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观光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8965发布日期:2022-08-09 19:1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观光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轻量化观光车车架。


背景技术:

2.道路用纯电动车由于其制造成本高,使其市场竞争力低,推广速度缓慢。而近年来,作为在制定区域行驶的纯电动车,蓄电池观光车由于结构简单、造型独特,轻便快捷,无污染,已经广泛适用于各旅游景点,高尔夫球场等指定区域。
3.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3292435u的一种轻量化无障碍观光车车架,一体化的车架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可避免尾部抖动,其上的乘客具有良好的视野。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车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无法对各类连接杆进行定位,焊接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观光车车架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轻量化观光车车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观光车车架,包括前梁和后梁,所述前梁和后梁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弯梁,所述前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杆,所述前梁的上表面镶嵌有两个第一定位板,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板相对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扶杆相互远离的一面相接触,所述前梁和后梁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后梁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竖杆,且第一竖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均镶嵌有两个第二定位板,两个所述第一竖杆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两个第一横杆的一面分别与四个第一定位槽的内壁相卡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竖杆,且第二竖杆远离第一横杆的一端与第二横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杆和两个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均镶嵌有四个第三定位板,每个所述第二竖杆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十六个所述第三定位板的一面分别与十六个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相卡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均镶嵌有第四定位板。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后梁上表面的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均镶嵌有第五定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开开设有两个第三定位槽,两个所述第五定位板远离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
与两个第三定位槽的内壁相卡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连接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轻量化观光车车架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梁、后梁、弯梁、扶杆、第一定位板、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配合,在对车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可对各类连接杆进行定位,从而可有效提高焊接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定位板和第一定位槽之间的配合,在对第一竖杆进行焊接时,可对第一竖杆进行定位,相较于工作人员使用测量尺测量好距离做好记号再进行焊接,极大提高了焊接效率,通过第三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槽之间的配合,在对第二竖杆进行焊接时,可对第二竖杆进行定位,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板,在对扶杆进行焊接时,可对扶杆进行定位,通过第五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槽之间的配合,在对第二连接杆进行焊接时,可对第二连接杆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梁、弯梁、扶杆、第一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梁和第二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前梁、2后梁、3弯梁、4扶杆、5第一定位板、6第一连接机构、601第一横杆、602第一竖杆、603第二定位板、604第一定位槽、605第二横杆、606第二竖杆、607第三定位板、608第二定位槽、609第四定位板、7第二连接结构、701第一连接杆、702第二连接杆、703第五定位板、704第三定位槽、705第三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观光车车架,该装置可使观光车车架具有轻量化的优点,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机构6和第二连接结构7,在对车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可对各类连接杆进行定位,从而可有效提高焊接效率。
23.参见图1~图4,包括前梁1和后梁2,前梁1和后梁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弯梁3,前梁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杆4,前梁1的上表面镶嵌有两个第一定位板5,两个第一定位板5相对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扶杆4相互远离的一面相接触,前梁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板5相适配的第五矩形槽,车架材料均采用铝合金,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轻量化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板5,在对扶杆4进行焊接时,可对扶杆4进行定位。
24.前梁1和后梁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6,第一连接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横杆601,两个第一横杆60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竖杆602,且第一竖杆6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601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竖杆602关于第一横杆601的中心点对称。
25.两个第一横杆601的上表面均镶嵌有两个第二定位板603,两个第一竖杆60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604,四个第二定位板603远离两个第一横杆601的一面分别与四个第一定位槽604的内壁相卡接,第一横杆6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板603相适配的
第一矩形槽,通过设置第一矩形槽,可便于将第二定位板603镶嵌在第一横杆601上,通过第二定位板603和第一定位槽604之间的配合,在对第一竖杆602进行焊接时,可对第一竖杆602进行定位。
26.第一连接机构6还包括两个第二横杆605,两个第一横杆601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竖杆606,且第二竖杆606远离第一横杆601的一端与第二横杆6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横杆605和两个第一横杆601的上表面均镶嵌有四个第三定位板607,第二横杆605和第一横杆60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三定位板607相适配的第二矩形槽。
27.每个第二竖杆60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608,十六个第三定位板607的一面分别与十六个第二定位槽608的内壁相卡接,两个第二横杆605的上表面均镶嵌有第四定位板609,弯梁3的底面与第二横杆6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横杆60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四定位板609相适配的第三矩形槽,第二横杆605的外表面与弯梁3的外表面相接触,通过设置第四定位板609,在对弯梁3进行焊接时,可便于对弯梁3进行定位。
28.后梁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7,第二连接结构7包括固定在后梁2上表面的两个第一连接杆701,两个第一连接杆70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02,第二连接杆7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701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701的上表面均镶嵌有第五定位板703,第一连接杆7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五定位板703相适配的第四矩形槽,第一连接杆701远离后梁2的一端与弯梁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9.第二连接杆702的上表面开开设有两个第三定位槽704,两个第五定位板703远离两个第一连接杆70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定位槽704的内壁相卡接,第二连接杆7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连接杆705,第三连接杆705远离第二连接杆702的一端与第一横杆6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五定位板703和第三定位槽704之间的配合,在对第二连接杆702进行焊接时,可对第二连接杆702进行定位。
3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焊接时,首先将第一定位板5焊接在前梁1上,将第二定位板603焊接在第一横杆601上,将第三定位板607焊接在第二横杆605和第一横杆601上,将第五定位板703焊接在第一连接杆701上,然后使第一定位槽604与第二定位板603相卡接,并将其进行焊接加固,使第三定位板607与第二定位槽608相卡接,并将其进行焊接加固,使第五定位板703与第三定位槽704相卡接,并将其进行焊接加固,之后再将扶杆4焊接再前梁1上,将第一连接杆701焊接再后梁2上,将弯梁3焊接在前梁1和后梁2上,将第三连接杆705焊接在第二连接杆702上,此时就完成车架的整体焊接,相较于工作人员使用测量尺测量好距离做好记号再进行焊接,极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