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1504发布日期:2023-04-19 11:2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研发与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车身前围板结构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1、目前乘用车的车身结构设计包括一体承载结构以及分体式车身结构,一体承载结构即车身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冲压钣金件拼装焊接而成一体的。这里的上车体是指车顶和连接柱(这里的连接柱是指a柱、b柱和c柱,部分车只有a柱和c柱),下车体是指地板部分。但这种一体式车身结构和制造方式不适于未来满足汽车用户造型个性化灵活定制的需要,并且限制了上车体采用多种材料或结构方式,以及限制了整体组装的工艺流程。

2、目前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存在着以下的问题:车身的前围板为一体式成型,在分体式车身连接时,上下车身需要螺栓连接,该结构无法适用进行总装,需要单独进行安装。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及其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包括:

3、第一前围板总成,用于安装在上车身上;

4、第二前围板总成,用于安装在下车身上;

5、以及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前围板总成以及第二前围板总成;

6、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的螺栓、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结构胶以及用于密封的密封胶。

7、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原有的一体化前围板分为第一前围板总成与第二前围板总成,分别安装在上车身与下车身上,使得前围板可以与上下车身进行总体组装成型,通过螺栓进行螺纹连接,提高了总线上的安装效率,通过结构胶可以提高本车身前围板的结构强度,通过密封胶能够提高密封性能。

8、可以理解的,前围板(dash board)是指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它和地板、前立柱联接,安装在前围上盖板之下。前围板上有许多孔口,作为操纵用的拉线、拉杆、管路和电线束通过之用,还要配合踏板、方问机柱等机件安装位置;结构胶是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密封胶是指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

9、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前围板总成包括:

10、第一前围板,用于与上车身的前端相连接;

11、以及第一前围板加强板,用于提升第一前围板的强度。

12、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前围板加强板能够提高,第一前围板总成的强度,防止因汽车撞击而对汽车底板以及其他结构造成损伤。

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二前围板包括:

14、扭力盒,用于承担汽车撞击所产生的扭矩;

15、以及第二前围板,扭力盒设置于第二前围板上;

16、其中,第一前围板加强板与第二前围板相连接。

17、在本方案中,安装于全铝及铝下车身汽车的铝合金扭力盒,主要用于关联后纵梁、乘员舱和后副车架等结构件。

18、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前围板总成包括:转向安装板,用于安装转向器,转向安装板设置于第一前围板与第一前围板加强板之间,第一前围板加强板上还设有一外凸部,用于安装所述转向安装板。

19、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转向安装板,能够用于安装转向器,便于将整个车体进行集成化设计,便于总线进行安装。

20、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扭力盒包括第一扭力盒以及第二扭力盒,第一扭力盒以及第二扭力盒分别设置于第二前围板的两端。

21、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二前围板总成与第二前围板总成的连接端面上设有螺纹要素相同的螺纹孔,用于配合螺栓实现螺纹连接。

2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前围板与第一前围板加强板通过焊接相连接,第一前围板与第一前围板加强板通过钣金冲压成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二前围板为挤压铝材料,第一扭力盒与第二扭力盒采用铸铝材料。

24、在本方案中,挤压铝材料指的是铝是用于挤出和形状轮廓的指定材料,铸铝是以熔融状态的铝,浇注进模具内,经冷却形成所需要形状铝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25、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扭力盒通过fds热熔自攻钻连接设置在第二前围板上。

26、在本方案中,fds热熔自攻钻连接指的是材料接触(加热)→孔成型→攻螺纹→拧螺纹→拧至规定扭矩的一个连接工艺过程。

27、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二前围板包括:前围下板、以及设置于前围下板两端的第一扭力盒与第二扭力盒

28、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螺栓x向连接。第一前围板总成与第二前围板总成;结构胶z向连接第一前围板总成与第二前围板总成。

29、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一体化前围板分为第一前围板总成与第二前围板总成,分别安装在上车身与下车身上,使得前围板可以与上下车身进行总体组装成型,通过螺栓进行螺纹连接,提高了总线上的安装效率,通过结构胶可以提高本车身前围板的结构强度,通过密封胶能够提高密封性能,便于汽车生产时,上下车体分别组装后再前往总线进行整体组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围板总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围板总成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前围板总成包括:转向安装板,用于安装转向器,所述转向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前围板与所述第一前围板加强板之间,所述第一前围板加强板上还设有一外凸部,用于安装所述转向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包括第一扭力盒以及第二扭力盒,所述第一扭力盒以及所述第二扭力盒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前围板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围板总成与所述第二前围板总成的连接端面上设有螺纹要素相同的螺纹孔,用于配合所述螺栓实现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围板与所述第一前围板加强板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第一前围板与所述第一前围板加强板通过钣金冲压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围板为挤压铝材料,所述第一扭力盒与第二扭力盒采用铸铝材料;所述扭力盒通过fds热熔自攻钻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前围板上。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前围板结构及其汽车,车身前围板结构包括:第一前围板总成,用于安装在上车身上;第二前围板总成,用于安装在下车身上;以及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前围板总成以及第二前围板总成;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的螺栓、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结构胶以及用于密封的密封胶。本技术通过将原有的一体化前围板分为第一前围板总成与第二前围板总成,分别安装在上车身与下车身上,使得前围板可以与上下车身进行总体组装成型,通过螺栓进行螺纹连接,提高了总线上的安装效率,通过结构胶可以提高本车身前围板的结构强度,通过密封胶能够提高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隋海鹰,杨航,于海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