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雪车厢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9092发布日期:2022-12-21 05: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雪车厢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雪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除雪车厢体。


背景技术:

2.我国降雪地区分布广、雪量大、雪况复杂,根据气象资料搜集统计,我国降雪区域从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到整个长江流域、从云贵高原到青藏高原都有不同程度降雪天气。冬季强降雪带来的危害和逐年增多的机场数,导致对除雪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3.除雪车动力系统由底盘动力系统和上装作业动力系统构成,底盘动力系统和上装作业动力系统均采用厢体结构防护。传统厢体多为金属结构,厢体普遍存在重量大,结构复杂多样;另外金属材质厢体长期在冬季环境使用,存在易腐蚀,耐候性较差;金属厢体多采用拼焊工艺,成型不够美观,且成型工艺型差。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开发一种新型除雪车厢体,解决传统除雪车厢体存在的重量大、强度不够、耐候性差及外形不美观等不足,因此亟需一种除雪车厢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雪车厢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除雪车厢体,包括主厢体、副厢体和厢体骨架;所述主厢体由主厢体左门、主厢体右门、主厢体顶盖、主厢体封板及主厢体安装座构成,所述主厢体左门、主厢体右门与主厢体顶盖通过活动组件连接;所述副厢体由副厢体左门、副厢体右门、副厢体顶盖、副厢体封板及副厢体安装座构成,所述副厢体左门、副厢体右门与副厢体顶盖通过活动组件连接;
8.所述主厢体设置于车架后部,主厢体通过主厢体安装座与车架连接固定;副厢体设置于车架前部,副厢体通过副厢体安装座与车架连接固定。
9.所述主厢体顶盖和副厢体顶盖固定与厢体骨架顶部。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和安装座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主厢体顶盖和副厢体顶盖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翻转油缸,位于所述主厢体顶盖的两个翻转油缸的一端分别与主厢体右门和主厢体左门固定,位于所述副厢体顶盖两个翻转油缸的一端分别与副厢体左门和副厢体右门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主厢体后部设置有主厢体封板,副厢体前部设置有副厢体封板,主厢体封板和副厢体封板均设置散热排气孔。
13.进一步的,所述主厢体左门、主厢体右门、副厢体左门以及副厢体右门侧面设置有散热栅格。
14.进一步的,所述主厢体左门、主厢体右门、主厢体顶盖、副厢体左门、副厢体右门及
副厢体顶盖都采用玻璃钢材质一次成型工艺。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雪车厢体,(1)本方案厢体采用一次成型工艺,比金属拼焊成型工艺简单,并且成型外观更美观;同时各个箱门均采用活动连接可独立工作打开,便于操作者的检修以及维护;(2)本方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除雪车厢体,采用玻璃钢材质,与金属厢体同等厚度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轻量化优势,并且强度更高;在冬季恶劣环境下,比金属厢体耐候性更强,且更加的美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展开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ii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主厢体;2-副厢体;3门锁;4-翻转油缸;5-厢体骨架;6-门安装座;7-关节轴承;
25.101-主厢体左门;102-主厢体右门;103-主厢体顶盖;104-主厢体封板;105-主厢体安装座;
26.201-副厢体左门;202-副厢体右门;203-副厢体顶盖;204-副厢体封板;205-副厢体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雪车厢体,如图1~图7所示,所述的除雪车厢体由主厢体1、副厢体2、门锁3、翻转油缸4、厢体骨架5、门安装座6以及关节轴承7等组成;其中主厢体1由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主厢体封板104、主厢体安装座105等组成;副厢体2由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副厢体顶盖203、副厢体封板204和副厢体安装座205组成。
2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主厢体1、副厢体2和厢体骨架5;主厢体1由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主厢体封板104及主厢体安装座105构成,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与主厢体顶盖103通过活动组件连接;副厢体2由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副厢体顶盖203、副厢体封板204及副厢体安装座205构成,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与副厢体顶盖203通过活动组件连接。
