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轴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1996发布日期:2023-02-04 00:4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门轴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门轴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2.门轴是门的配件,一般安装在门的最上方和最下方,是门在开合时的转向轴,门在开合过程中围绕门轴而转动,因此门轴对于门来说十分重要,由于门轴需要频繁的转动,因此需要选用经久耐磨的材质来制作,以便能够经受长时间的使用而不会发生磨损。
3.为了方便转动,门轴一般都是圆柱体,常见的门轴都是由不锈钢、铜、等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门轴的重量较大,在生产加工门轴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相应的转运装置,才能够方便省力的对其进行转运。
4.一般的门轴转运装置,都是由人力在装置的后侧推动装置向前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装置后侧的人受到装置的遮挡,会存在一定视线盲区,难以及时的查看前方路况,且有些路面的高低起伏肉眼也难以辨别,因此在使用门轴转运装置的过程中,难以在面对起伏不定的路面时提前做好准备,进而导致在转运的过程中受路面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颠簸。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门轴转运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门轴转运工装,包括用于转运门轴的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固定设有框架,所述底板前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端套设有套管,所述固定轴外端与套管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轴外端镶嵌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套管内壁上镶嵌有第二电极片,所述套管一端与第一支架另一侧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套管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发条弹簧,所述第一发条弹簧一端与第一支架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利用第一发条弹簧的弹力驱动套管;
7.所述套管外端端固定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前侧并固定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设有球壳,所述球壳内部设有滚球,所述滚球底端延伸至球壳底部,通过滚球与地面接触的滚动来感受地面的起伏,所述框架后侧固定设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电性连接,利用警报器发出警报做出提醒。
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前侧固定设有摄像头,用于拍摄前侧路况,所述框架后侧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摄像头电性连接,对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所述框架后侧固定设有推手,所述推手设在警报器和显示屏底部,通过推手推动该工装。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多个托板,所述托板上下纵向排列,所述托板外端与框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托板顶端开设有多个v型槽,圆柱形的门轴放置在v型槽内部,更加稳定,不易滚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
设在底板底端并与底板通过螺栓相连接,便于拆卸更换。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连接轴并与连接轴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以此实现转向,所述连接轴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发条弹簧,所述第二发条弹簧一端与安装板底端固定连接,借助第二发条弹簧的弹力尽可能的维持底板的移动方向。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内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两侧分别与第二支架两侧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通过滚轮的滚动来实现该工装的移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的前侧设置滚球,滚球与路面紧密接触,且滚球会随着路面的起伏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延伸杆和套管,当路面的起伏过大时,套管会转动并带动第二电极片转动,使得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相接触,警报器因此通电而发出警报,以此对推动该转运工装的人做出提醒,使其降低推动的速度,更加谨慎的经过起伏路面,减小路面起伏对转运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小因此而产生的颠簸。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发条弹簧的弹力限制连接轴在正常状态下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支架和滚轮保持向前的角度,以此适当降低了该转运工装在转向时的灵活性,但是也避免了万向轮过于灵活而导致该转运工装的方向不易控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及滚球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轮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剖视图。
