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雪车驾驶室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4026发布日期:2022-11-22 23:5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抛雪车驾驶室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雪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抛雪车驾驶室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2.抛雪车驾驶室与车架之间通常设有用于隔离或减小振动,减小噪声,承受大冲击力,吸收碰撞能量等,能保证驾驶舒适性的减振件。现有的抛雪车中,一般选用天然橡胶块作为驾驶室的减振元件,减振元件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与驾驶室总成之间。实际中,由于橡胶块只可以过滤一部分车架和驾驶室相互专递的振动波,而对于长频率波作用很小,这样,车架晃动时也会带动驾驶室晃动,驾驶室减振效果差,给驾驶员带来很不好的驾驶体验,驾驶的舒适度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雪车驾驶室减振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抛雪车驾驶室的减振效果差,驾驶舒适度差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抛雪车驾驶室减振装置,包括分别铰接于驾驶室与车架之间的两个竖向的减振气囊,这两个所述减振气囊分别位于驾驶室的底端的后部的两侧,所述驾驶室的底部的前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各自的铰接件与所述车架相铰接;位于每个所述减振气囊内侧的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架之间均铰接有竖向的阻尼器;两个所述减振气囊之间的所述驾驶室的底部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块,一个所述减振气囊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所述车架上固定有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安装座与所述限位块之间铰接有横向的减震器,另一个所述减振气囊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所述车架上通过平衡阀安装板装有平衡阀,所述平衡阀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连接于气源,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减振气囊的气口相连通。
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平衡阀的一端设有横向伸出的开关拉杆,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高于所述平衡阀的平衡杆安装件,所述开关拉杆与所述平衡杆安装件之间铰接有可调平衡杆。
6.进一步的:靠近每个所述减振气囊的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架之间均设有安全拉杆,所述安全拉杆包括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所述驾驶室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拉杆连接件,所述车架上固定有第二拉杆连接件,所述第一铰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连接件相铰接,所述第一铰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连接件相铰接。
7.进一步的:所述铰接件包括减振座和u型的铰接板,所述减振座的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减振橡胶圈,所述铰接板上设有同轴的铰轴孔,所述铰接板开口向下并与所述驾驶室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座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当减振座插入铰接板时,所述减振橡胶圈的芯孔内和所述铰接板的铰轴孔内装有铰轴。
8.进一步的:所述减振气囊均通过各自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底部的第一减振气囊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相铰接,均通过各自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二减振气囊连接件与所述车架相铰接。
9.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均通过各自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底部的第一阻尼器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相铰接,均通过各自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二阻尼器连接件与所述车架相铰接。
10.驾驶室面对的一方为前方。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由于本装置的结构,抛雪车行驶中,驾驶室前端的与车架的铰接方式以及减振座内设置的减振橡胶圈吸收了车架传上来的振动,驾驶室后端的减振气囊令其处于悬浮状态,隔开了车架上的振动频率,使振动无法往上传;当驾驶室遇颠簸向上时,平衡阀的开关拉杆被往上拉,控制减振气囊放气,使驾驶室受重力往下走;当驾驶室遇颠簸向下时,平衡阀的开关拉杆被往下拉,控制减振气囊充气,驾驶室往上走;让驾驶室总成处于平稳状态;同时,阻尼器令驾驶室在遇到较大的颠簸时阻止气囊快速充气和放气,使驾驶室上升下降更平稳,如此,大大提高了抛雪车驾驶室的减振效果和驾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右视图。
15.图3是图1的j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4是图1的k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拉杆的安装示意图。
19.图7是图2的l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平衡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24.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气囊与平衡阀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26.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抛雪车驾驶室减振装置,包括位于驾驶室1与车架2之间的两个竖向的减振气囊3,驾驶室1的底部的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减振气囊连接件4,车架2上分别固定有对应于各自的第一减振气囊连接件4的第二减振气囊连接件5,每个减振气囊3的上端均与各自的第一减振气囊连接件4相铰接,每个减振气囊3的下端均与各自的第二减振气囊连接件5相铰接;驾驶室1的底部的前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各自的铰接件6与车架2相铰接,铰接件6包括减振座6-1和u型的铰接板6-2,如图5所示,减振座6-1的芯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减振橡胶圈6-1-1,铰接板6-2上设有同轴的铰轴孔,铰接板6-2开口
向下并与驾驶室1的底端固定连接,减振座6-1固定于车架2上,当减振座6-1插入铰接板6-2时,减振橡胶圈6-1-1的芯孔内和铰接板6-2的铰轴孔内装有铰轴6-3;每个减振气囊3的内侧均设有竖向的阻尼器7,驾驶室1的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阻尼器连接件8,车架2上分别固定有对应于第一阻尼器连接件8的第二阻尼器连接件9,阻尼器7的一端与第一阻尼器连接件8相铰接,阻尼器7的另一端与第二阻尼器连接件9相铰接;靠近每个减振气囊3处还设有安全拉杆10,如图6所示,安全拉杆10包括第一铰杆10-1和第二铰杆10-2,驾驶室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拉杆连接件10-3,车架2上固定有第二拉杆连接件10-4,第一铰杆10-1的一端通过铰轴10-5与第一拉杆连接件10-3相铰接,第一铰杆10-1的另一端通过铰轴10-6与第二铰杆10-2的一端相铰接,第二铰杆10-2的另一端通过铰轴10-7与第二拉杆连接件10-4相铰接,安全拉杆用于减振气囊和阻尼器意外损坏后,约束不了驾驶室时的将驾驶室拉住,防止驾驶室向前翻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安全拉杆也可限制气囊提升高度。如图7所示,位于两个减振气囊3之间的驾驶室的底部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块11,一个减振气囊3与限位块11之间的车架2上固定有减震器安装座12,如图8所示的减震器13的一端与减震器安装座12相铰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1相铰接,减震器13受横向力后可以慢慢自由伸缩,用于限制横向的摆动和横向振动;另一个减振气囊3与限位块11之间的车架2上固定有平衡阀安装板14,平衡阀15安装在平衡阀安装板14上,限位块11上固定有高于平衡阀15的平衡杆安装件16,如图9所示,平衡阀15的一端设有横向伸出的开关拉杆15-1,开关拉杆15-1的伸出端与如图10、图11所示的可调平衡杆17的下端相铰接,可调平衡杆17的上端与平衡杆安装件16相铰接,可调平衡杆17用于微调驾驶室的高度;如图12所示,平衡阀15具有第一气口a和第二气口b,第一气口a连接于气源,第二气口b与减振气囊3的气口相连通。
27.抛雪车行驶中,驾驶室前端的与车架的铰接方式以及减振座内设置的减振橡胶圈吸收了车架传上来的振动,驾驶室后端的减振气囊令其处于悬浮状态,隔开了车架上的振动频率,使振动无法往上传;当驾驶室遇颠簸向上时,平衡阀的开关拉杆被往上拉,控制减振气囊放气,使驾驶室受重力往下走;当驾驶室遇颠簸向下时,平衡阀的开关拉杆被往下拉,控制减振气囊充气,驾驶室往上走;让驾驶室总成处于平稳状态;同时,阻尼器令驾驶室在遇到较大的颠簸时阻止气囊快速充气和放气,使驾驶室上升下降更平稳,如此,大大提高了抛雪车驾驶室的减振效果和驾驶的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