盔容置装置10的既有结构已能够实现对头盔21的整体保护和可靠封装,则无论将头盔容置装置10布置于共享电单车主体结构的任何位置,均可达到保持非使用状态下的头盔21的整洁,避免头盔21被盗和破损之效果。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共享电单车的实际结构布局灵活调整和选择头盔容置装置10的实际装配位置,原则上,只要是能够满足保证头盔21的可靠储放,并满足所述共享电单车的实际应用需要均可。
65.更具体地,头盔容置装置10下方设置有电池盒24,电池盒24内具有与电池25拆装配合的电池腔241,电池盒24的顶部开口与盒体11的底部对位扣合,且盒体11与电池盒24间通过铰链组件26相互铰接并开合适配。将电池25及安装电池25的电池盒24一并布置于座垫23下方的头盔容置装置10底部,能够进一步优化车体20的装配结构和空间利用率,使其组件集成度得以进一步提高,并使得实际应用中需进行电池25检修和更换时,仅需利用铰链组件26将车座及头盔容置装置10一并翻开即可实施操作,操作完毕后,仅需将车座及头盔容置装置10一并翻回并重新与电池盒24对位扣合即可,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锁具组件一并实现电池盒24的锁紧,也可以在电池盒24处另设置一套锁止机构以将电池盒24可靠锁定。
66.另外,销轴组件13和铰链组件26均沿车体20长度方向位于盒体11的尾部,也即,销轴组件13和锁链组件均位于车座的后部。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搬运车体20时,工作人员习惯将车座后部作为着力点之一,因此,将铰链组件26和销轴组件13一并设置于车座的后部,能够有效避免搬运车体20施力时,因着力点处于盒体11与顶盖12、电池盒24等开合适配件的
开合部处,而导致着力点处的开合部被掀开甚至破损,保证盒体11及其相关适配件间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67.相应地,考虑到通常情况下的操作习惯,锁具组件优选为布置于销轴组件13的对端,也即,锁具组件布置于盒体11的前部,以免对销轴组件13和锁链组件产生结构干涉,保证盒体11与相关开合适配件间的铰接开合作业效率和操作效果。
6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销轴组件13和铰链组件26可以为常规的轴套插装轴销形成的铰接转动配合机构,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转动开合适配的铰链机构配件,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实际工况需求灵活选择和调整。原则上,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共享电单车的实际应用需要均可。
69.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头盔容置装置,其装配使用过程中,用户骑行前,通过扫码取车,激活共享电单车的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解开锁具组件的锁定,以便用户掀开顶盖并将头盔由容置腔内取出后佩戴;骑行完毕后,将头盔重新放入容置腔内,然后将顶盖与盒体重新扣合并通过锁具组件锁定,此时位置感应模块检测到头盔被放入容置腔内并放置到位,之后由位置感应模块向控制系统反馈头盔放置到位的信号,然后用户才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施扫码付费和还车等一系列后续操作。整个头盔取用和存放过程简便高效,且无需加装保险绳等机械连接结构即可通过位置感应模块的感应作业实现头盔的位置监控和防盗作业,有效避免了因保险绳被拖拽等情况对用户日常骑行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头盔内也无需集成蓝牙模块以及配套的电池等用以通过近场通讯实现防盗的组件,从而使头盔仅需具备纯粹的头部防护功能即可,无需加装任何具备其他功能的辅助部件,大幅简化了头盔结构,优化了其防护效果和结构强度。
70.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上述头盔容置装置的共享电单车,其头盔防盗和防丢效果得以有效保证,并能够有效避免防盗和防丢相关装置对头盔的日常佩戴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使共享电单车的随车头盔使用更加舒适便捷。
7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头盔容置装置以及应用该头盔容置装置的共享电单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