30.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主厢体1设置于车架后部,主厢体1通过主厢体安装座105
与车架连接固定;所述的副厢体2设置于车架前部,副厢体2通过副厢体安装座205与车架连接固定;
31.如图7所示,所述的主厢体顶盖103和副厢体顶盖203固定与厢体骨架5顶部;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6和关节轴承7,关节轴承7安装座6转动连接。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主厢体左门101通过侧门安装座6和关节轴承7安装在厢体骨架5左侧;所述的主厢体右门102通过门安装座6和关节轴承7安装在厢体骨架5右侧,确保主厢体左门101和主厢体右门102能翻转灵活;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副厢体左门201通过侧门安装座6和关节轴承7安装在厢体骨架5左侧;所述的副厢体右门202通过门安装座6和关节轴承7安装在厢体骨架5右侧,确保副厢体左门201和副厢体右门202能翻转灵活;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主厢体顶盖103和副厢体顶盖203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翻转油缸4,位于主厢体顶盖103的两个翻转油缸4的一端分别与主厢体右门102和主厢体左门101活动连接,位于副厢体顶盖203两个翻转油缸4的一端分别与副厢体左门201和副厢体右门20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的方式可采用铰链的方式连接。
3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顶盖103与翻转油缸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的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与翻转油缸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的翻转油缸4为主厢体左门101和主厢体右门102开启关闭时的提供动力,开启关闭方便,所述活动连接的方式可采用铰链的方式连接;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顶盖203与翻转油缸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的副厢体右门202、副厢体顶盖203与翻转油缸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的翻转油缸4为副厢体左门201和副厢体右门202开启关闭时的提供动力,开启关闭方便,所述活动连接的方式可采用铰链的方式连接;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均可单独或同时开启,开启角度大,厢体内部维护检修便捷;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主厢体1后部设置有主厢体封板104,所述的副厢体2前部设置有副厢体封板204,所述主厢体封板104和副厢体封板204均设置散热排气孔,便于作业时散热,确保整车作业可靠性。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副厢体左门201以及副厢体右门202侧面设置有散热栅格,栅格出口采用斜开口结构形式,保证散热通风的同时能有效防止雨水和砂尘进入厢体内部;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及副厢体顶盖203都采用玻璃钢材质,与金属厢体同等厚度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轻量化优势,并且强度更高;在冬季恶劣环境下,比金属厢体耐候性更强;所述的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及副厢体顶盖203采用玻璃钢一次成型工艺,比
金属拼焊成型工艺简单,并且成型外观更美观。
42.实施例1
43.一种除雪车厢体,包括主厢体1、副厢体2和厢体骨架5;主厢体1由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主厢体安装座105构成,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与主厢体顶盖103通过活动组件连接;副厢体2由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副厢体顶盖203、副厢体安装座205构成,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与副厢体顶盖203通过活动组件连接;
44.主厢体1设置于车架前部,主厢体1通过主厢体安装座105与车架连接固定;副厢体2设置于车架后部,副厢体2通过副厢体安装座205与车架连接固定。
45.主厢体顶盖103和副厢体顶盖203固定与厢体骨架5顶部。
46.实施例2
4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6和关节轴承7,关节轴承7安装座6转动连接;主厢体顶盖103和副厢体顶盖203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翻转油缸4,位于主厢体顶盖103的两个翻转油缸4的一端分别与主厢体右门102和主厢体左门101固定,位于副厢体顶盖203两个翻转油缸4的一端分别与副厢体左门201和副厢体右门202固定;主厢体1后部设置有主厢体封板104,副厢体2前部设置有副厢体封板204,主厢体封板104和副厢体封板204均设置散热排气孔;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副厢体左门201以及副厢体右门202侧面设置有散热栅格;主厢体左门101、主厢体右门102、主厢体顶盖103、副厢体左门201、副厢体右门202及副厢体顶盖203都采用玻璃钢材质一次成型工艺。
48.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