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9848发布日期:2022-07-01 19:1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室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驾驶室及车辆。


背景技术:

2.一些在室外工作的工程车辆,工作环境复杂,在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和应用阶段会对驾驶室有不同需求,比如炎热环境下希望产品是敞篷状态或者简易驾驶室状态,冷天希望产品是封闭驾驶状态。
3.现有工程车辆无法实现简易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能实现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满足车辆不同工况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应用了上述的驾驶室,同样能达到上述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两内侧部上均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与操作台的外侧部相适配;
7.所述驾驶室本体的底部上孔系结构,所述驾驶室本体通过连接组件穿过所述孔系结构与车体可拆卸连接。
8.优选地,所述缺口部设有限位结构,以使得所述驾驶室本体具有将所述驾驶室本体安装在操作台上的第一状态;
9.以及所述驾驶室本体能从所述操作台上拆卸的第二状态。
10.优选地,所述孔系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且均布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操作台。
11.优选地,所述孔系结构包括两个通孔组,所述通孔组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室本体两侧驾驶门对应的底板上。
12.优选地,两侧的所述驾驶门均通过安装式铰链与所述驾驶室本体两侧连接。
13.优选地,两侧的所述驾驶门上均设有门限位器。
14.优选地,包括前玻璃、后玻璃,所述前玻璃和所述后玻璃置于所述驾驶室本体上,所述前玻璃和所述后玻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5.前雨刮器,设于所述驾驶室本体上,作用于所述前玻璃;
16.后雨刮器,设于所述驾驶室本体上,作用于所述后玻璃。
17.优选地,包括灭火器放置位,设于所述驾驶室内部。
18.优选地,包括警示灯安装位,设于所述驾驶室顶部。
19.一种车辆,应用了上述的驾驶室。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驾驶室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两内侧部上均设有缺口部,缺口部与操作台的外侧部相适配,驾驶室本体的底部上孔系
结构,驾驶室本体通过连接组件穿过孔系结构与车体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通过缺口部与操作台可拆卸连接,对驾驶室第一方向进行锁定(第一方向为垂直于车身长度的方向),通过孔系结构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对驾驶室铅垂方向进行锁定,达到将驾驶室本体固定操作台和车体上。当驾驶室需要从封闭驾驶状态切换至简易驾驶室状态(即驾驶室本体从操作台和车体上拆卸)时,将操作台从缺口部内脱离,将各连接组件拆卸,就能实现驾驶室本体与操作台、车体上脱离,继而完成从封闭驾驶状态到简易驾驶室状态的切换。因此,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能实现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满足车辆不同工况要求。
21.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应用了上述的驾驶室,同样具备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缺口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孔系结构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限位器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雨刮器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本体安装在操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驾驶室本体;2、驾驶门;3、缺口部;4、前雨刮器;5、孔系结构;6、警示灯;7、灭火器;8、门限位器;10、后雨刮器; 11、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请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1,驾驶室本体1沿第一方向的两内侧部上均设有缺口部3,缺口部3与操作台11的外侧部相适配,驾驶室本体1的底部上孔系结构5,驾驶室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穿过孔系结构5与车体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1,通过缺口部3与操作台11可拆卸连接,对驾驶室第一方向进行锁定(第一方向为垂直于车身长度的方向),通过孔系结构5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对驾驶室铅垂方向进行锁定,达到将驾驶室本体1固定操作台11和车体上。当驾驶室需要从封闭驾驶状
态切换至简易驾驶室状态(即驾驶室本体1从操作台11 和车体上拆卸)时,将操作台11从缺口部3内脱离,将各连接组件拆卸,就能实现驾驶室本体1与操作台11、车体上脱离,继而完成从封闭驾驶状态到简易驾驶室状态的切换。因此,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能实现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满足车辆不同工况要求。
33.关于驾驶室本体1与操作台11如何可拆卸连接,结合附图1-2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地,缺口部3设有限位结构,以使得驾驶室本体1具有将驾驶室本体1安装在操作台11上的第一状态,以及驾驶室本体1能从操作台11上拆卸的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该缺口部3可以为类似矩形结构,使得操作室本体获得更加容易安装在操作台11上的开口,以及当驾驶室本体1与操作台11相接触后,使得驾驶室本体1不容易从操作台11上脱离的缩口,继而形成限位结构,操作台11上有与缺口部3相适配的部位,具体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结构一词要做最广义的解释,包括任何用来将驾驶室本体1 与操作台11可以通过结构上的适配,就能完成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结构即可。
34.在沿铅垂方向上,即车辆的竖直方向,关于如何将驾驶室本体1安装在车体上,本技术通过两部分共同作用来完成,现结合附图3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地,一部分是,本实施例中,孔系结构5包括至少两个,且均布的螺纹孔,螺纹孔靠近操作台11。连接组件包括与螺纹孔对应的螺栓,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螺栓与驾驶室本体1、车体螺装连接,例如,螺纹孔位于驾驶室本体 1前骨架钢管内,螺纹孔靠近操作台11,使得驾驶室本体1对车体的锁紧力均布,避免应力局部集中。
35.另一部分是,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孔系结构5包括两个通孔组,通孔组分别位于驾驶室本体1两侧驾驶门2对应的底板上。这样通过螺纹孔、通孔组能实现驾驶室本体1与车体的连接,以及实现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
36.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两侧的驾驶门2均通过安装式铰链与驾驶室本体1两侧连接,实现另一种实现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例如,将驾驶室本体1上的驾驶门2拆卸。
37.进一步地,两侧的驾驶门2上均设有门限位器8,实现门最大打开角度的限位。
38.其中,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驾驶室包括前玻璃、后玻璃,前玻璃和后玻璃置于驾驶室本体1上,前玻璃和后玻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第一方向,前雨刮器4,设于驾驶室本体1上,作用于前玻璃,后雨刮器10,设于驾驶室本体1上,作用于后玻璃,使得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能实现驾驶室状态与封闭驾驶状态的快速切换,满足车辆不同工况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对驾驶室上的前玻璃、后玻璃进行清扫。
39.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驾驶室包括灭火器7放置位,设于驾驶室内部。驾驶室为灭火器7的安装提供安装位,设置在驾驶室内部,在需要灭火时,方便驾驶人员快速取到灭火器7。
40.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驾驶室包括警示灯6安装位,设于驾驶室顶部,如此设置能最大限度起到警示作用。
41.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应用了上述驾驶室,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应用了上述的驾驶室,同样能达到上驾驶室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2.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