21.附图标记为:1、底板;2、推手;3、警报器;4、显示屏;5、框架;6、托板;7、v型槽;8、立杆;9、万向轮;10、摄像头;11、第一支架;12、延伸杆;13、球壳;14、滚球;15、套管;16、第一发条弹簧;17、第二发条弹簧;18、连接轴;19、第二支架;20、滚轮;21、安装板;22、固定轴;23、第一电极片;24、第二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门轴转运工装,包括用于转运门轴的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设有框架5,所述底板1前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轴22,所述固定轴22外端套设有套管15,所述固定轴22外端与套管15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轴22外端镶嵌有第一电极片23,所述套管15内壁上镶嵌有第二电极片24,所述套管15一端与第一支架11另一侧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套管15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发条弹簧16,所述第一发条弹簧16一端与第一支架11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利用第一发条弹簧16的弹力驱动套管15;
24.所述套管15外端端固定设有延伸杆12,所述延伸杆12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11前侧并固定设有立杆8,所述立杆8底端固定设有球壳13,所述球壳13内部设有滚球14,所述滚球14底端延伸至球壳13底部,通过滚球14与地面接触的滚动来感受地面的起伏,所述框架5后侧固定设有警报器3,所述警报器3与第一电极片23、第二电极片24电性连接,利用警报器3发出警报做出提醒。
25.在转运的过程中,人力从后侧推动底板1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底板1带动第一支架11、延伸杆12移动,延伸杆12带动立杆8、球壳13、滚球14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发条弹簧16处于轻微收紧状态,第一发条弹簧16的弹力驱动套管15转动并带动延伸杆12、立杆8、球壳13,进而使得滚球14与地面充分接触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滚动,滚球14在底板1的前侧,对于底板1将要经过的路面进行感应,当路面凸起时,滚球14的位置会随着凸起而上移,当路面下凹时,滚球14的位置会随着下凹而下降,滚球14的位置上下移动,带动球壳13、立杆8、延伸杆12,延伸杆12的上下移动带动套管15转动,套管15带动第二电极片24转动,当路面的起伏过大时,第二电极片24便会转动至与第一电极片23接触,使得警报器3通电而发出警报,以此对推动该转运工装的人做出提醒,使其降低推动的速度,更加谨慎的经过起伏路面,减小路面起伏对转运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小因此而产生的颠簸。
26.为了进一步的查看路况,如图1、2所示,所述框架5前侧固定设有摄像头10,用于拍摄前侧路况,所述框架5后侧固定设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与摄像头10电性连接,对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所述框架5后侧固定设有推手2,所述推手2设在警报器3和显示屏4底部,通过推手2推动该工装。
27.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多个托板6,所述托板6上下纵向排列,所述托板6外端与框架5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托板6顶端开设有多个v型槽7,圆柱形的门轴放置在v型槽7内部,更加稳定,不易滚动。
28.在运输门轴的过程当中,将门轴放置在托板6顶端的v型槽7中,门轴一般为圆柱形,而v型槽7为v形,门轴放置在其中,不易发生滚动,能够在转运的过程当中更加稳定,而在框架5的前侧安装有摄像头10,摄像头10可以对该转运工装前侧的路况进行拍摄,而后将拍摄的图像传输至显示屏4进行显示,以此帮助推动该转运工装的人观察前方的路况。
29.为了提高该转运工装的稳定性,如图1、4所示,所述底板1底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9,所述万向轮9包括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设在底板1底端并与底板1通过螺栓相连接,便于拆卸更换。
30.所述安装板21底端设有连接轴18并与连接轴18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以此实现转向,所述连接轴18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发条弹簧17,所述第二发条弹簧17一端与安装板21底端固定连接,借助第二发条弹簧17的弹力尽可能的维持底板1的移动方向。
31.所述连接轴18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支架19,所述第二支架19内部设有滚轮20,所述滚轮20两侧分别与第二支架19两侧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通过滚轮20的滚动来实现该工装的移动。
32.在使用的过程中,滚轮20与地面直接接触,随着底板1被推动,滚轮20在地面转动,安装板21与底板1底端安装固定,连接轴18与安装板21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因此连接轴18能够相对安装板21转动并带动第二支架19和滚轮20转动,以此实现转向的目的,但是连
接轴18与安装板21之间存在第二发条弹簧17,在连接轴18相对安装板21转动时,第二发条弹簧17会收紧,使得连接轴18的转动具有阻力,因此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接轴18才会转动,第二发条弹簧17的弹力会限制连接轴18在正常状态下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支架19和滚轮20保持向前的角度,以此适当降低了该转运工装在转向时的灵活性,但是也避免了万向轮9过于灵活而导致该转运工装的方向不易控制。
3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