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5845发布日期:2022-12-28 11:1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车鞍座,具体是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自行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既节能环保而且占用空间小,是短程旅游的最佳选择。在自行车骑行时,其鞍座是直接与用户屁股接触的地方,舒适的鞍座能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减少长时间接触带来的不适,同时避免了用户臀部、裆部、等发麻酸痛的情况发生。市面上的单车鞍座主要由硬质金属或是硬性塑胶制作而成,在其表面包覆一层薄薄的皮质面,其鞍座的软硬度不可选择,无法满足用户多功能的使用需求,因此急需提出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快捷,鞍座软硬度可选择,提高用户使用感及保护人身健康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垫,软垫底部外周向外倾斜形成安装腔,安装腔覆盖抵压于鞍座表面,所述的软垫与鞍座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套网及分布于其边缘的若干组连接带,套网上下端呈开口状,套网套装软垫于其内;所述的连接带对称分布于套网两侧,连接带圈套软垫及鞍座于其内;所述的软垫贯穿本体设置若干个通风孔。
5.所述的连接带前后分布,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连接带包括两条,对称分布于套网两侧。
6.所述的连接带端头处连接有魔术贴。
7.所述的套网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其下端开口处安装有系紧扣。
8.所述的软垫由软性塑胶制作而成,通风孔呈三角状贯穿该软垫,并均匀分布在其上设置。
9.所述的软垫上端面内凹形成避空槽。
10.所述的避空槽呈前后延伸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软垫的安装操作方便快捷,技术难度低,相互间连接强度好。3、软垫的设置,对鞍座提供了软性选择,适用用户多功能的使用需求,适配多类型使用环境。4、软垫的通风孔设置对接触部位进行散热通风,降低其温度及湿度,保护用户人身健康。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垫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软垫的总装正面效果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软垫的总装底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垫1,软垫1底部外周向外倾斜形成安装腔11,安装腔11覆盖抵压于鞍座表面,所述的软垫1与鞍座间通过固定装置2连接,固定装置2包括套网21及分布于其边缘的若干组连接带22,套网21上下端呈开口状,套网21套装软垫1于其内;所述的连接带22对称分布于套网21两侧,连接带22圈套软垫1及鞍座于其内;所述的软垫1贯穿本体设置若干个通风孔12。
17.所述的连接带22前后分布,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连接带22包括两条,对称分布于套网21两侧。
18.所述的连接带22端头处连接有魔术贴3。
19.所述的套网21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其下端开口处安装有系紧扣。
20.所述的软垫1由软性塑胶制作而成,通风孔12呈三角状贯穿该软垫1,并均匀分布在其上设置。
21.所述的软垫1上端面内凹形成避空槽13。
22.所述的避空槽13呈前后延伸设置。
23.工作原理:为了能对单车鞍座的软硬度进行调整选择,设计了一种软垫,软垫的底部外周向外倾斜形成有安装腔,利用该安装腔覆盖抵压于单车鞍座的上表面,同时利用固定装置将该软垫与单车鞍座进行连接,在本来较硬的单车鞍座上增加了相对较软的软垫。
24.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软垫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式地与鞍座进行连接安装,固定装置包括了套网及分布于其边缘的若干组连接带,利用套装上下端开口状设置,从而套装在软垫的外表面上,并利用连接带往下延伸圈套安装于其内。在连接带的端头处连接有魔术贴,魔术贴相互贴合,将软垫系紧于鞍座上,完成对软垫的安装。
25.当软垫可安装在单车鞍座上时,软垫对用户提供软性舒适的使用感,避免了用户的臀部及挡板等在长时间的摩擦接触中,带来不适及磨损,避免其酸痛或发麻情况发生,提高用户的体验感,适用用户多功能的使用需求,适配多类型环境使用。当软垫不需要时,用户可随时对魔术贴进行分离,解除软垫与鞍座的连接,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专业的技术即可完成。
26.进一步地,连接带前后分布,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连接带包括两条,对称分布于套网两侧,上下多方位的系紧连接,软垫与鞍座的连接强度好,保证软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松动。
27.在软垫的本体上贯穿设置若干个呈三角状的通风孔,通风孔均匀分布在软垫上,对用户的接触部位进行通风散热,降低接触处的温度及湿度,保护用户的人身健康。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垫(1),软垫(1)底部外周向外倾斜形成安装腔(11),安装腔(11)覆盖抵压于鞍座表面,所述的软垫(1)与鞍座间通过固定装置(2)连接,固定装置(2)包括套网(21)及分布于其边缘的若干组连接带(22),套网(21)上下端呈开口状,套网(21)套装软垫(1)于其内;所述的连接带(22)对称分布于套网(21)两侧,连接带(22)圈套软垫(1)及鞍座于其内;所述的软垫(1)贯穿本体设置若干个通风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带(22)前后分布,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连接带(22)包括两条,对称分布于套网(21)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带(22)端头处连接有魔术贴(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网(21)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其下端开口处安装有系紧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1)由软性塑胶制作而成,通风孔(12)呈三角状贯穿该软垫(1),并均匀分布在其上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1)上端面内凹形成避空槽(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空槽(13)呈前后延伸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单车鞍座软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垫,软垫底部外周向外倾斜形成安装腔,安装腔覆盖抵压于鞍座表面,所述的软垫与鞍座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套网及分布于其边缘的若干组连接带,套网上下端呈开口状,套网套装软垫于其内;所述的连接带对称分布于套网两侧,连接带圈套软垫及鞍座于其内;所述的软垫贯穿本体设置若干个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软垫的安装操作方便快捷,技术难度低,相互间连接强度好。软垫的设置,对鞍座提供了软性选择,适用用户多功能的使用需求,适配多类型使用环境。适配多类型使用环境。适配多类型使用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麦振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佑盈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